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有許多令世人羨慕,讓倫敦人自豪的建筑。不僅是地面上看得到的,還有地下看不到的。
倫敦市中心地下縱橫交錯、總長1900公里,全部用上好的紅磚一塊塊修砌的下水道網(wǎng)絡(luò),就是倫敦人的驕傲、人類文明史話上的一個大手筆。確切的說,它是維多利亞時代倫敦人的驕傲。今天的倫敦人是在給這個奇跡抹黑,更形象的說,是“抹油”。
今年早春一場有記錄以來持續(xù)最長的降雨,使得倫敦多處下水道不堪重負崩裂,地溝污水倒灌街道民宅、瀉入泰晤士河污染水源,再次凸現(xiàn)了現(xiàn)代倫敦人“虐待濫用”下水道的惡果,也讓現(xiàn)代人體會了為什么維多利亞人當初要大興土木修建下水道。
維多利亞遺產(chǎn)
倫敦城到了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已經(jīng)是國際一流大都市,居民人口急劇膨脹。但那時仍沒有相應(yīng)的地下道排水系統(tǒng),生活污水順街潑倒,人畜屎尿糞便順明溝直接沖入泰晤士河。
工業(yè)革命大潮中的倫敦,用烏煙瘴氣、臭氣熏天形容不算過分。泰晤士河畔金碧輝煌的議會大廈里,議員們常常被臭氣熏得無法辯論下去。
未經(jīng)處理瀉入泰晤士河的生活污水導(dǎo)致霍亂流行。到19世紀中頁,幾度爆發(fā)的霍亂流行導(dǎo)致4萬多倫敦人喪生。
維多利亞人認定生活污水是罪魁禍首,但沒有意識到是因為直接從混入污水的泰晤士河抽取飲用水造成的,而是以為是明溝里污水散發(fā)的“瘴氣”所致。
維多利亞人的解決辦法是改明渠為陰溝,修建覆蓋全城的下水道網(wǎng)絡(luò)。
到19世紀60年代,工程師巴扎爾加提爵士主持修成了縱橫1000英里(近2000公里)的下水道網(wǎng)絡(luò)。倫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有完善的下水道排污系統(tǒng)的城市。
維多利亞人為修建倫敦的下水道花費了420萬英鎊,相當于今天的4300萬英鎊。下水道的主干道寬闊得可以通行雙層巴士,主干道交會處的拱形穹頂給人感覺像是走進了大教堂。
420萬英鎊在當時是令人眼暈的賬單,但巴扎爾加提爵士力排非議、頂住壓力,要畢其功于一役,一勞永逸。
肥油球“巨無霸”
100多年后,維多利亞時代修建的下水道系統(tǒng)仍然是倫敦市中心的污水輸送主干道。但是,維多利亞人留下的奇跡正在受到現(xiàn)代倫敦人的威脅。
巴扎爾加提爵士沒有料到的是,100多年間,倫敦的下水道要承載比他的設(shè)計超過4倍的人口的排污。更讓巴扎爾加提爵士想象不到的是,這多出4倍的現(xiàn)代倫敦人吃的油水比維多利亞人大多了。
除了居家廚房的油炸燒烤產(chǎn)生的油膩脂肪沖入下水道,倫敦多達11萬家的餐館和以油炸為主的快餐店,更是每天往下水道灌了不少烹飪廢油。
泰晤士自來水公司每年要清除8萬噸因地溝油導(dǎo)致的堵塞物,每個月的排堵費用超過100萬英鎊。
地溝油為何能把下水道堵了?那要“歸功”于其他維多利亞人沒見過的東西。柔軟的手紙、衛(wèi)生棉球、婦女衛(wèi)生巾、嬰兒紙尿墊、擦手的濕紙巾……單子還可以長長地列下去。
這些東西碰上油膩脂肪,成了最好的“骨架”,不斷“增膘變肥”,形成一個個大小“肥球”堵在下水道里。
像血管里的膽固醇會引起血栓導(dǎo)致心肌梗塞一樣,倫敦下水道里的肥球會堵塞排水,甚至會引起下水管道崩裂、污水橫流。
2013年8月,泰晤士自來水公司在倫敦市中心金斯敦區(qū)的下水道里,挖出一個有雙層巴士大小的“肥球巨無霸”。這個重15噸的肥球是英國歷史上下水道中清除的最大障礙。
自來水公司說,在排除肥球前,不斷接到當?shù)鼐用窀婕?,說下水道排水不暢,甚至污水從廁所便池上泛出。
泰晤士自來水公司說,幸虧及時挖出了肥球,不然整個金斯敦區(qū)的街道和民宅都將被污水淹沒。
2011年,在倫敦影劇院、酒吧聚集的西區(qū)萊斯特廣場下水道交會處,曾發(fā)現(xiàn)一個“積油帶”,聚集的油脂層面積有10輛雙層巴士大小。
地溝油發(fā)電
倫敦人吃油膩快餐食品的胃口不會因擔心下水道的承受力而受影響。面對有增無減的地溝油怎么辦?
在東倫敦正在修建的一個發(fā)電站可能成為“油老虎”。它不燒常規(guī)燃油,而“專吃”地溝油。
這個耗資8000萬英鎊的發(fā)電站計劃在2015年4月建成時,將是世界上此類清潔能源電站中規(guī)模最大的。
泰晤士自來水公司每天將從下水道中“刮”出30噸地溝油供給電站??咳紵販嫌桶l(fā)的電將為英國也是歐洲最大的污水處理廠Beckton提供電力。它還將為生活污水凈化提供電力。
在不遠的將來,倫敦人可以靠地溝油發(fā)的電炸薯條、喝上用地溝油發(fā)的電處理的凈化水。
這肯定也是維多利亞人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