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生命中常常會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如流水一般悄然逝去,卻會在不經(jīng)意間深深觸動你的心弦。
在我老家的附近有一座老房子,已經(jīng)很破舊了。其實與其說是一間房子,還不如說是一圈斑駁的墻,支撐著漏洞百出隨時可能坍塌的屋頂。沒有人知道這間房子的主人是誰,甚至沒有人了解這間房子的歷史——即便是村子里年齡最大的老人,打他們記事時起,這間破房子似乎就已經(jīng)在他們的記憶里風雨飄搖著。房子周圍滿是荒草,有半人高,墻體附近有一株洋槐——其實也就是長著洋槐的樣兒,但在滿村的洋槐競相綻放出清香四溢的乳白色花朵時,人們卻從未見它開過花。房子的墻體完全被綠色的野藤覆蓋著,就像罩著一張綠色的網(wǎng)。除我之外,村子里沒有一個孩子愿意到那兒去。即便是我,在臨近這間破房子時也常常會無端生出一種穿越感,仿佛悄然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一天,我在老房子低矮的土墻角看見了一株奇怪的孱弱的植株,倚靠著土墻向上攀援,樣子有點像藤蔓植物,有著青紫色的莖——我當時并未在意,姑且就當它是一株藤吧。看著那株水靈、生動的“藤”,我第一次感到老房子周圍生命的存在,感到平靜如水的生活中多少有了點波瀾,心中驀然生出莫名的悸動。
就在那一年夏天,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那間可憐的房子被雷電擊中,我在藤的尸體中尋找著那一株,心里始終矛盾著——既希望它安在,以給迷惘的我以一絲安慰,又希望它死了,以免忍受更多的痛苦。尋覓很久,無果。我有些失望地倚在洋槐樹上,手指卻在無意中觸碰到了一株柔軟的植物,我仔細一看,一根纖弱的青紫色的莖纏繞在樹上——是它!它意然不屈地活了下來,正頑強地攀附著洋槐向上生長……
第二年夏天,我在路邊遠遠看見洋槐樹上綻放出小小的白花,我很納悶,跑過去一看,驚訝地發(fā)現(xiàn)開花的竟然是那株藤蔓!那小小的花瓣上還帶著水珠,是它喜悅的淚珠嗎?我的心中一陣悸動,感到無比震撼——你不惜忍受痛苦,承受孤獨,頑強地活著,是否就為了最終向世界綻放出潔白的花朵?你知道只有頑強地活著,才有綻放的機會!你不甘于被埋沒,所以在災難降臨時尋找著生機,這才是真正的生命??!一株柔弱的藤蔓可以做到這樣,那我們呢?我們有什么理由浪費生命?應(yīng)當如這株藤蔓,抓住生命的每一個契機,活出真正的自我,綻放出成功的花朵。如此,我們的人生中才不會有遺憾。
那株不起眼的藤蔓,只是我似水流年中一個微不足道的水滴,但它拔動了我的心弦,感動了我的生命,使我從此不再在迷宮中徘徊,向著我既定的人生目標邁進。
(指導老師:王淦生)
此文感物抒懷、小中見大,于層層渲染與曲折敘事中彰顯了藤蔓的頑強生命力及心靈震撼力。文章運用了多種敘事技巧:運用多重對比,如失修的老房子與新生的藤蔓,藤蔓自身的孱弱外形與頑強生命等;善于制造戲劇化的情景,如雷電交加、老屋傾頹,夏日由花朵而重新發(fā)現(xiàn)的藤蔓等。由于以上敘事技巧的大量運用,使得原本單薄的詠物抒懷增添了故事性的曲折,增強了形象刻畫的生動性與情節(jié)性,進而豐富、充實了文章的可讀性、啟發(fā)性。微瑕之處在于,篇末的感悟略顯刻意拔高,有失于自然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