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萍
【摘 要】認真研討近幾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我們會發(fā)現,要求通過閱讀文章來解決問題的內容呈上升趨勢。這就體現了英語閱讀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學生多看多讀,拓展知識面,注意社會熱點,了解的東西越多,知識面越廣,閱讀起來就越容易。針對高中閱讀和學生做題的實際情況,文章對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題型和解題技巧做了一個分析,希望在教學過程中對同學們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技巧
分析近幾年高考英語試題,我們可以了解到英語閱讀理解的題目可以基本分為四類: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細節(jié)理解題,詞義猜測題。熟知閱讀理解題的出題意圖和常規(guī)出題思路對做題有很大幫助,下面我們就逐一分析其特點及其解題技巧。
一、細節(jié)理解題
細節(jié)理解題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作者表達中心思想的具體手段,事實細節(jié)題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基本信息題
這種題型答案可以直接從原文中找到,答案和原文中相關信息的句子在用詞上幾乎相同。
(二)是非判斷題
這類題難度較大,題目雖源于文章的相關細節(jié),但往往涉及的細節(jié)內容較多,而且可能在文章的不同段落,針對這兩種題型,在解題時應注意:
1. 忠于原文,選擇的依據必須按原文本身的含義,不可根據紫的的主觀想法或推測來取舍。
2. 要重視人名,日期,事實,數據和地點等。這往往就是考點,應學會快速辨認和記憶事實或細節(jié),可以帶著問題到文章去尋找答案。
在閱讀過程中對一些涉及who(誰),what(什么),when(什么時候),where(在哪兒),how(怎么樣),why(為什么)等細節(jié)做適應的標記,以便解題時迅速,準確地找出答案。
二、猜測詞義題
這類題型主要要求考生根據上下文內容推測文中出現的生詞,短語和句子,主要考查對語境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一) 利用上下文語境。猜測詞義要根據上下文的詞或短語進行合乎邏輯的解釋。
(二)利用定義或解釋說明猜測生詞的詞義,這類生詞往往后面會跟有對該詞解釋的短語或者句子,利用它們猜詞較容易。
(三)利用文章的邏輯關系猜詞,如:對比,因果,轉折關系等。這些邏輯關系經常使用的詞和短語有:but(但是),however(然而),though(然而),so(所以),because(因為),since(既然)等。
(五)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根據所學的構詞法知識,知道詞根的前綴和后綴的意義,就可以猜出新詞詞義。
(六)根據生活常識,由and 或or連接的同等關系列舉的事例來猜詞義。
三、推理判斷題
做這類題要求學生要理解整體語篇的同時,又要求學生對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及文章細節(jié)的發(fā)展作正確的推理判斷。做到“有理有據”學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運用主題句去推測,揣測文字背后作者的意圖,運用歸納,對比,背景知識去挖掘文章深層含義,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認真體會文章的語氣或感情基調(否定,厭惡,反問,諷刺等)。
(二)要忠實于原文,根據文章的信息和線索,力求從作者的角度去考慮,不要固守自己的看法或觀點,不要主觀臆斷,憑空想象任意發(fā)揮,走入誤區(qū)。
(三)要把握句、段之間的邏輯關系,了解語篇的結構。
四、主旨大意題
這種題型在閱讀理解中難度大,易失分。主旨大意題要求考生對全文的內容或某一段的內容加以合理的歸納,目的是檢查對短文整體或某一段落的理解概括能力。常用的方法有:
(一)找主題句歸納大意
說明文,議論文等文章的主題大意通常出現在文章的第一段,有時也會在文章中間或結尾,抓住了主題句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二)歸納分析抓大意
記敘文,夾敘夾議通常是先擺出事實,然后記敘或論證,最后得出結論,即文章主旨。
(三)抓住高頻詞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圍繞一個主題開展的,因此會反復出現一個詞,即高頻詞,這就是文章的中心。
總之,閱讀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兩天就可以見效的,想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一是要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要用眼光看,不要用手指去點,要默讀,不要小聲讀。二要積累大量的詞匯和文化背景知識,熟記高頻詞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三要廣泛地做課后閱讀。四是遇到生詞就查字典,要先猜其意義,以免產生依賴性。英語有句諺語“Practise makes pecfect”,同學們如果能科學訓練,持之以恒,閱讀水平會有質的飛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