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箏 李鵬遠 張姣姣(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 福州 350100)
進入21世紀,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體育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成為熱點,并且體育教學模式呈多元化的趨勢,幾種具有新意的體育教學模式層出不窮。而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成果,更要重視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引入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本文從教育學角度出發(fā),綜合前輩的研究成果,對體育教學模式的概念、功能、構成等進行分析總結,找出當前體育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結合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的趨勢,分析獨立學院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狀況,為今后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研究提供借鑒之處。
近年來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成為熱點,但是對于什么是體育教學模式的概念眾說紛紜,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見解,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觀點:
在最新版的《體育科學詞典》中將體育教學模式定義為:“按照一定的體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思想設計,具有相應結構和功能的體育教學理論或教學活動模型?!?/p>
毛振明認為:“體育教學模式是體現(xiàn)某種教學思想的教學程序,它包括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過程結構和相應的教學方法體系,主要體現(xiàn)在單元和教學課的設計和實施上。”
綜上可知許多人對體育教學模式?jīng)]有統(tǒng)一的認識,但是他們的共性是:首先要以一定教學思想作指導,其次其主體是相應的教學過程和方法構成的教學活動,最后是一種趨于穩(wěn)定的框架或體系。而毛振明對體育教學的定義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學者認可,并在高等院校推廣,其定義比較具體,概括比較精辟,我也贊同這種定義。
(1)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引入蘇聯(lián)的體育教學模式,形成了“三段制”或“四段制”,即“開始階段(課堂常規(guī)、準備活動等)—基本部分(技能學習和練習)—結束部分(放松練習和講評)”。到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有關體育教學模式理論的研究也存在以下幾點:“①體育教學模式的本質與概念不清;②體育教學模式的分類與命名混亂;③對體育教學模式的依據(jù)的探討較淺;④對體育教學模式特點及其“利弊”缺少客觀的解釋;⑤體育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教學對象及教材的關系還有待探討;⑥體育教學模式與體育課類型和結構的關系;⑦體育教學模式化和非模式化問題?!本C合分析前人對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人們而是更注重引進多種成功的創(chuàng)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體育模式出現(xiàn)了。
(2)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現(xiàn)狀。
多年以來,隨著體育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在國內(nèi)外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些比較成熟、可行或具有新意的體育教學模式,并在實踐中頻繁應用,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見解,主要有以下幾種:
毛振明教授認為現(xiàn)在比較成熟的體育教學模式有技能掌握式體育教學模式、快樂體育的“目標學習”教學模式、小群體學習型教學模式、發(fā)現(xiàn)式的教學模式。
趙立把當前比較成熟的體育教學模式的總合稱之為體育教學模式群。它主要包括:體育技能教學模式、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成功體育教學模式、體育合作教學模式、體育情境教學模式等。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模式已經(jīng)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各個學者對每種體育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教學過程結構特征都認識表述深刻,說明已經(jīng)上升為理論層面,具有重要價值,但這些研究還存在以下問題:
①在理論研究中同一種體育教學模式,名稱定義不清,名稱定義不統(tǒng)一;
②多種體育教學模式的分類不清;
③在實踐過程中,多種教學模式的應用缺乏精確到位的可操作性。
但是,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許多學者集中在以下方面:
①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在中學、高職高專、大學階段的應用研究。比如:王怡將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在中學實踐應用;
②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在不同體育項目中的應用研究;
③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對學生健康、學習效果、體育課程目標等各方面的影響研究。
(3)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的發(fā)展趨勢。
體育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成為主流趨勢,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提出漸漸被人們認可,如何選擇和應用恰當?shù)捏w育教學模式、如何透同時運用多種體育教學模式、如何將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構建完整和設計充分成為其發(fā)展的動向,這將有利于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簡化教學問題、體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請者)與社會力量(合作者,包括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機構)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部分獨立學院經(jīng)教育部批準成功轉設為民辦普通高校,標志著我國獨立學院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獨立學院有其獨有的特征和辦學特色,劉振紅、楊作東指出獨立學院具有辦學定位特色、專業(yè)特色建設、培養(yǎng)模式建設、師資隊伍特色。在這種情況下,我相信獨立學院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推廣和研究會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充足的資金更為體育場地設施的建立提供便利。目前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結合獨立學院的優(yōu)勢進行理論研究大多只是簡單的將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合作體育教學模式等在教學中實踐,并沒有利用獨立學院的優(yōu)勢。
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成為趨勢和潮流,如何將獨立學院的優(yōu)勢與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相結合是關鍵,我們要積極探索其中的關聯(lián),為獨立學院的發(fā)展提供借鑒,為體育教育事業(yè)做出微薄之力。
[1]毛振明.體育教學模式研究[J].體育科學,1998(5).
[2]樊臨虎.體育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龔堅.現(xiàn)在體育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50.
[4]金輝.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探析[J].現(xiàn)代閱讀,2012,(5).
[5]趙立.體育教學模式問答[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6]龔正偉.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7]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王怡.中學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研究[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02.
[9]袁文惠.高校乒乓球多元化教學模式探驪[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1,20(3).
[10]韓曄.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對大學生體質和心理健康的影響[J].吉林體育學報,200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