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
眼前的老胡精瘦干巴,但精神狀態(tài)是特別地好,胡師傅的愛人嚴阿姨皺著眉頭說:“之前,老頭子都收了好幾次病危通知書了,這次,我也實在攔不住他,他騎了3個月,我擔心了90天,現(xiàn)在瘦得掉了20多斤肉,不過,人反倒精神啦!”
曾經(jīng)的病秧子
騎車去海南之前,老胡是個病秧子,身體單薄。為啥要騎自行車到海南,這問題N多人問過老胡。老胡說,“我就想試試看自己行不行,年紀一大把了,再不瘋狂也來不及啦!”
老胡說得輕松,事實是,爺爺真的是練過的。
原來老胡退休前是機修廠的鉗工,因為一次嚴重的工傷意外,在病床上躺了整整7年,他有靜脈曲張,又有支氣管咳血,連病危通知書都下了好幾回。
退休后,老胡想開了,啥重要都不如身體重要。每天晚上,老胡會沿中東河步行到解放橋再走回來,來回一個小時。每天早上騎自行車,從家里騎到富陽、余杭等地;就是在杭州郊區(qū)繞,也要一兩個小時。
日子一久,老胡這騎行的“野心”也開始慢慢膨脹了。他開始擴大自己的騎行范圍,從杭州騎行到義烏、浦江、溫州。2012年開始,老胡嘗試騎車到南京,然后繞太湖騎行,10天時間也挺輕松。
自信心就這么來了,老胡決定挑戰(zhàn)自我,從杭州出發(fā),一路南騎。
簡易裝備上路
這一趟,老胡決定去海南,下了決心,他開始準備行囊。
一頂騎行帽,臨安的騎友送的。一輛28英寸老式自行車,特地跑到臨安花400塊淘的。掛在自行車車架上的工具袋,老胡自己縫的,里頭裝了榔頭、扳手、氣筒等修車、補胎工具,以防騎行中車子出現(xiàn)故障。
車籃里有個塑料袋,裝的是各種吃的。車后座綁著一個大行李包,里頭有帳篷、睡袋和兩件換洗衣物。睡袋是老胡自己動手做的,把家里不穿的羽絨衣剪剪縫縫,一個暖和的睡袋就做好了。
帶著這么簡單的裝備,2013年11月20日,老胡從杭州出發(fā)了。一路從浙江到福建,再經(jīng)廣東到海南,最后再騎行回杭州,回到家已是今年2月24日了。
老伴嚴阿姨一開始很反對,可老胡堅持,女兒也贊成,她就隨了老胡的意,但要求老頭每天打電話報平安。
看著老胡沿途拍回來的照片,嚴阿姨這才覺得,老伴真是做了件了不起的事兒。
66歲老胡成明星
這一路,老胡基本沿著國道線騎行,每天騎行七八個小時,大約六七十公里。到晚上,他就在公路邊扎帳篷露營。
老史是老胡騎行到溫州時,在公路邊扎寨時認識的。老史56歲,一樣騎車,幾個月前從遼寧出發(fā)去廣州。老胡和老史這哥倆一夜攀談,決定結伴騎行。
往海南騎的路上,老胡還遇到好多年輕小伙姑娘,都是大學生,趁放假騎行到海南玩的。人家看到老胡這么大歲數(shù)從杭州來,個個都豎起了大拇指,拉著老胡合影留念。
老胡說,出門在外,就是要與人為善。路上,他遇到好多大學生自行車壞了,就主動幫忙修車。
從海南往回騎時,大年三十那天特別冷。老胡說:“那會,小店都關門回家過年了,我提早兩天買了20個包子,過年那幾天全靠包子過活?!?/p>
年三十的晚上,老胡是在公路邊的田埂上度過的,住在帳篷里,風呼呼地吹,吃著冷饅頭,他特別想家。
老人騎行變壯漢子。老人也表示,這樣的旅行很有意義,他還要堅持他的騎行人生。
摘自網(wǎng)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