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瓊
【摘要】新《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低年級寫話明確規(guī)定:“對于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教材中也有這樣的具體訓練項目。作文的實驗是以畫畫編故事的形式并結合“聽說讀寫貼”五環(huán)節(jié)進行的。該實驗可激發(fā)兒童對作文的興趣,提高兒童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為學生提早打開寫作之門。
【關鍵詞】聽;說;讀;寫;貼(畫)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新《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低年級寫話明確規(guī)定:“對于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教材中也有這樣的具體訓練項目。這就是說,在小學低段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說寫的興趣和基本能力,進行作文前的準備是當前素質(zhì)教育非常必要的,他將為中段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對避免中段學生接觸作文的生疏感而導致的害怕心理,以致影響學習效果等非常有用。
今年我又迎來了教育事業(yè)中的第二批一年級學生。一直以來,我在教學中注意低段打好作文基礎,為中段作文作準備。有的老師認為一年級學生開始寫作太早,因為一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小學,語言能力差、大腦中積累的詞語、句子有限,有的孩子說一句完整的話都困難。所以,一般教師都在一年級下學期,甚至二年級時才讓學生涉及寫作,而此時我卻認為這樣會錯過孩子一生中語言能力、表達能力最快也最好的時期。此時的孩子語言能力、表達能力確實不高,但相對來說他們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都比其他年齡段的孩子要強得多。有的教師經(jīng)常說,我班的×××經(jīng)常學著我的樣子,用我的語言來幫助我管理班級,還有的教師也會說現(xiàn)在的孩子好話學不會,串話一學就會……這正進一步證明一年級的孩子其實有著語言表達的巨大潛力,只是我們只看到了它們的弱點,沒有深入剖析它們所隱藏的優(yōu)勢。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摸索、不斷的嘗試,經(jīng)過學習、實驗、總結,對低段寫話、作文教學我總結了如下幾點經(jīng)驗,對培養(yǎng)孩子說話、寫話創(chuàng)造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作文的實驗是以畫畫編故事的形式并結合“聽說讀寫貼”五環(huán)節(jié)進行的。該實驗可激發(fā)兒童對作文的興趣,提高兒童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五環(huán)節(jié)訓練操作如下。
一、以“聽”引趣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構成和心理特點,我在每節(jié)課前安排了“童話故事連載”節(jié)目。把一個精彩的故事分成幾小章,節(jié)節(jié)課前連載講述,使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也受到“聽”的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其記憶力、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例如我在講《丑小鴨》時,當講到丑小鴨在農(nóng)莊被貓欺負時就戛然而止,下節(jié)課前我就安排這樣的提問:丑小鴨流浪到農(nóng)莊里遇到了誰?貓為什么欺負它?你想對壞貓說些什么?讓學生在回憶思考的基礎上組織語言回答問題。 有的孩子表達很流暢,有的孩子也知道答案,但就是表達不出來,甚至表達的虎頭蛇尾,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正是最好的教學時機,正是這些表達并不流暢、有表達欲望卻又“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的學生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教學素材。于是,我首先帶領孩子回顧故事的內(nèi)容,盡量讓學生運用“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套用,概括故事大意。為下一步的說打好基礎。
二、以“說”激情
“聽”這一環(huán)節(jié)之后,我便組織了“說”的訓練。訓練時間:課前5分鐘“小喇叭”電臺廣播;訓練目的:能把一件事說完整、清楚;訓練階段:前期、中期、后期。具體內(nèi)容是:訓練前期:“學話”,即把你聽人說的(電視節(jié)目中的亦可)一句有意義、有趣味、對你印象深的話說出來。訓練中期:說身邊一件引起你注意的小事,它可以是學校里、家里、路上等發(fā)生的事,要說清楚、完整。剛開始孩子們只能簡單的說一句。比如:“今天我上學了。”“我是小學生了。”等等。我就加以引導“那你在什么地方上學呢?”孩子馬上說“紅旗小學”我繼續(xù)引導,把話說完整連起來說一遍。孩子們很聰明馬上有孩子舉手說:“我在紅旗小學上學?!蔽医o予鼓勵,孩子們也很興奮,激發(fā)起了孩子們說的興趣。訓練后期:說說你作的畫里的故事。訓練設想效果:(l)以說為先導,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2)讓學生接觸社會,留心觀察,攝取各種信息;(3)為寫話作好鋪墊。
三、“讀”的環(huán)節(jié)貫穿始終
“聽說”訓練之后,學生對童話故事的興趣已日益濃厚。此時,學生對拼音知識的學習已結束,我把“讀”的環(huán)節(jié)貫穿到提早作文實驗過程的始終。這里讀即課外讀,以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使學生在閱讀自己喜聞樂見的故事同時,積累豐富的語言,為貼畫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針對課堂和課外兩種環(huán)境,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較寬松的讀書環(huán)境,首先動員每位學生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歡的圖書,開展“紅領巾圖書角”活動。學生課余時間可自由閱讀,相互討論、交流、朗誦。此外,我讓學生周日把各自喜歡的書交換借閱帶回家盡情瀏覽、品讀,豐富、填補了“角”的知識內(nèi)涵,使“讀”的環(huán)節(jié)自始至終貫穿于提早作文實驗進程之中。
四、“貼(畫)”和“寫”兩環(huán)節(jié)相輔相成,發(fā)揮學生審美想象
針對一年級的年齡特點開學初我設計了拼貼本,讓學生“剪貼寫話”提高興趣。小學生的思維特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五彩繽紛的圖畫具有很大的興趣,當前社會也比較重視學校智力投資和智力開發(fā),剛?cè)雽W的孩子手中已擁有為數(shù)不少的各種畫報、兒童讀物等。如何利用現(xiàn)有的資料,充分發(fā)揮這些書籍的使用價值來對學生進行作文前的準備訓練,我們在學生學拼音后,不久即開始了拼音剪貼寫話,并注重了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可以寫出表示圖意的一個詞、幾個詞、一句話。這樣,既訓練了使用拼音的能力,又注意了圖文結合來豐富了學生的詞匯、語言。慢慢地,他們有了一定的漢字基礎,剪貼寫話也由拼音過渡到了漢字。這個時候,學生基本能由詞過渡到一句話來表達圖的意思了。學生這樣寫很有興趣,每次剪貼寫話,他們總是認真地篩選自己滿意的圖,認真地剪下來并仔細地貼上,挖空心思地寫上優(yōu)美的語言?!盁釔凼亲詈玫睦蠋煛保瑢W生有了寫話的興趣,也就走好了作文的第一步。
想象是藝術和寫作的相通之橋。針對兒童富于想象、愛涂涂畫畫的特點,我又建議班級里繪畫方面比較突出的學生展開聯(lián)想的翅膀,畫出一幅有故事情節(jié)的圖畫,然后寫出畫中的故事來。此環(huán)節(jié)訓練是提早作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一)訓練初期
引導觀察,啟發(fā)思維讓兒童展開想象的翅膀,是畫畫寫文的核心和關鍵。但是兒童想象思維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的特點,表現(xiàn)在他們所想象內(nèi)容常以某種具體的東西為直接依據(jù)。例如他們見到圓圈會想到火紅的太陽、大大的嘴巴、愛吃的糖豆等,見到小棒會想到香腸、孫悟空的金箍棒等。我于是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實物、圖畫、幻燈等多種直觀或形象化的教學材料,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次序方法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通過觀察,使他們獲取了較多的感性材料,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
(二)訓練中期
從說到寫,引趣激情學生說的能力、思維能力、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是一個系列的、層進式的過程。說的訓練中需注意:一是可采用多種形式說,大面積訓練??勺匝宰哉Z說、同桌說、四人小組說、指名說、表演說等。教師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大面積讓學生說。二是不加限制、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練習說時要注意讓學生發(fā)揮,例如,人生出雙翅飛在白云中睡覺;大樹上造房給小朋友住等等,旨在鼓勵和發(fā)揮形象思維和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三是群策群力,共同提高??勺屢幻麑W生出示圖畫后邊說故事,其他學生邊補充;也可幾名學生合作,一人說一段后由一名代表總述??傊箤W生說得淋漓盡致,說得意猶未盡。為“寫”掃除心理障礙,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
(三)訓練后期
從仿到寫,循序漸進針對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語言邏輯性差等特點,我按照“從仿開始,循序創(chuàng)造,獨立成文”的程序來訓練學生,這種設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一年級學生畫圖作文前可仿照圖書、課文中圖文句式結構進行說寫訓練。學生在一篇篇的仿寫中漸漸積累了寫作知識,逐步提高了表達能力。隨著學習的深入,可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觀察、自己想象,進入自己畫畫作文的新境界,為創(chuàng)作打下一定的基礎,使其難度層次降低。
重視落實低年級的說話寫話,是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心理健康,關注心理因素對學習行為的影響作用的一種表現(xiàn)。落實看圖說話寫話,充分體現(xiàn)教者的教學整體觀念,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觀念不是僅為了完成低年級既定的教學任務,而是為了學生,為他們提早打開寫作之門,在廣闊的寫作天地中任意遨游!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