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縱觀當前的勞技課教學,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方法和策略,忽略了勞技課教學的根本。那么,勞技課教學的“本”在哪呢?它的“道”又是什么?這是我們每位勞技課教師首要考慮的問題。筆者以浙江省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專題讀本七年級上《月季花的制作》為例,圍繞勞技課中的課堂導入、課堂任務的設置、教具與學具的設計、課堂評價與激勵等實施過程的探索,略談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把握勞技課的根本。
一、課堂導入趣味化,調動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
常言道: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有效的勞技課應從導入開始,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在《月季花的制作》一課中,筆者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請學生猜謎。
師:今天這節(jié)課,請大家猜幾個謎語,猜對的獎品是這幾枝老師做的紙花!
師:謎語一,三十一號稱霸王;謎語二,百花爭艷廣寒宮;謎語三,芳亙四時,終年披秀,寒暑不改,常沐春風。
生:……
師:這三個謎語的謎底都是月季花,月季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花卉,今天我們就嘗試用各種紙張來制作月季花。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教學過程的實際需要采用多種方法來導入,如故事導入法、情境導入法、案例導入法、音樂導入法等,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堂任務具體化,激發(fā)學生實踐操作的主觀能動性
勞技課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動手操作,學生的操作任務決定著我們課堂的教學目標,因此學生操作任務的設計至關重要。教師在研究教學目標時必須要制定一個總任務,再把總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具體的小任務,通過讓學生完成這些小任務來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
在《月季花的制作》一課中,教師首先獎勵給每個合作小組一朵上一屆學生完成的紙質月季花,告訴他們:這些都是上一屆的同學完成的作品,你們想不想學做?有沒有信心完成?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激發(fā)出來了。接著教師布置本節(jié)課的任務:制作紙質月季花。同時與學生一起分解任務,月季花的制作可以分為:1.月季花的結構是怎么樣的?2.制作紙質月季花需要哪些材料?3.制作紙質月季花可以分為幾個步驟?4.制作紙質月季花要用到哪些技法?
三、開發(fā)教具學具,協助學生突破學習瓶頸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勞技課是一門知行合一的學科,它更多的是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做到知行結合,利用不同的教具學具給學生直觀的體驗,同時給學生更多的展示平臺。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阿莫納維利說:“兒童單靠動腦,只能理解和領會知識;如果加上動手,他就會明白知識的實際意義;如果再加上心靈的力量,那么知識的所有大門都將在他面前敞開,知識將成為他改進事物和進行創(chuàng)造的工具。”
在課堂導入后,教師可以獎勵給每組學生不同的月季花,調動他們裝點教室、學習制作月季花的興趣。紙質月季花制作的重點難點集中在花朵的制作上。在實踐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做的花朵能形神具備,大多數學生做花都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花蕊、花瓣、花萼大小的比例不協調;二是花瓣過于整齊,沒有做到錯落有致;三是花萼和花瓣主次不分。這些問題主要暴露出了學生觀察不夠仔細,他們缺乏親身的體驗和感受,在做花的時候不能做到“心中有花”。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光給學生講解花的結構是遠遠不夠。我們可以制作一些各種花的花蕊、花瓣、花萼作為學具,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貫徹思考,看看其他花的花蕊、花瓣、花萼與月季花的有什么不一樣,月季花的花蕊、花瓣、花萼分別有什么特點,只有做到“心中有花”才能做出完美的月季花。
四、巧用評價與激勵,推動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恰當地運用評價與激勵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潛能。在勞技課教學中,教師適時地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運用評價與激勵,能夠達到以評促教的效果。在評價與激勵的過程中,我們應注意要有情感、有針對性,防止評價與激勵語言蒼白乏力,只會說“好”或“很棒”。教師要學會用簡短、恰當、言之有物的語言給予學生褒揚,如“你這個花做得層次分明,很好”“你做的葉子經脈清晰,大小恰當,真不錯”等,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總之,教師的評價與激勵要本著鼓勵的原則,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力提升。多表揚少批評,使每一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對學習保持高度的興趣,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責任編輯 黃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