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際政治中的法律與道義

      2014-08-26 10:41:28王漫
      劍南文學 2014年2期
      關鍵詞:道義法律

      王漫

      摘要:1999年3月25日-6月10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科索沃省出現“人道主義災難”為借口,未經聯合國授權便以“國際社會”的名義對

      一個主權國家進行了為期78天的空襲,世人稱之為科索沃戰(zhàn)爭。本文試圖以此場戰(zhàn)爭為例,進而分析法律和道義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本文的觀點是法律和道義的約束力有限,這取決于各方對基本概念

      的有意的爭議,而且?guī)缀鯚o法實質性約束大國行為。

      關鍵詞:法律;道義;約束作用

      中圖分類號:D9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4)02-0000-03

      一、 法律和道義與國際政治的關系

      說到國際政治中的法律,我們肯定會意識到國際法而非國內法。因為“在國際社會中規(guī)范與約束各行為體的一般行為的基本準則應是國際法”①。國際法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國際法確

      定了主權國家與主要行為體的權力與義務,并在此基礎上處理相互間的關系;二是國際法確立處置國家間爭端的標準,保障國際社會的正常秩序;三是國際法為小國反對別國干涉與霸權行為提供武器,

      有利的維護了世界和平??傮w來說,“國際法為國際政治的發(fā)展規(guī)定了游戲規(guī)則,制約了國際政治活動,使其朝有利方向發(fā)展”②。國際社會是一個無序社會,但是在社會中的行為體的行為又表現出相

      對的有序性,在這中間除了各個行為體之間的相互制衡因素外,國際社會存在的一系列法律規(guī)范和準則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因為任何國家都要受到整個國際社會所共同認可的法律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的約

      束?!皣H法為國際社會通過談判、協商、協調、斡旋、調查等方式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③關于道義,對國內政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為權力政治提供目的”④,二

      是“對權力的產生和分配具有約束作用”⑤,三是“對權力政治的實施和權力交換具有約束作用”⑥。對于國際政治,漢斯·摩根索指出,“關于國際道德的討論必須防止兩個極端:一是過高估計倫理

      道德對國際政治的影響;二是過低估計它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否認政治家和外交官會受物質權力考慮之外任何其他考慮的驅使”⑦。

      道義作為國際政治倫理學的一部分,也是分析國際行為的重要一個方面。政治倫理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從人類社會出現政治現象后,政治便與道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政治中的道德準則、政治學

      中的倫理觀念始終是政治研究的基本內容。在古代社會,人們通常認為,某種政治制度和政治行為必須以某種道德為基礎,政治也多以宗教道德為根據,社會習慣和社會習俗即為政治規(guī)范,道德觀念也

      是政治觀念,個人認同的是非標準和社會認同的權利義務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吻合的。這可以被看做為政治倫理學的最初形態(tài)。早在古希臘,政治與道德的結合產生了“正義”觀念的倫理政治觀,它把尋

      求善視為政治的最終目標。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均對政治倫理做了系統的研究。在古代中國,政治思想一直沒有脫離倫理的影響,政治服從于倫理,政治規(guī)范道德化。它的倫

      理政治觀是以“仁”為核心的,《論語》、《孟子》等,成為中國最早論述政治倫理的著作。近代西方,Н·格勞修斯的《戰(zhàn)爭與和平法》、B·B·de斯賓諾莎的《政治倫理學》、T·霍布斯的《利維坦

      》、J·洛克的《政府論》等也都對政治倫理做了系統的研究。在當代,政治仍離不開倫理,而整個人類面臨的各類問題日益成為政治問題,政治領域也出現了一些與道德有關的新問題,如政治發(fā)展、生

      態(tài)平衡、資源調配、政治反對、國際恐怖活動等。政治學家從政治道德的整體上或從某個特定的角度和范圍去研究這些問題,賦予政治倫理研究新的內涵,使政治倫理學成為現代政治學和現代倫理學交

      叉的一門新興學科。

      國際政治倫理作為政治倫理學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國際政治中的倫理規(guī)范及其運用,即把人類普遍遵循的價值標準,如義務、權利、信仰、習慣、態(tài)度、法規(guī)、民族性格等,運用于國際政治中,它包

      括:國際關系準則、國際人權原則、國家利益、外交政策行為等道德標準以及武力的道德限制,核倫理、平等公正的世界秩序等。在國際社會中,對行為體起到約束作用的兩種手段除了這里所提到的倫

      理⑧外,還有一種相對而言效果更為明顯的手段,即法律。在大多數情況下,當倫理與法律相協調,一起發(fā)揮約束作用,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倫理未必與法律相協調。當兩者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倫理往往就

      會成為一種被利用的手段來對抗法律。從漢斯·摩根索的提示出發(fā),我們可以認為道義的作用總的來說也不外乎于對于國內政治這三個大的方面,但是它所發(fā)揮的作用相對于國內政治就略顯單薄。因為

      有關于相關的價值觀念的國際認同很少,所以也就導致了道義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的下降。當然還是不可否認道義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至少在配合國際法一起發(fā)揮制約作用的時候,道義發(fā)揮了相當有

      效的作用。但是有一種情況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有的時候會出現利用“道義”來對抗國際法的情況。關于這種情況也正是本文試圖分析的。

      二、 科索沃戰(zhàn)爭中的法律問題

      通過查閱關于科索沃戰(zhàn)爭的新聞報道,我們看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報紙都是將戰(zhàn)爭概括

      成這樣的:1999年3月25日-6月10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科索沃省出現“人道主義災難”為借口,未經聯合國授權便以“國際社會”的名義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了為期78天的空襲。

      其中某些字詞特別引人矚目,從中不難看到這些報道已經從一個法律的視角來看待和分析這場戰(zhàn)爭了。

      從科索沃戰(zhàn)爭的原因來看,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認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科索沃省出現“人道主義災難”(至少表面是這樣的)。這其中就有若干概念需要界定,尤其是國際法上的一種界定。首先什么

      是“人道主義災難”?“簡單地說就是涉及當地人生存的災難”⑨。那么在科索沃戰(zhàn)爭前是否真的發(fā)生了所謂的人道主義災難?在搜索資料的過程中,在百度百科找到這樣一句話:“科索沃的戰(zhàn)火卻越

      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斷發(fā)生武裝沖突事件,傷亡人員日趨增多,約30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钡请m然發(fā)生了人道主義問題,我們是否可以稱之為人道主義災難呢?而這個界定的權力在誰的手中

      ?是由南聯盟來界定,還是由美國或者說北約來界定,還是由聯合國來界定,亦或由全世界人民來界定?這個問題似乎暫時找不到答案。有些事情要證真不容易,但是要證偽似乎簡單很多。所以在這個

      界定權的問題上,雖然說不出一個具體的行為體,但是如果說是由美國或者北約來界定,似乎過于牽強。由此分析,作為這場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美國為首的北約似乎在這點上就算不是違法,也至少未取得

      法律的許可。

      從科索沃戰(zhàn)爭的過程上來看,“美國為首的北約未經聯合國授權”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從國際法來看,聯合國又是怎樣的組織,為什么可以授權?聯合國是戰(zhàn)后全球性國際組織,《聯合國憲章》規(guī)定它

      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fā)展各國之間友好關系,租金國際合作;協調各國行動,制止侵略行為等”⑩。而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權力是:推薦秘書長于國際法院院長,接納或開除聯合國成

      員,派遣維和部隊,制止侵略,對戰(zhàn)略地區(qū)行使托管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國際法角度講,如果要對一國實行武裝打擊,必須通過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至少這個程序的合法性事受到聯合國的成

      員國承認的,而其成員國包括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主要的大國,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這樣的程序至少是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世紀中期的朝鮮戰(zhàn)爭,雖然可能這個戰(zhàn)爭的目

      的以及后果等一系列問題受到很多質疑,但是至少得國際法上必須認可這場戰(zhàn)爭是合法的,雖然可能是不合理的。但是對于科索沃戰(zhàn)爭而言,美國為首的北約未取得安理會授權,就算是從法律的角度來

      看,也是不合法的。

      由于戰(zhàn)爭的結果更多的涉及的是道義方面的問題,所以在這里不再展開。

      所以經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美國為首的北約所發(fā)動的這場科索沃戰(zhàn)爭,從原因上看至少未找到國際法的支撐,而從過程上看則完全違反了國際法原則。

      三、 科索沃戰(zhàn)爭中的道義問題

      道義問題相對法律問題而言,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道義”本身就是一種困境,它更多的是一種主觀上的判斷或認識??扑魑謶?zhàn)爭中的道義問題也正是這種情況的體現。下面根據法律問題的分析

      思路,我們依然按照原因,過程,結果的順序來分析。

      從科索沃戰(zhàn)爭的原因來看,依然是要界定這個所謂的“人道主義災難”問題。相對于法律而言,道義的界定則會更為模糊。因為在國際社會中雖然有關于正義、和平、人道等泛泛的價值概念,但是要具

      體去界定一個概念,則會涉及到每個國家的具體文化、歷史等眾多因素。例如提到“人權”,西方強調的是個人的人權,而中國強調的是集體人權,難道兩者可以相互否定么?當然不是。所以對于“人

      道主義災難”這個詞的界定,至少在程度上的界定依然存在困難。但是從世界主義道義觀的角度來看,一旦一國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屠殺或者是侵犯人權的行為,那么這個國家的主權就喪失了,別國就可以進

      行人道主義干預。而科索沃所發(fā)生的“鎮(zhèn)壓”,如果用世界主義者的眼光看,就可以列入這個行列,那么就可以進行干預。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美國為首的北約的行為就是正義的。當然如果換個角度

      來看,從社群主義者視角來看,似乎又可以判定美國為首的北約的行為時不正義的。因此,從原因上看,我們就得出了兩個不同的結論,其中一個又是于國際法原則相沖突的。美國為首的北約發(fā)動的戰(zhàn)

      爭到底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至少,在這里是存在爭議的,而正是這種爭議給國際社會對于非正義的認定提出了一些質疑,也為美國為首的北約一個不小的機會。

      從科索沃戰(zhàn)爭的過程來看,我們至少可以找到一些非正義的地方。首先,“對南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xù)78天的轟炸,給南聯盟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和環(huán)境破壞,也造成了許多無辜平民(

      包括阿族難民)的傷亡?!倍粋ζ矫襁@是正義戰(zhàn)爭的起碼要求,但是北約的行為正是違反了這一基本準則,單是從這一點看,我們至少可以認為這場戰(zhàn)爭至少存在著非正義的地方。而最能反應非正

      義這一點的就是北約轟炸了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但是如果從目的論的角度考慮,再結合上述關于世界主義的觀點,那么只要是美國為首的北約是為了保護科索沃的人權,這個目的是善的,那么無論結

      果和過程發(fā)生了什么不善的事情,這個行為都可以被認為是善的。因為目的論只考慮行動的最初目的,而不理會過程和結果。因此,按照美國為首的北約的說法,他們的“干預”只是為了解決大規(guī)模的

      “人道主義災難”,那么這種行為的目的是善的,因此這樣的行動又再次被證明是正義的、善的。但是這樣又與最初我們分析的法律角度產生了矛盾。道義又再次成為違反法律的好借口。但是總的來看

      ,無論如何從中我們至少可以認為這場戰(zhàn)爭的正義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或者說這場戰(zhàn)爭的正義性的評判存在爭議。

      從科索沃戰(zhàn)爭的結果來看,“北約的戰(zhàn)爭行動打著維護人權、制止“種族清洗”的旗號,實際上卻以其非人道的行為導致了一場人道主義災難?!痹購纳鲜鰞蓚€例子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以美國為

      首的北約在科索沃戰(zhàn)爭中的行為,至少與其所期望的目的是有出入的,或者可以說是不相符合的。那么從結果論的角度來看,這場戰(zhàn)爭的非正義性已經非常明顯了,它不僅沒有緩解所謂的“人道主義災

      難”,反而造成了更大規(guī)模的人道主義災難,而且牽涉到了更多的國家。那么如果結合上述關于原因和過程的闡述,從標準道義論來分析以下。標準道義論認為要“以公認的權威性原則來判斷對錯 ”,

      那么這所謂“公認的”權威和原則,能否可以指美國為首的北約發(fā)動戰(zhàn)爭的那個理由,即“大規(guī)模人道主義災難”,顯然是可以的。但是這個問題又回到了最初,那就是我們要怎樣來看待這所謂的“人

      道主義災難”。誰來界定,誰的標準?但是至少我們換一個角度看,至少有國家認為這個標準是不成立,那么我們就依然很難得出這場戰(zhàn)爭是完全正義的結論,依然可以說這場戰(zhàn)爭的正義性受到質疑或

      存在爭議。

      總的來看,只有從目的論結合世界主義者的觀點出發(fā),勉強認為這場美國為首的北約發(fā)動的戰(zhàn)爭是合理的、正義的,但是從其他的各個視角來看,這場戰(zhàn)爭都算不上是合理的、正義,至少我們可以認定

      這個正義性事存在爭議的。那么一場正義性受到質疑或存在爭議的戰(zhàn)爭,無論如何都不能將其歸于正義戰(zhàn)爭的行列。

      小結

      綜上所述,在國際政治中,無論是法律還是道義,都可以發(fā)揮一些約束國際行為體的作用,但是它們的作用是有限的。也就是說整體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不排除會出現“岔路”和“制動不靈”的問題

      。對于如何認定誰是違反者的問題,無論是用法律還是道義,都會存在困難,而這個困難主要是取決于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因為不同國家會利用這些基本概念,從其目的出發(fā)來混淆,重定義甚至是扭曲

      這些概念,或者是利用概念中的一點來大做文章而忽略整個概念。這些行為都會對法律和道義的約束作用產生很大的影響。此外,對于違反法律的行為體的認定比違反道義行為體的認定相對容易,因為

      法律更為剛性。由于道義本身就是困境,故只有一些廣泛概念上的道義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而對于這些概念的具體解讀,則會出現差異,因而對國際行為體的約束作用也就相對柔性。而且法律和

      道義有時候會發(fā)生一些沖突,這取決于道義的視角,但是就是這種沖突,可能為國際行為體制造機會,成為違反法律的“正當理由”。當違反者是大國強國或大國集團的時候,國際社會的約束力則幾乎

      消失,這也是國際政治的困境。道義的作用是無形的,也是強大的。其實倫理學本身只是對于道義問題的探討和研究,并沒有對錯,正義或者非正義之分,而道義研究的目的都是向“善”的,只要是有

      文化、歷史以及一定事實支持的倫理學理論和倫理觀都是具有一定正義性的,都是可以拿來分析的,不能一概否定的。至于道義在國際社會中所起的約束作用的大小和正義與否,都是在于各個行為體本

      身對于道義的使用手段。正所謂法律是道義的最低限度,這句話不是毫無道理的。道義與法律相輔相成來維護國際社會的秩序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若是道義被用來違反法律,

      我們也不能一概的說是道義的非正義性在作怪,而只是說道義的主觀性一面被利用甚至是歪曲。

      總而言之,倫理學是道義的學問,它在國際社會中,特別是在國際政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道義作為一種約束各國際行為體的手段,本事是無可置疑的,但是道義的作用是否被正當使用,這主要取決于

      國際行為體而非道義本身。若要真正解決國際政治中的法律和道義問題,發(fā)揮法律和道義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溝通,不能再一直維持一種冷戰(zhàn)思維,而應用一種全球視角來

      看待所發(fā)生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周敏凱.國際政治學新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李少軍.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思想與社會》編委會.現代政治與道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4]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5]肯尼思·華爾茲.國際政治理論.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

      [6]漢斯·摩根索.國家間政治——權力斗爭與和平.北京:北大出版社.2006

      [7]Joseph S.Nye,J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北京:北大出版社.2005

      [8]盧秋仔.論國際政治中國際法內涵及作用

      [9]方卿.國際政治中的權力與道義.國際論壇.2000,12

      [10]許博淵.道義在國際政治中的位置.南方.2010,11,12

      注解:

      ①周敏凱,《國際政治學新論》,復旦大學出版社,P136

      ②盧秋仔,《論國際政治中國際法的內涵及作用》

      ③盧秋仔,《論國際政治中國際法的內涵及作用》

      ④方卿,《論國際政治中的權力與道義》

      ⑤方卿,《論國際政治中的權力與道義》

      ⑥方卿,《論國際政治中的權力與道義》

      ⑦漢斯·摩根索?!秶议g政治——權力斗爭與和平》,北大出版社,P266

      ⑧對于倫理學本身而言就是研究道義的科學,所以在本文的論述中可能出現以道義直接替代“倫理”。

      ⑨百度百科

      ⑩周敏凱,《國際政治學新論》,復旦大學出版社,P54

      周敏凱,《國際政治學新論》,復旦大學出版社,P55

      猜你喜歡
      道義法律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李大釗:播火者的鐵肩道義
      神劍(2021年3期)2021-08-14 02:29:44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小野清一郎的“道義刑法”:歷史、傳承及反思
      康德的道義論與經濟新常態(tài)的建構
      湖湘論壇(2016年2期)2016-12-01 04:23:00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西漢道義觀的學理形成
      古代文明(2015年3期)2015-07-07 07:31:41
      情文兼具的道義承擔
      小說月刊(2015年10期)2015-04-23 08:51:52
      海宁市| 大方县| 原阳县| 灌云县| 泸定县| 甘谷县| 广西| 雅安市| 宁国市| 金塔县| 多伦县| 苏尼特右旗| 安徽省| 达州市| 佛坪县| 佛学| 小金县| 湘潭市| 山西省| 上饶县| 辉县市| 司法| 临猗县| 永清县| 浦县| 太保市| 太仓市| 崇信县| 遂川县| 兴安盟| 安西县| 永新县| 吉安县| 子长县| 南投县| 旺苍县| 温泉县| 衡阳县| 壤塘县| 库伦旗|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