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刪繁就簡三秋樹”“浮華落盡現(xiàn)本真”,在小學語文課改進行的第十個年頭,語文課越來越追求一種真實樸素、簡約有效的回歸之路。如何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課堂?如何讓語文“實”在基礎、“活”在生成?這成為我們語文教學實踐中最引人深思的問題。我有幸聆聽了北京小學李潔玲老師執(zhí)教的《兩只小獅子》和北京中關村一小楊雪飛老師執(zhí)教的《雨后》兩課,在對課例進行深入分析后,結合小學低段年段特點談談我對語文課堂“實”與“活”的看法。
“實”與“活”的語文教學一直是北京小學常務副校長李明新提倡并努力實踐的一種理念。他認為,“實”與“活”的教學思想深深扎根于基礎教育實踐。所謂“實”,則體現(xiàn)了基礎教育基礎性的根本要求,語文教學的“實”是指教學體現(xiàn)務實的態(tài)度、扎實的教風,學生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從而使語文課程目標落到實處。所謂“活”,則體現(xiàn)基礎教育發(fā)展性的時代趨勢,語文教學的“活”是指教學要目中有“人”,教學理念不斷發(fā)展,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從而使語文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在不斷的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實”與“活”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辯證的統(tǒng)一,既不能孤立地追求“實”,也不能片面地追求“活”?!秲芍恍—{子》一文的教學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教學的“實”與“活”。小學低段教學與識字寫字為主,老師的教學過程為“復習鞏固—引導書寫—角色朗讀—交流感悟”幾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指導書寫和聲色朗讀很好地落實了教學內容,實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統(tǒng)一。本課在教學時務實課堂,落實主體,讓學生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獲:其一,教學內容實。根據(jù)小學低段“識好字,讀好書”的學段目標,老師選擇了“讀好小樹、懶獅子、獅子媽媽的對話,來體會語言的意思”的教學內容,以它為抓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目標明確,簡約有效。其二,教學方法活。前蘇聯(lián)的學者巴班斯基曾說:“教學方法的選擇應是‘教學目的和內容選擇的方法,而不是其相反?!睂嶋H上,從教學內容的角度切入,將更有利于反映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也有利于妥帖地解釋語文教學實踐。本課的對話是很有特色的,因此教師選擇了通過朗讀來達到教學目的的方法。自由讀、抽讀、互讀、練讀、角色讀以及老師的導讀,讓學生層層深入地讀,讀得有滋有味、生機盎然。
楊老師執(zhí)教的《雨后》是一篇低段的兒童敘事詩,作家冰心用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向我們刻畫出雨后孩童戲水的快樂。老師同樣抓住了年段特點,緊緊抓住字詞教學,以反復地感情朗讀和具體的識字寫字教學為重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文本,從而獲得知識,得到情感的熏陶。本課中有兩大亮點:其一,識字、寫字教學的巧妙點撥。識字的方法多樣,借助拼音讀,結合詞語讀,深入句子讀,通過詞中學、句中學、文中學,讓學生在文字的場景變換中學會了遷移,鞏固了對生字的認知程度。根據(jù)字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記憶:對“興奮”中的“興”通過多音字的辨析來理解;對“長—短”“松—緊”則運用反義詞的對比來記憶。對“哥”“妹”則利用稱呼上的重疊來強調……寫字教學則更有特點:在教寫“緊”字時,先展示了“緊”字的演變過程,在四個不同的演變階段里呈現(xiàn)了“緊”字的不同形體,老師以“一個漢字就是一幅圖畫,一個文字就有一個故事”的概括將祖國語言文字的奇妙與字的教學結合起來,設計巧妙,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然后讓學生觀察怎么寫,應該注意些什么,老師在親自示范書寫以后,讓學生開始練寫。寫完后,再對所寫的字進行評價,或者再寫再評,最后是讓學生牢牢地掌握了對生字的書寫。其二,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大膽地想象。愛因斯坦曾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睂τ谛W低段的孩子來說,沒有比想象更讓思緒飛揚的辦法了。在自由的想象中,放飛的不僅僅是童年的快樂,還有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大自然中的雨是美妙而神奇的,絲絲細雨點綴著兒童多彩的夢!為讓孩子們進入雨的世界,楊老師在課前談話時,設計了聽、看、想三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綿綿細雨、傾盆大雨、陣陣暴雨中聆聽雨的多姿曲調,從雨后萬物的各異形態(tài)中感受雨的多彩靈性,從學生的個體感受中暢談雨的妙趣橫生……在意猶未盡的豐富想象中開始了課文的教學,真是課未始,趣已生!
在與名師的親密接觸中,我們總能有太多的收獲。在教學這個傳遞知識的過程中,我們更能感受到教學藝術展現(xiàn)的精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老師,只有立足于課堂教學的“實”與“活”,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生命質量成長,才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教學之路!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積淀厚重的文化底蘊,才能為學生奉獻出芬芳的花朵,讓他們采擷到豐碩的香果。長河遠逝,歲月無痕!讓我們和孩子一同成長,行走在未來的征途中……
(作者單位 四川省什邡市朝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