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摘 要: 閱讀的過程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閱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 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高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又是落實交際實踐性的主要途徑。英語閱讀就是讀者利用相關的英語知識和非英語知識去解讀包含一定英語知識和非英語知識的閱讀材料。在課內外的閱讀中既可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綜合并從中獲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英語文學作品的美,通過自然滲透,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 語言欣賞
一、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學生實踐為基礎來引導學生多看、多讀、多練,通過一系列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技能,提高其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課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要的教學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學習和掌握課文內容所涉及的語言知識,以及了解課文內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進而在閱讀方法、閱讀速度、閱讀技巧和閱讀理解的準確度和深度上得到提高。精選材料,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于學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學生學到的知識不斷出現(xiàn),反復循環(huán),因而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加深,記憶更加牢固了,同時學生從閱讀材料中獲得諸如語言背景、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文化信息,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摸索閱讀技巧,積累閱讀經(jīng)驗,他們的理解能力和直接應用能力不斷得到訓練和提高。由于學生在閱讀中擴大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英語知識水平得到了強化和鞏固,進一步開發(fā)了智力,而智力的開發(fā)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意志和動機等非智力因素,促使自己去閱讀更多的課外讀物。
二、在英語課堂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現(xiàn)代教育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 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
略讀: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jié)的關系,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信息。
跳讀: 尋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數(shù)字、人名、地名等 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tài)等,抓住文章脈絡。
細讀: 分段細讀,注意細節(jié),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實,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lián)系,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lián)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lián)系,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于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推讀: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詞義猜測 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培養(yǎng)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若遇到了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概讀:要求學生從每篇標題,到各個部分都進行概讀、以歸納出要點,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tài)度,這樣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
在閱讀教學中,采用提問式、談話式、討論式教學法,將課堂教學引向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模式。閱讀文章時,對所學文章要點,教師提出要求,學生閱讀,尋找答案、引導學生閱讀時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這樣閱讀時,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費時間,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解答問題的同時,閱讀能力和口語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這樣也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是相輔相成的,語言知識是語言運用的基礎,語言知識的運用促使交際能力的形成,交際能力的提高又促進語言知識的鞏固和發(fā)展。復述是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手段。提前將閱讀材料印發(fā)給學生,要求根據(jù)提示進行自學,每堂課開始,要求學生提出自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然后再由他們自己討論解決。教師使用提問法把學生迅速帶入問題情境,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語言材料中來,引導他們整理、加工、聯(lián)想,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提高他們運用有價值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如何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結合教材內容的具體特點,精心設計展望式問題,以啟動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所謂聯(lián)想思維,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維過程。教師要善于以問題為載體,以聯(lián)想思維訓練為主線來組織教學。要善于設疑,圍繞教材內容的中心問題巧妙地進行教學過程設計。通過引疑、激疑、質疑,引導學生從觀察、猜想中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參與到結論產(chǎn)生的過程中去,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使學生自身產(chǎn)生一種對學習的需要,一種強烈的求知欲,重視師生之間的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創(chuàng)設一種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輕松課堂環(huán)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電化教學和情景教學意境誘發(fā)興趣,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要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成功體驗,幫助學生及時總結經(jīng)驗,對于他們的進步及時表揚,開發(fā)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加學生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認識,實現(xiàn)其最大限度的滿足感,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后的喜悅,從而激發(fā)更大的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huá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