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登維
半期試卷發(fā)下來了,按常規(guī),孩子們都得將試卷帶回家,與家長共同分享半期以來的成敗得失,這次也不例外。
第二天,試卷如實由科代表收上來了。經(jīng)最后統(tǒng)計,全班只有三人未完成這份作業(yè)。其中,我的得意門生——數(shù)學(xué)組長楊×竟然也在其中之列。一向優(yōu)秀的她這次居然得了個自己從未有過的最低分——87分。我想,她一定是礙于面子不愿給爸媽看吧?都說優(yōu)生的抗挫能力低,何不借此機會,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讓孩子在失敗中越挫越勇呢?想到這,我很嚴肅地將試卷還給了楊×,并讓她下午回家繼續(xù)完成這份作業(yè)。沒想到她卻一下子哭了:“老師,這次試卷可以不給媽媽看嗎?媽媽只有看到我考90分以上才會高興,你能不能借我3分……”
我一下火冒三丈:“呵,考好了就給家長看,考差了就欺騙家長,那怎么行呢?你還稱得上數(shù)學(xué)小干部嗎?”
“老師,不是這樣的,我……”
“不要再找什么借口了,一個人要講誠信,成功失敗都得面對!”
楊×見我語氣生硬,也不再言語。我想通過這次談話,對楊×應(yīng)該是一次很好的受挫教育。
第三天,楊×果然按我的要求,將試卷交了上來?!安慌Γ挥眯?,考得差!”楊×媽媽的簽字像三座大山一樣赫然矗立在我的眼前。原以為家長會和孩子一起共同分析錯因,讓孩子受挫的心靈得到絲絲慰藉,繼而敢于面對失敗,達到教育目的。再看看孩子的自我反思:這次的失誤不代表我會永遠失敗,反而會帶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原來,楊×并不是那種不敢面對挫折、失敗的人,我的心中得到一絲安慰。但想想近期,孩子一反往日的活潑,變得沉默寡言,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再往后翻,又一張小紙條掉出來了:袁老師,對不起,請原諒我沒有把試卷拿給媽媽簽字,不是我不愿意,也不是害怕挨罵。要是現(xiàn)在有人罵我打我,也許我還好受一些。我不拿給媽媽看,是因為我怕她會傷心,媽媽好久都沒有笑過了。對不起!不是我逃避,也不是我欺騙。就算是欺騙,這也是善意的謊言……此時,淚水已浸濕了我的眼眶,透過模糊的視線,我看到孩子留言的時間是昨天,我后悔莫及。后來經(jīng)過了解,才知楊×家里近期發(fā)生了很多變故。
為師多年,或許這是我最不能原諒自己的一件事,它將是我心中永遠的痛!記得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比绻裉煸侔l(fā)生同樣的事情,我定會和孩子一起,將善意的謊言進行到底,借她幾分又何妨呢?
(作者單位 重慶市南岸區(qū)珊瑚實驗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