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謙
藏糖找糖
今天語文課上,老師宣布要玩藏糖找糖的游戲。太好了!我和同桌興奮得連連擊掌!老師介紹了游戲規(guī)則,同桌一組,一個人藏,一個人找,要找到藏起來的糖才可以吃掉它。如果找不到,只能把糖送給藏糖的人。我看了同桌一眼,心想:你恐怕吃不到糖了。
老師先讓我們選糖,我在老師的大袋子里拿了一塊又細(xì)又長的巧克力。巧克力的塑料皮微微翹,好像扎起的羊角辮,我隔著塑料皮摸了一摸,里面的巧克力是三角形的。我一捏,它就有些碎了,應(yīng)該是脆脆的吧。我在塑料皮上撕開個小口,聞一聞,?。∫魂嚽煽肆Φ南銡庾屛倚淖?!恨不得立馬把它一口吃掉。我盼著游戲快點進行,那樣,就可以吃掉美味的巧克力啦!
開始藏糖了,老師讓我同桌和其他3位同學(xué)到外面等著。我拿著糖,開始犯愁了:把糖放哪兒才能讓他找不到呢?書桌里?不行,太容易找了;粉筆盒里?也不行,目標(biāo)容易暴露。忽然,我看到了陰森的暖氣片。嘿嘿,就這里吧,同桌一定想不到,他的糖會在暖氣片隔里睡大覺!
老師把門打開了,4位同學(xué)沖進屋子里。我告訴同桌我藏糖的大致范圍。他就像偵探一樣開始尋找蛛絲馬跡,桌子、書包、講臺、黑板槽、連凳子腿他也不放過,仍沒找著。接著,他又翻開我的大衣左看看,右看看,左翻翻,右翻翻,就連大衣的袖口都找了,還是沒找著。看他急得直瞪眼,我得意極了,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暗暗叫好。哼哼,糖就要歸我嘍!不好,他怎么朝暖氣片去了,糟了!糟了!要露餡(xiàn)啦!只見他摸了摸暖氣片,沒有收獲就往別處去找了。我這才松了一口氣。
眼看時間要到了,他實在找不著糖,只好求我高抬貴手了。我從暖氣片隔里拿出了糖,得意萬分地晃著糖說:“我厲害吧!”看著同桌垂頭喪氣的樣子怪可憐的,我還是把糖還給他了。
游戲結(jié)束后,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掉了自己的糖。也怪了,今天的巧克力格外甜。
作者系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一中學(xué)
附屬實驗第二小學(xué)三(3)班學(xué)生
【專家處方】
在寫人或是記事的習(xí)作中,隨著事件的發(fā)展,主要人物感情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變化。這種情感變化,就是文章的感情“波浪線”?!恫靥钦姨恰分詫懙帽容^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作者把游戲中自己感情的變化的這條“波浪線”作為一條線索,將整篇文章的材料貫串起來了。那么,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怎樣學(xué)著以感情的變化作為貫串全文的線索呢?
一、留心真實感受。作文是我們真實生活的反映,作文中所表達(dá)的感情也是我們在生活中的真實感情。要使寫作文的時候能產(chǎn)生一定的感情并將它表達(dá)出來,那必須先“有感情地生活”,也就是說平時要注意用心感受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在生活中培養(yǎng)豐富的感情,然后情動辭發(fā),寫出飽含真情的作文。《藏糖找糖》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一位注意感受生活,用心做事的同學(xué)。正因為這樣,他才會在游戲的過程中產(chǎn)生有波瀾的感情。他會因為要做游戲而高興,也會因為不知道藏哪兒而發(fā)愁,最終會因為同桌垂頭喪氣而還糖。尤其是最后吃糖時,大家應(yīng)該都能讀懂作者的弦外之音,格外甜的不僅僅是糖,還有心情。用這愉快的心情作結(jié)尾,既能使前后感情的“波浪線”相互呼應(yīng),又能使習(xí)作更具真實感。
二、理清感情線索。寫作文之前,我們一般會構(gòu)思文章如何選擇材料和安排材料。如果以感情變化作為貫串全文的線索,那我們只要根據(jù)文章的中心先理一理自己感情的線索就行了。理清了感情這條線索,作文材料只要像珍珠一樣穿上去就可以了。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這樣做的,他的感情線索是:因為要做游戲而興奮——想吃糖,因此盼著游戲快點結(jié)束——藏糖的時候又開始發(fā)愁——同桌找糖時,作者的感情起伏更是一波三折,由得意到緊張,后來發(fā)現(xiàn)是虛驚一場——同桌實在找不到糖,他得意萬分,看到同桌沒糖吃,他心軟,把糖還了,最后津津有味地吃糖。這條線索理清了,其實作文材料也就包含在其中了,寫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三、適當(dāng)表達(dá)感情。理清了文章的感情線索,在寫作文的時候,我們要在心里確立這條主線。但不能一味地寫感情,寫波浪,那樣就喧(xuān)賓奪主了。而要詳細(xì)、具體地對事情經(jīng)過進行敘述,對人物進行描寫。正確的做法是,把所要反映的生活作為文章的主體,只是在適當(dāng)環(huán)節(jié)點一下自己的感情。比如,在用大段的文字寫了同桌是怎么找糖以后,才簡單表達(dá)了一下自己的感情:“我得意極了,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暗暗叫好?!碑?dāng)發(fā)現(xiàn)自己虛驚一場后,“我這才松了一口氣”。我們在作文中表達(dá)感情時也要這樣,語言要簡潔,要能感染讀者,并把感情變化的線索交代清楚。
指導(dǎo) 點評 王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