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念群
熱鬧過后,“彈幕”是否會引發(fā)我們的觀影革命?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趕時髦看了場《秦時明月》的“彈幕”場,與此前傳說的付費短信發(fā)送模式不同,這次片方啟用了瀏覽器平臺,并由影廳兩側墻上的六個路由器提供免費wifi。令我略感意外的是,“彈幕”文字并沒有出現(xiàn)在大銀幕,而是兩側的墻上。許是新鮮感作祟,或者也為了測試網(wǎng)速,一開始大家刷屏踴躍,“彈幕”密集飛行,難辨彼此……后程火力明顯衰弱,影廳空調過冷成為吐槽重點。
老實說,一開始對“彈幕”顧慮頗多,以為滿屏亂入,一來破壞畫面美感,二來打亂觀影節(jié)奏。你想吧,當你情緒到達某個點時,不知誰突然來那么一句掃興的,足以令人情緒紊亂怒火中燒。而《秦時明月》將“彈幕”從傳說中的大銀幕轉移到了影廳兩側的墻上,至少解決了對電影畫面直接的破壞,加上影片是3D版,要求視角集中,“彈幕”也就成了視野之外的存在。
論“彈幕”的起源,應在無所不用其極的日本。據(jù)說在二次元的網(wǎng)絡世界流行多年,為宅腐文化立下汗馬功勞。今年2月,推特網(wǎng)還與美國影院廣告公司達成一項歷史性的合作,后者將在其覆蓋的19800塊大銀幕播放來自推特的短文和視頻,此舉一度被視為全球觀影新體驗。
相去美國發(fā)布“彈幕”襲擊半年,國內市場貌似后知后覺,然7月底突然集體爆發(fā),《秦時明月》、《小時代3》和《后會無期》三家密集發(fā)布“彈幕”消息,并引發(fā)首場之爭。從時間軸上看,中國“彈幕”頭籌已被《秦時明月》拔得,《小時代3》晚到一步,不過《秦時明月》也不吃虧,有《小時代3》一叫板,一部名不見經(jīng)傳的動漫電影突然間站在了行業(yè)的塔尖。
從“彈幕”效果來看,《秦時明月》和《小時代3》各有利弊?!肚貢r明月》首場采取短信的方式來實現(xiàn)“彈幕”,而《小時代3》則采用“B站”合作方式來實現(xiàn)互動,《秦時明月》的首批“彈幕”觀眾第一批吃螃蟹之余,還付出了每條短信1毛錢的代價,而《小時代3》的“彈幕”體驗,也因為wifi環(huán)境的制約而卡頓頻頻。最終,《后會無期》的嘗試方以技術不成熟為由退出了這場“彈幕”之爭。
技術當然不會是真正的緣由,一切皆應營銷所需。以《秦時明月》為例,緊隨其后也實現(xiàn)了“B站”互動,可見技術攻關之快捷。作為《秦時明月》“彈幕”的推出者,土豆網(wǎng)經(jīng)營網(wǎng)絡視頻“彈幕”多年,自然是“B站”互動的行家里手,但它更深諳成本之道,或者還試圖從電信分賬中摸索更多?!逗髸o期》的退出,當然不會僅只是技術方面原因,一個由wifi和“B站”就能實現(xiàn)互動的簡易平臺,誰也休想玩技術壁壘。中國人向來好爭“第一”,這個“中國第一彈幕”不僅可以載入史冊,還可以吸引媒體話題,成為票房的驅動力,何樂不為?《小時代3》也是沖著“首場”去的,無奈慢了半拍,結果被拉入口水的汪洋,成為別人長臉的資本。在這種局面下,票房一片飄紅的《后會無期》也就沒必要再蹚這攤渾水了。
熱鬧過后,“彈幕”是否會引發(fā)我們的觀影革命?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新鮮勁很快會過去,媒體的追逐也會隨風而逝。和美國人上來就是19800塊大銀幕的支持不同,我們的“彈幕”只不過是《秦時明月》和《小時代3》片方的嘗試性作為,與產(chǎn)業(yè)性推廣相去甚遠。
至于不少人擔心“彈幕”對觀影習慣的破壞,其實也大可不必。就算“彈幕”成為影院的必修課,頂多也只能以少數(shù)“彈幕”專場的形式存在,不想受影響的觀眾敬而遠之就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