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貴璽
隨著我校五環(huán)節(jié)(自主預習、合作交流、展示成果、反饋檢測、歸納總結)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小組合作評價已引起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筆者在近四年的課改實踐中總結出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五個維度:學生自評、組內互評、組間評價、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并構建了其獎勵機制。
一、學生自評。學生對自己學習行為的評價,內容包括導學案自主預習、反饋檢測和小組學習中的合作態(tài)度、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的自我評價。前兩項分別在上課伊始和反饋檢測環(huán)節(jié)實施,第三項在歸納總結環(huán)節(jié)完成,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談自己在小組合作中的探究、展示情況,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設計自我評價表,讓學生按照參考項目,對自己的表現進行恰當評估,加強自我管理,不斷完善自己。學生自評每節(jié)課進行,滿分15分,三項各占5分。
二、組內互評。指組內成員之間的評價,目的是建立組員之間良好的合作關系,提高合作意識,培養(yǎng)合作技能。主要評價小組成員的合作習慣、合作質量、創(chuàng)新品格等。內容包括組員的參與意識、討論發(fā)言、傾聽他人意見、向組員提供幫助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設計組內互評表,讓每個組員對組內其他成員作出公正的評價。通過組內互評,反思自己和組內成員的學習行為,診斷組內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整合措施,增強小組的競爭力和凝聚力。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賞識他人,公正評價他人的品質,使學生在與同伴的磨合中,不斷進步和成長。組內互評每周進行一次,滿分15分。
三、組間評價。指小組之間的評價,主要在“展示成果”環(huán)節(jié)實施,內容包括組內分工、活動形式、展示技巧、語言表述、互動情況等。展示前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計評價表,公布評價標準;評價時由各組發(fā)言人代表本組闡述對它組的評價結果。通過組間評價將小組成員之間的競爭轉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使評價由個體評價向整個小組評價轉移,實現“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組間評價每節(jié)課進行,直接頒發(fā)“最佳溝通獎”“最佳展示獎”“最佳創(chuàng)新獎”,并頒發(fā)獎牌,滿分30分。
四、教師評價。教師評價是小組合作評價的關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否高漲,學習是否高效,教師的科學評價非常重要。教師評價分為兩種,一是尋找學生的閃光點,用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二是根據組員的表現進行加分,建立團結互助的小組合作評價機制。如采用4人學習小組,按學習成績從高到低給每個組員編上序號:A1、A2、B1、B2,將組員分成兩個互助組:A1 B2和A281。在小組搶答和輪流回答時,每組的A1A2號回答正確給滿分,B1、B2敢于站起來回答給滿分,回答正確雙倍加分。同樣,在“合作交流”“展示成果”環(huán)節(jié)也遵循這一加分原則。教師評價每節(jié)課進行,滿分30分。
五、家長評價。隨著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很多家長也開始高度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可以利用家長會與每周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參與課堂教學評價。家長坐在課堂聽課,參與小組評價,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家長評價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一般,主要由教師反饋給學生。家長評價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滿分10分。
六、獎勵機制。1.個人基本得分。每天個人基本得分包括三部分:自評得分、組間評分、教師評分。其中組間評價的小組分數就是每個組員的分數。各項按照評分標準打分記錄,每天小結,滿分75分。
2.合作小組得分。合作小組得分包括五部分:自評得分、組內評分、組間評分、教師評分、家長評分。按照各項評分標準打分記錄。合作小組得分可以每天小結,滿分75分;也可以加上組內評分和家長評分,每周小結,滿分loo分。
3.獎勵。
①每天一小結,由語文課代表在課后進行匯總。根據個人和小組得分,每天每組評出“今日之星”1名,全班評出“最佳合作小組”1個。
②每周一總結,將總評分一、二、三名的組依序評為周冠軍、亞軍、季軍;每周每組評出“本周之星”“進步之星”各一名。
③期中、期末分別評選出期中、期末總冠軍、亞軍、季軍和“智慧冠軍組”“團結冠軍組”“挑戰(zhàn)冠軍組”等優(yōu)秀小組,同時頒發(fā)獎杯,并把獎勵與學期末評選三好學生、學習標兵、優(yōu)秀班干部、素質評定相結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