張瑞 王紅英 陳長香 陳秀玲
·調查研究·
負性生活事件與養(yǎng)老院老年人抑郁情緒的相關性
張瑞 王紅英 陳長香 陳秀玲
負性生活事件;養(yǎng)老院老人;抑郁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預期壽命的不斷增長,家庭結構的變化,養(yǎng)老社會化的趨勢不斷加快,養(yǎng)老院是解決此問題的主要途徑。然而養(yǎng)老院是相對封閉,與社會和家人接觸較少的場所,感情比較脆弱,容易受到相關負性事件的影響,因此,老年人的心理問題比較凸顯,尤其是抑郁癥狀不易被察覺,使存在抑郁癥狀的老年人處于隱匿狀態(tài),老年期抑郁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持久抑郁,表現為以情緒低落、焦慮、遲滯和軀體不適,與老年人心腦血管、內分泌疾病的發(fā)生關系密切[1],影響其生活質量。了解養(yǎng)老機構老年人的抑郁現狀及其負性生活事件對養(yǎng)老院老年人抑郁情緒的影響,為采取相應對策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2012年3至5月,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12所某市養(yǎng)老機構中的老年人,對居住其中的所有符合要求且知情同意的老年人進行調查。有730例老年人符合納入、排除標準,調查過程中由于部分老年人出現身體不適等情況或由于高齡而不能保證回答問題的正確及有效,回收有效問卷719份,有效率98.49%。納入標準:年齡為≥60歲;在養(yǎng)老機構生活6個月以上并且愿意配合的老年人。排除標準:有嚴重軀體疾病和器質性疾??;目前正在接受抗抑郁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或存在認知障礙及言語聽力障礙不能正常交流者。
1.2 方法
1.2.1 一般狀況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編制,包括社會人口統計學資料和一般健康狀況資料。生活負性事件是指兩年內老年人所遭遇負性生活事件包括健康、個人經歷等。
1.2.2 老年抑郁評測:采用老年抑郁量表[2](GDS)評測,量表包括 30 個項目,有10條用反序計分,20條用正序計分。每項表示抑郁的回答得1分。評分標準為:0~10分為正常即無抑郁;11~20分為輕度抑郁;21~30 分為中重度抑郁。凡 GDS ≥11分者。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老年人一般人口學資料 719例老年人中,年齡60~93歲,平均年齡(77±7)歲;男347例,占48.3%,女372例,占51.7%;再婚209例占29.1%,不再婚510例占70.9%;文盲194例,占27.0%,小學227例,占31.6%,初中及以上298例,占41.4%。
2.2 老年人抑郁癥狀的發(fā)生情況 719例老人中,有22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GDS≥11分),發(fā)生率為31.6%,其中輕度抑郁癥狀者172例,占23.9%,中重度抑郁者55例,占7.7%。
2.3 老年人負性生活事件發(fā)生情況 發(fā)生402例占55.9%;1~2種者232例占32.26%,3種以上者170例占23.6%。養(yǎng)老機構老年人2年內所遭遇負性生活事件的發(fā)生率高低排序依次為:健康惡化185例(25.7%)、親友去世146例(20.3%)、不愉快經歷138例(19.2%)、經濟困難124例(17.2%)、恐怖經歷109例(15.2%)、親友沖突102例(14.2%)、財物損失99例(13.8%)。
2.4 負性生活事件對養(yǎng)老院老年抑郁情緒的影響 有過負性生活事件經歷者、經歷次數多者抑郁癥狀發(fā)生率高,抑郁的發(fā)生與經濟困難、不愉快經歷、健康惡化這三種負性事件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有研果顯示養(yǎng)老機構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者為31.6%,高于趙曉軍等[3]的27.9%的報道。本研究結果表明有過負性生活事件經歷者、經歷次數多者抑郁癥狀發(fā)生率高,抑郁的發(fā)生與經濟困難、不愉快經歷、健康惡化這三種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Ormel等[4]報道負性事件與老年抑郁癥存在一種劑量-反應關系一致。可見,負性生活事件是老年抑郁癥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經歷負性生活事件本身及其產生的心理壓力是導致情感性精神障礙的重要誘因。老年人處于人生的特殊階段,不僅處于多種負性事件集中在一起的特殊時期,而且本身對軀體疾病和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日益減退。由于其心理功能老化,在面對親友亡故、子女分居、退休后社會經濟地位改變等負性事件的不斷出現時,都會對老年人的心理產生強烈而沉重的刺激,從而誘發(fā)抑郁癥狀的發(fā)生。建議養(yǎng)老護理員的工作職能不能只停留在生活護理,要加強開展活動,多與老人交流,指導家人和親友增加探視老人的次數,延長探視時間,做好老年人提供社會利益保障的咨詢和服務等,從而降低老年人的抑郁情緒的發(fā)生,提高生活質量。
表1 負性生活事件對養(yǎng)老院老年抑郁情緒影響 n=719,例(%)
1 陳長香主編.老年護理學.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70.
2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主編.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35.
3 趙曉軍,付麗,陳長香.老人院老年人抑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河北醫(yī)藥,2011,33:1400-1401.
4 Ormel J,Oldehiknel AJ,Brilmna EL.The inieprlya and etiologiealeontinuiytofneurotieism,diffieulties,nad lief events in hetetiology of major nasubysndormal,First nadreeurrent depressive ePisodes in later lief.Am J Psyehiatyr,2001,158:885-891.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3.053
項目來源: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HB11SH041)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yī)院(張瑞、陳秀玲);河北聯合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王紅英、陳長香)
陳長香,063000 河北聯合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
E-mail:hlxccx@163.com
R 749.42
A
1002-7386(2014)03-0436-02
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