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霞
【摘要】德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培養(yǎng)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陣地,將德育課程理念貫穿到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之中,并以校本課程作為載體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是一種德育與課程共創(chuàng)、育人和求知雙贏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在 “尋弊求真、過程求實”兩個方面得以體現。
【關鍵詞】校本;課程 ;德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改革以來,國家非常重視中小學寫字教學。鄭州市教體局下發(fā)的注重書法修養(yǎng)、提高文化素質,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端正、準確地書寫和運用漢字,逐步提高書法水平和欣賞能力的文件,似一縷春風給漢字修養(yǎng)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給國學漢字課程點亮了一盞明燈,指明了漢字修養(yǎng)教學的航向,讓我們看到了漢字修養(yǎng)教學的前景,看到了學生的漢字修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和希望。
在實驗過程,我們以“方正寫字,堂正做人”為主旨,以課堂為陣地,以活動為渠道,以書寫特色教師隊伍為保障,造就了一批具有漢字書寫特長的學生群體,形成了一所具有國學漢字教育特色的學校。
具體做法概括為十六個字:“尋弊求真、過程求實、方法求活、成效求高”。
一、尋弊求真
基于電腦普及,寫字課被普遍淡化,學生寫字水平有嚴重下降的現象,學校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分別到六個年級深入調研。
1.過分依賴電腦打字,導致學生不愿練字、不會寫字、寫不好字,使本來就很低的漢字書寫水平越來越差,對寫字沒有興趣,對寫字沒有正確的認識。
2.認為學生的負擔本來就很重,練字會給學生帶來額外負擔。
3.在師生和家長的群體中有很多人都認為不搞書法,也不想當書法家,就不用練字,能寫對、能認識就行,寫好寫壞無關緊要。
4.學科和年級間相互推諉,課任老師說是語文學科的事。高年級說是低年級的事,教師怨家長。
鑒于此,出現孩子在動筆寫字初期得不到規(guī)范的寫字訓練,形成了不良的執(zhí)筆寫字姿勢,既影響書寫的質量和速度,又造成近視、斜視、頸脊彎曲、指骨變形等疾病,影響了孩子一生的發(fā)展。
在這樣的寫字教學狀態(tài)下,我們率先提出了創(chuàng)建“國學漢字”校本課程的新思路。老師們也信心百倍,帶領同學們將此項課題研究工作在尋弊求真中有序的開展起來。
二、過程求實
(一)制定措施 指導實踐
學校召開了《新課程改革國學漢字教學創(chuàng)新的實踐研究》的全校師生動員大會,校長在會上做了開題報告,確立為校本課程,公布了實驗規(guī)劃、計劃,使全校教師對于國學漢字教學的認識程度上有了全新的改變,明確了把國學漢字教學作為校本課程的重要性和重大意義及國學漢字校本課程目標:一是探索提高師生漢字書寫水平的途徑、教學方法,提高師生漢字書寫水平。二是漢字書寫教育終結目標是探索寫字教學與素質發(fā)展關系,促進教師的個人基本功的提高和學生素質的發(fā)展。通過書寫課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讓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正確規(guī)范優(yōu)美的漢字,陶冶性情,鍛煉意志,提高自身的涵養(yǎng)。并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了解中國漢字悠久的歷史,增強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
學校同時也成立了以校長為實驗組長,德育主任為副組長,大隊輔導員、教研組長,學科骨干老師為實驗群體的組織機構,確定了實驗教師,實驗班級,按照分段實驗,以點帶面,再全面鋪開的實驗思路展開實驗,使實驗工作在“七定”中規(guī)范有序地進行。
(1)定目標:學生以社團為小組,教師以個人為單位每學期初定目標,每次活動有記載,期末進行總結。
(2)定教材:選取了河南省書法專用教材和各自的語文教材相結合。學生1-2年級練鉛筆字:3-6年級練鋼筆字;教師是鋼筆、粉筆、毛筆三字并舉。
(3)定時間:學生每周一節(jié)書法課;師生在校每天下午上課前20分鐘為集中練習時間,教師為校本研修練字20分。
(4)定地點:學生在各班教室,教師的集中指導在電教室,個人練習在各自辦公室。
(5)定課題:各年級制定科研子課題。
(6)定教師:學校為各班指定任課老師和書法指導老師。
(7)定評價:每年5月18日是學校國學漢字書法藝術節(jié),指導老師將學生的作品貼在走廊的書法墻上,評審小組人員評出6級書法雛鷹章,6枚章全部集齊,將獲得“小小書法家”的評定。
(二)教師寫字 水平提高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想讓學生寫好字,教師首先要有一筆好字。學校結合教師們所需,設計了三筆字基本功提高方案,有目的,有重點地一步步引導廣大教師提高漢字書寫水平。辦公室,老師們在集中練字,此時,他們全都變成了“學生”,從最基本的筆畫,到復雜的結構搭配,練得一絲不茍;粉筆書法墻上,老師們在創(chuàng)作精美的作品。起初,教師們寫得僅僅是規(guī)范工整,談不上藝術性,經過幾年堅持,大部分教師的書寫不僅注意了字架的搭配,下筆慢又穩(wěn),而且筆畫有了力度的變化,很有書法藝術的氣息;展室里,書法老師編纂、出版并向全國發(fā)行的書法專集;櫥窗里,是學校老師的個人書畫作品展。
“筆筆不茍,提筆就是練字時,認真臨帖,提按疾緩悟妙趣”,已成為全校師生書法藝術實踐的指導思想。深深地扎根在師生的心田里。
(三)把握實質 抓好課堂
真正領悟出了書寫教育的深刻內涵以后,學校邀請了河南省書法教育學會秘書長編寫了校本教材,在課程設置上采取三步走戰(zhàn)略,低年級打基礎,中年級抓提高,高年級搞創(chuàng)作。
目前,學校有13位專、兼職的書法藝術課教師,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科學的、扎實的書寫訓練。
(四)“課內普及,課外提高”
為鞏固課堂教學成效,我們把下午課前的20分鐘定為全校練字時間,各班在正副班主任的組織下,按照書寫課教師的要求進行練習。學生們每天練字的內容是教材的延伸,每周一個訓練的主科目,有練筆畫的,有練筆尖動作控制的,有練字架搭配的,有練眼力的,有練筆畫起伏的等等,這樣有組織者,有書寫內容,有訓練重點,學生們的每日20分鐘練字練得投入有興趣、有成效。
經過幾年的訓練,高年級有相當多的學生可以做到無師自通,能夠按漢字的搭配規(guī)律較準確地把握字架、筆畫。最主要的是他們知道了“字如其人,心正則筆正”“書品如人品,書格如人格”“認真寫好每一筆,踏實做好每件事”這幾句話,既是書寫課教師的口頭禪,也是學生們幾乎天天能聽到的書寫提示語。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覀冇斜姸嗟睦碛上嘈?,盛開的南陽路一小的“國學漢字”之花一定會更加嬌艷迷人,香飄四海。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