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鐵川
日前,香港中華書局的趙東曉兄給我發(fā)來這樣一條微信:
在美國紐約哈德遜河畔,離美國第十八屆總統(tǒng)格蘭特的陵墓不到一百米處,有一座小孩的墳?zāi)?。墓旁的一塊木牌上,記載著如下一件事情:
1797年7月15日,一個年僅五歲的孩子不幸墜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萬分,便在落崖處修建了這座墳?zāi)?。后因家庭困窘,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轉(zhuǎn)讓這片土地,他們對新主人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把孩子的墳?zāi)棺鳛橥恋氐囊徊糠钟肋h(yuǎn)保留。新主人答應(yīng)了這一條件,并把它寫進(jìn)了土地交易的契約。一百年過去后,這片土地買賣流轉(zhuǎn)了許多家,但孩子的墳?zāi)谷匀话察o無恙地留在那里。
1897年,這塊土地被選為總統(tǒng)格蘭特將軍的陵園,而孩子的墳?zāi)挂廊槐煌暾乇A粝聛恚c格蘭特陵墓成了鄰居。
又一個一百年過去了。1997年7月,格蘭特將軍陵墓建成一百周年時,當(dāng)時的紐約市市長來到這里,在緬懷格蘭特將軍的同時,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墳?zāi)?,并親自撰寫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管是貴為總統(tǒng),還是無名小輩;無論是富有,還是貧窮,在遵守契約、誠信不欺方面都是平等無二的,他們的權(quán)利都是神圣無殊的。
建于1845年的香港跑馬地墳場,是一個鳥語花香、經(jīng)過精心規(guī)劃的園林,雖然外面的黃泥甬道車水馬龍,但在圍墻內(nèi)的墓園,卻留住了鬧市中的片刻寧靜和古木參天的美景。而與賽馬場只有一條電車路之隔的,就是一個極樂世界——香港市區(qū)內(nèi)最古老的墓園。圣彌額墳場是香港最古老的一處天主教墳場,門外對聯(lián)寫著“今夕吾驅(qū)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勸喻來訪者要珍惜生命。
【原載2014年7月27日《新民晚報·夜光杯》】
插圖 / 端平誠信這碗水 / 佚 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