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
摘 要:在新課改的浪潮下,高中化學也迎來了改革時期。作為理綜的三門科目之一,教師應該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夠使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方式,深入理解化學知識,增強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化學學習成績,這是化學教師所關心的問題。在推進新課改的進程中,與其說是對學生的考驗,不如說是對教師的考驗。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改;教學;改進;創(chuàng)新
一、注重動手操作的實驗能力
化學是一個知識體系巨大、知識點較多的一門課程,難以記憶的化學元素、繁多復雜的化學式都是令學生頭痛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把書中的知識點羅列到黑板上進行講解,使學生覺得煩悶又枯燥,腦海中堆砌著無數的數字符號卻無法消化,叫學生苦不堪言。其實化學是一個與實際生活極其貼近的一門科學,具有很大的實用性,身邊幾乎處處存在著科學。比如,熱水瓶里的水垢、醋酸和碳酸鈣生成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現象,都是最常見的化學反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將生活實例作為課堂知識的突破口來引出話題,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同時舉例法可以使學生易于理解難懂的知識,調動了學生思維積極思考,利于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化學成績。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增加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從實驗器械的準備到實驗結束的整理過程,實現了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讓學生親眼觀察到實驗現象。比如,通過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的實驗可以發(fā)現其火焰呈淡藍色且蒸發(fā)皿底部有黃色的粉末的現象。實驗操作給學生帶來了視覺上的直觀刺激,有利于加深記憶印象,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有效教學方式。
二、認真?zhèn)湔n,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改教學方案
備課是每個教師都要進行的教學作業(yè),備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師課堂講課效果的好壞,因此認真?zhèn)湔n是對教師的必然要求。雖然備課是教學的基礎,但是教師不能一味地按照其進行教學活動。教學環(huán)境是在時刻變化著的,學生聽課狀態(tài)的好壞、學生接受能力的好壞都是不一定的,因此教師要靈活運用。此外思想較為傳統(tǒng)的教師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以及學生的變化及時修正教學方案,跟上時代的步伐,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早日適應新課改的變革。
總之,高中化學的改革更加注重了學生感受,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性而做出了一定的調整,符合人性化的趨勢,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左香華,程國良.“自主探究,學案導學”高中化學教學新模式[J].化學教學,2011(07).
[2]劉文周.互動探究式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化學教學,2010(04).
[3]賴俊明.新課程背景下基于三維目標的理科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1(13).
(作者單位 重慶市大足區(qū)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