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是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術(shù)的基礎(chǔ)。就語文教學而言,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所以,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識字量大,往往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而且容易遺忘。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我覺得低年級教師要注重識字的趣味性。
【關(guān)鍵詞】低年級;識字;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比較法識字
小學低年級的生字有很多是形聲字和同音字,特別是同音字,小學生最容易混淆了。為使小學生能準確地讀,正確地寫,我在教學中注重把這些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用比較的辦法進行教學。如在教學同音字“工、功、公、攻”時,我先講解他們的音形義?!肮ぁ笔侵笍氖履撤N工作或活動的人以及地方,“功”是指成績或本領(lǐng),“公”是共同的意思,“攻”是打擊或者致力學習研究的意思。在分清“工、功、公、攻”的音、形、義的基礎(chǔ)上,我再組織學生進行組詞或句式填空進行練習。例如:(工)作,(工)人,(工)地;(功)課,(功)勞,(成)功;(公)園,(公)共,(公)交車;(攻)打,(攻)擊,(攻)讀等。我還讓學生自己給“工、功、公、攻”編故事,通過編故事、講故事,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這些同音字,而且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編故事中,記憶生字,促進了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
二、猜謎語識字
猜謎語是學生樂此不疲的活動,在識字活動中進行猜字謎、編字謎游戲,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識字的興趣,而且進一步鞏固了生字。一開始我先示范出字謎。例如:一口吃掉牛尾巴(告);十張口,一顆心(思);今天,你在我心里(念);什么圓圓像盤子(日)?什么彎彎像小船(月)?什么清清嘩嘩流(水)?等等,當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了樂趣時,我就趁勢發(fā)動學生開動腦筋自編謎語,經(jīng)常在課堂上滲透了這種做法后,學生就會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去編字謎。字謎編得好者,可獲得“編謎大王”。于是,一個個精彩的字謎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上小下大(尖);不正(歪);把手放在眼睛上(看);“彎”字上面是一個人,有頭、有肩、兩豎是腳,兩點是手;“亭”字就是一座亭,上面表示亭子的頂,禿寶蓋是亭子的屋檐,下面“丁”是亭子的柱子,我不得不佩服孩子們的想象力……此外,我還在課堂上編一些兒歌順口溜幫助學生識記生字,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區(qū)別“描、瞄、喵、錨、貓”等字時,我把這些字編成:“用手來‘描紅,用眼來‘瞄準,用口‘喵喵叫,用鐵做成‘錨,動物是小‘貓”的順口溜;又如區(qū)別“步”“武”等字時,編成“步不加點,武不掛刀”的順口溜,都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以至于在后來的教學中總能見到這樣的情景:嗨,我說個謎語讓你猜一個字,你能猜出來嗎?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總是喜上眉梢,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了。學生在編字謎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得到擴散,想象力變得更加豐富,更有利于學生的智慧的形成。
三、多媒體識字
由于多媒體計算機網(wǎng)絡(luò)不但能為孩子們提供優(yōu)美的畫面,介紹新奇事物和有趣的活動,并且聲形并茂,視聽結(jié)合,能引起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和新奇感,從而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如在教學《會走路的樹》一課中的難字“晨”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luò)播放清早太陽升起,小鳥嘰嘰喳喳的情景,由于畫面生動,聲色并茂,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對“晨”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再根據(jù)學生對日出的印象,引導(dǎo)學生去學習、記憶“晨”字,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去記這個字的。由于學生們都知道太陽是在早晨升起,他們紛紛搶著發(fā)言。我就借機告訴學生,“晨”的下面的“辰”也讀這個音,它是“辰時”的意思,古代計時法里指早上七點到九點之間,再讓學生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一寫這個字,便于學生記憶,這樣學生一下子就把難字“晨”給記住了。最后,我讓學生給“晨”字開花,找反義詞,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向了高潮。多媒體網(wǎng)絡(luò),為學生識字開闊了思維的空間。
四、加減識字法
在學習有些生字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熟字加上一部分或者減去一部分,從而變成一個新字,例如“大”加一點,變成“太”,“目”減一筆變成“日”。另外,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識字量的不同,有學生知道“大”加一點還可以組成“天”和“犬”。學生在加減法識字的過程中,不僅認識了更多的字,也體會到其中無窮的樂趣。
五、開展活動識字
在課外活動中進行識字,是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的重要手段。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毙W生有很強的好勝心、榮譽感,他們總希望自己的成績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的認可。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我組織學生廣泛開展各種課外實踐活動。如:“比一比誰認字多”“識字小能手”“小小朗誦會”、評選“識字小專家”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體會到識字其樂無窮。對于后進生,我盡量迎合他們好勝心的心理,使他們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但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斷復(fù)習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認識的字放到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的效果最好。我一方面把認識的字編成句子、兒歌、短文,讓學生閱讀,鼓勵學生組詞、寫句子,在讀和用中鞏固識字。另一方面,引導(dǎo)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讓學生讀一些有趣的課外讀物,如《木偶奇遇記》《小豬唏哩呼嚕》《狼大叔的紅燜雞》《格林童話》《綠野仙蹤》等。學生在老師有意識地指導(dǎo)下認識了許多字寶寶,能提早閱讀課外書,這樣,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并促使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同步發(fā)展,進而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
總之,教是為了不教。低年級識字量多、難度大,為了讓學生掌握得更牢固,老師不僅要教學生會讀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實現(xiàn)由“學會”到“會學”的轉(zhuǎn)變,使學生能主動、高效地識字。
作者簡介:李芳,1985年生,女,漢族,江蘇泰州人,本科,小學一級職稱,現(xiàn)任教研組長。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