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霄飛
張家振已經(jīng)記不得自己這是第幾次來戛納了。從壩上草原的拍戲現(xiàn)場,到北京的工作室,再到法國海濱小城的電影節(jié)現(xiàn)場,一年下來,張家振很少有機會回到美國的家里休息幾天。很難想象面前這位儒雅長者已經(jīng)在各國片場和影展游走了三十多年,作為最早一批把華語電影通過戛納賣到國際市場的傳奇制片人,張家振甚至開玩笑說他已經(jīng)去煩了,“現(xiàn)在聽見‘戛納就想吐”,說完做了個鬼臉。
“偏要賣給你看”
法國戛納,5月17日下午,《太平輪》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導演吳宇森和主演金城武、章子怡、宋慧喬等人已到達現(xiàn)場,但發(fā)布會因故推遲了,大家都在靜靜等待。半小時后,發(fā)布會正式開始,預告片穿插著吳宇森的旁白投射在大銀幕上,記者們的注意力逐漸被吸引,剛才的焦急情緒煙消云散。面對這個小插曲,臺下的制片人、吳宇森的鐵搭檔張家振非常淡定,這點小狀況跟他曾經(jīng)歷的無數(shù)困難相比,不值一提。
回憶第一次參加戛納電影節(jié)的時間,張家振說那是1981年,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是他所有電影節(jié)經(jīng)歷里最開心的時光:不用工作,純粹去看電影,吸收全世界優(yōu)秀電影的營養(yǎng)。張家振還記得那時的戛納,全世界到訪的電影人都得跟著法國人的節(jié)奏,花三個小時吃飯、在海灘曬太陽、晚上開party,第二天一早八點半起床,穿著正裝去看電影……
不過,當被問及這次在戛納有沒有安排休閑活動,張家振無奈地聳聳肩:“很累的,哪里還有空去海灘曬太陽啊?!?這次《太平輪》的預告片亮相戛納,三對亞洲明星的出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時光倒流三十年,張家振剛開始在戛納賣片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看好他。他聽到的最多的話是“不可能的,沒有人要買香港電影”。年輕的張家振對負面勸誡有著天然的反抗情緒,“你說我賣不出去,我偏要賣給你看”。
那個階段,張家振在戛納最輝煌的成功是《喋血雙雄》,當時大受歡迎?;貞浧疬@部著名的周潤發(fā)英雄片,張家振說:“我們的優(yōu)勢是對白少,用電影語言表現(xiàn)故事,跟之前的港片非常不同。”他預感到老外會喜歡這樣的戲,就請很多影評人先看,當時的影評人也沒有見過這種對白極簡、快慢有致的動作風格,寫出了精彩的評論。張家振拿著這些影評給不同的買家,結果《喋血雙雄》在國際市場一炮打響。
“電影就不看了”
在所有的華人電影老板和制片人里,張家振算得上是去戛納次數(shù)最多的人。三十年來,他在戛納見證了華語電影在海外市場的成長史——從無人問津到世界矚目;也見證了華語電影工作者逐漸和世界電影圈的融合。
除了戛納電影節(jié)的市場推廣單元,張家振擔任制片人的《天堂口》《劍雨》還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展映。而他與吳宇森、周潤發(fā)在好萊塢合作的《變臉》《碟中諜2》《風語者》《替身殺手》《記憶裂痕》《安娜與國王》等影片,也都在戛納等歐美影展上風光亮過相。這次的《太平輪》的戛納之行自然駕輕就熟,吳宇森在記者會上透露了自己之前罹患癌癥,休養(yǎng)了一年,康復后才重新開機,男主演因檔期原因只能全部更換,是張家振立刻去談到了新的男主演——金城武、黃曉明和佟大為。談到金城武,張家振說:“效率永遠那么高——看了劇本四個小時后,他就答應演了?!迸餮莘矫?,章子怡和宋慧喬一直都在等待張家振的召喚。日本演員黑木瞳的戲份雖少,但看了劇本后立刻表示愿意免費出演。因為“編劇王蕙玲、導演吳宇森、制片張家振”的組合,“沒有人可以拒絕他們”。
戛納電影節(jié)是大牌導演和國際明星的天下,張家振這種身份的電影人似乎無意間停留在了公眾的視線之外。然而,戛納電影節(jié)除了競賽和明星之外,更有產(chǎn)業(yè)延續(xù)意義的是那個巨大的行業(yè)交易市場,各大國際電影公司的老板和大制片人就是在觥籌交錯間,在游艇、在海灘、在酒會、在派對間,扮演了世界電影工業(yè)運轉的驅動力量。沒有這些交易,導演們拍什么,明星們演什么呢?沒有戛納,可能就沒有《太平輪》,從立項到建組,《太平輪》的每一步幾乎都和戛納有關,章子怡就是前些年在戛納時得到了張家振邀請,最終加入的劇組。
這屆戛納天氣出奇的好,張家振的心情也不錯,他說:“戛納很漂亮,東西好吃。為什么電影節(jié)在戛納而不是巴黎?因為海邊小城的氣氛獨特。唯一的不好是,你得穿舒服的鞋,因為從海灘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要走很長一段路?!比虻碾娪叭撕兔襟w人在五月聚集于此,很多第一次來的明星和記者難掩興奮之情。然而,對于已經(jīng)來過戛納二三十次的張家振來說,戛納的紅毯環(huán)節(jié)在他眼里早已喪失了當年的新鮮感,他說人前風光,人后辛苦:“以前帶明星來都非常辛苦的,一拖八,一拖十,都有過?!?/p>
至于電影節(jié)本身,張家振說一個好的影展最重要的兩方面就是競賽單元和宣傳平臺,戛納的成功經(jīng)驗值得國內(nèi)的電影節(jié)借鑒。不過被當問及這次有沒有看競賽單元的影片時,張家振打趣說:“還得穿禮服,太難受了,電影就不看了。”
電影就是我的生命
這次見到《太平輪》的主創(chuàng)齊聚戛納,有何感想?
我們的陣容真是最強??吹剿麄冋驹谂_上,感嘆以后也不會再有這種機會能把他們放在同一部電影里了。上次《赤壁》在戛納還缺了金城武呢!
你喜歡的導演和電影都是什么樣的?
本來我比較喜歡黑色電影?,F(xiàn)在覺得,最喜歡的是《公民凱恩》。以前看的是技巧,后來看的是故事和人物。你看到身邊很多人充滿理想抱負,結果成功到某個程度后,變得自私、狂妄。我特別喜歡傳記片,在美國,只要是公眾人物,怎么拍都可以。但是在中國拍傳記片,要考慮的因素太多。
合作過的女演員里,印象最深刻的是?
鐘楚紅最漂亮(笑)?!犊v橫四海》是她和周潤發(fā)、張國榮三個人最頂尖的時候,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所有制作的電影里,最喜歡哪部戲?
《太平輪》(笑),這也是我電影生涯里最辛苦的一部戲。
在您的制片生涯里,有沒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失敗經(jīng)歷?
《天堂口》,我到現(xiàn)在還無法釋懷。那是在籌備《赤壁》的同時,我扶持新導演的一個項目。我找了一大堆明星,結果并不理想。當時也是分身乏術,無法兩邊兼顧。怪我自己,沒有好好盯著。中國需要多一些制片人,在好萊塢,從劇本到演員都有一套完整的運行機制做保障。目前中國的導演中心制,有利有弊,現(xiàn)在的狀況是導演直接找編劇開始聊內(nèi)容,其實應該是制片人做媒,聯(lián)絡適合的導演和演員,湊成一個項目。
電影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
生命。我一生都在做電影。小時候父母帶我去電影院,那時香港什么戲都放,無論是好萊塢、歐洲,還是華語兩岸三地的電影,都能看到;普通話、粵語、潮州話、閩南話,都能聽到。那時沒有DVD,連電視都沒有。幾毛錢一張票,我是在那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
是什么時候開始立志要做電影的?
我在美國一開始念的是建筑系,學校當時沒有電影系,英語系有一個老師常常租電影來放,課程叫作“電影作為文學”,其實主要是找借口放電影給大家。那時候流行作者論,放了很多導演的重要作品。有一次戈達爾還來了,聽他講了一個小時,具體內(nèi)容已經(jīng)忘了。但那時候真是太喜歡了,就想著以后怎么用電影改變社會,畢業(yè)之后,干脆就去紐約讀了電影。
您怎樣保持對電影的熱忱,對待新作品時可以隨時滿血復活呢?
現(xiàn)在沒有以前那么熱情了,這跟信仰有關,我去年皈依了?!短捷啞酚龅降睦щy比前半輩子加在一起的困難都大。有次在臺灣,去高捷的佛堂,不知為什么,那天所有委屈都發(fā)泄出來了。從此以后,內(nèi)心一直有個力量支持我走下去,很幸運,其實也有很多困難沒解決,但是我找到了平衡的心態(tài)去做事,人也輕松了。想到電影未來的成果,就覺得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