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巧玲
如何做好班主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共同關注、長期探討的話題,如何推動班主任隊伍建設,是擺在學校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認清班主任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于我們不斷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和水平,保證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整體上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從工作實際出發(fā),我認為班主任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1.班主任普遍缺乏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學校對班主任工作成績和能力的評定,往往是對學校安排布置的工作成果的評定,缺乏對班主任工作狀況的動態(tài)評價,造成班主任對自身素質和技能的認識不足,容易導致班主任更關注學生是否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關注班級形象,而忽略學生內心世界及對學生良好行為養(yǎng)成的內在動力的激發(fā)。班主任任職資格制度不健全,缺少符合區(qū)域實際的班主任選聘條件、聘任程序及任免方法,缺少符合學校實際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學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大多不注重聽取班主任意見和建議,不能科學合理地確定班主任的工作量,各類規(guī)章制度中班級扣分多,評價機制缺乏科學性和激勵作用,以點帶面、人為操作的考評缺乏對班主任綜合、準確的評價,但評價結果與班主任業(yè)績、年終考核密切相關,如果出現學生違紀或突發(fā)事故,學校、家庭、社會缺乏對班主任的理解,更多的是質問與指責,造成班主任開展自主活動的熱情被削弱,被動地應付檢查。班主任在工資晉級、評優(yōu)選先、職稱評定等待遇上與非班主任教師無太大差別,導致班主任心理失衡,缺乏工作熱情,很難產生成就感,積極性不高。普遍執(zhí)行的班主任責任包干制,使班主任感到自己出力不討好,有難以承受的心理負擔。繁重而細碎的工作,有限而不均的津貼,沉重而擔憂的安全重任,多方關注造成的精神壓力,讓班主任喘不過氣,即便是起早貪黑、超負運轉,也難保樣樣工作心遂人愿,只要“平順”,還求什么主動與創(chuàng)新?全力地工作不能換得積極的肯定,積極地奉獻得不到學生、家長的認同,已經成為制約班主任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主要因素。
2.班主任整體缺乏系統(tǒng)的培訓和學習,工作理念滯后
班主任綜合素質要與時俱進地提高,才能駕馭新時期的教育工作,如何順應教育發(fā)展的新要求,如何讓自己的教育生命長久年輕態(tài),如何對追求個性的學生實行成功教育,如何實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成為擺在全體班主任面前的充滿挑戰(zhàn)、急需解決的緊迫任務。要解決這一現實難題,有效的方法是對班主任隊伍進行有效、系統(tǒng)地培訓,讓班主任樹立善于學習、不斷學習、終生學習的觀念,緊跟形勢發(fā)展,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學方法,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目前,班主任培訓制度有待完善,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沒有系統(tǒng)的計劃和統(tǒng)一的規(guī)定,班主任隊伍后備力量不足;省級以上高水平的班主任工作專題會議和經驗交流會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涉及面不廣、針對性不強,區(qū)域內沒有形成定期研討交流推動機制;信息網絡普及面不廣,設備不足,先進、現代的網絡資源不能有效利用和共享,班主任工作實際與時代要求、形勢發(fā)展、育人目標、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有些班主任未經過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工作中缺乏理論性和藝術性指導,不能妥善解決現代學生的思想問題;有些班主任言行不一,對學生十分嚴格,對自己卻是自由主義,不能為人師表;部分班主任對學生區(qū)別對待,缺乏公平意識,不尊重學生,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挫傷學生的上進心;身處繁瑣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壓力和來自于升學率指標的評價壓力,消耗著班主任的精力,考驗著班主任的意志,消磨著追求進步的信心和決心,憑著經驗資歷工作,模仿著別人工作,思想老化、方法陳舊、做法單調,很難做到多讀書、勤思考,很難以扎實的功底和淵博的學識征服學生,很難用獨特的教學方式感染學生;缺少一定的教育技巧駕馭整個班集體,不能營造融洽、和諧、健康、團結、上進的良好班風;不能協調好學生、任課老師、家長的關系,以投入更多愛心為學生一生幸福著想,形成育人合力,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要真正建立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班主任梯隊,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3.班主任工作目標偏離教育對象的需要,背離教育初衷
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教育學生做一個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又是教育的歸宿。教育要發(fā)展人的個性,必須“以人為本”,尊重、理解、信任、關心每一個學生。但現實中,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和人才評價制度不健全,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由于對教育評價導向的錯位理解,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仍然圍著成績轉,以學生的成績評判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何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呢?受評價機制的影響,家長式的教管,詳細而具體的目標,量化的標準,給班級管理帶來了方便,但禁錮了學生的個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慣于聽從,不敢思考,喪失了基本的判斷力、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嚴管與活教之間的矛盾沒有有效解決,從根本上導致了教育目標的偏離;許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不注意發(fā)揚民主作風,把自己當成班級工作的最高權威與唯一管理者,居高臨下,不深入班級,不與家長溝通,在制定班規(guī)班約時不征求學生意見,抑制了學生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降低了學生共同參與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成效不佳;缺失對學生的心理指導,不了解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征,不理解一些同學偶然的遲到早退及貪玩等叛逆現象,對學生的錯誤懲罰無度,對學困生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缺少對后進學生的鼓勵與支持,造成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關系緊張,沒有達到關愛個體、引導發(fā)展的目的;部分班主任教育思路不明確,在工作中根本不明確要把所帶班集體培養(yǎng)成一個什么樣的班集體,對學生的教育缺乏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對本班級學生有袒護行為,對犯錯誤的學生不能批評指正,甚至幫助學生隱瞞真相、開脫責任;部分班主任不能用發(fā)展的、多元化的眼光評價學生,不善于使用激勵性言語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些班主任對自己的工作缺乏團隊合作認識,不能較好地與相關教師加強溝通、交流與協作,工作勞累反而事倍功半;部分班主任只追求自我價值乃至單純的個人利益,而對學校、學生、工作漠不關心,所作所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傳遞給學生,致使部分學生思想松懈、紀律渙散、行為不當,造成班級管理的難度增大。
4.班主任承受著諸多壓力,工作開展得謹小慎微
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學校、家長、社會多方面的協調配合,現實中,學校、家長總是把管教學生的任務完全交給班主任,把學生的教育和將來個人的發(fā)展集中轉壓在班主任身上,班主任教書和育人一肩挑,承受著多方面的壓力和負擔。學校對班主任關心不到位,對班主任工作思考不深入,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有些學校將班主任工作視為服務教學的從屬工作,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推來推去,有見解的意見建議不能及時采納,出現學生違規(guī)違紀行為或安全事故,實行一票否決;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個性保護超出了范圍,甚至縱容孩子的錯誤,有些家長不配合學校工作,錯誤地認為對孩子進行教育和管理是學校、班主任應盡的職責,發(fā)現了孩子的問題,就認為學校和班主任沒有做好工作,到學校無理取鬧,惡意中傷,在社會上詆毀班主任。受眾多因素的影響,班主任的工作有著與其他教師不同的職業(yè)風險,只能在工作中以貫徹執(zhí)行學校的決定為主,只能在工作中以維護學校的聲譽為主,只能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能在工作中以家長不質疑為主,長此以往,將會貽害無窮。
以上所言,是筆者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發(fā)現的一些問題,我相信,隨著國家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和深入,這些問題將會逐步解決,教育未來發(fā)展的內部機制和外部環(huán)境將不斷改善,班主任的每天將春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