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官炳才
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長跑途中,兒子不時地對爸爸抱怨跑得很辛苦。跑到江邊,兒子看見逆水而游的魚,又開始借題發(fā)揮:“這些魚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辛苦?!薄翱伤鼈冋谙硎芸鞓纺?!”爸爸說?!懊髅骱苄量啵趺磿鞓纺??”兒子嘟噥著?!八鼈兿硎艿氖菉^斗的快樂??!”爸爸說?!绊標校皇歉惨?、更舒適嗎?不是可以享受一種更大的快樂嗎?”兒子反駁說?!澳憧匆娔瞧萑~了嗎?”爸爸指著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枯葉說,“它就在順流而下……”
讀出“限定”信息。讀出“限定”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和主題,這是中考考生作文審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管是命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在審題時考生都要擁有一種強烈的“限定”意識,換句話說,考生必須深知:考場作文必須在文題或材料的限制下寫作。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篩選出如下限定信息:兒子長跑時借機抱怨辛苦;父親第一次對兒子正面引導:享受奮斗的快樂;游魚(有生命)與枯葉(無生命)的不同生存狀態(tài);逆水(逆境)與順水(順境)的不同環(huán)境選擇;父親第二次對兒子正面引導:順流會“下”。有效提取出這些限定信息,再根據(jù)自己的立意需要加以篩選與整合、感悟與提煉,就找準了寫作的出發(fā)點,立意就不會跑偏。
抓準重點立意。重點旁移,是中考作文中一個常見的嚴重弊病,因此,抓準重點立意,這是中考考生作文審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提高抓準重點的能力,一靠平時語文素質(zhì)的積淀,二靠正確的思維方法引路。如果是命題作文,確定寫作重點的常見方法有審準寫作對象、審準關鍵詞語、審準題眼。材料作文,則要對文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個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全、看透。材料中父子意見相左,一個抱怨長跑辛苦,一個敏悟逆游快樂;兒子強調(diào)“順水安逸”,父親指點“順流會下”。顯然,父親的看法正體現(xiàn)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命題者的命題意圖所在。寫作要求“自選角度”,則意味著可以選取“價值引領”的一個方面立意:①對“人生態(tài)度”的理解:不抱怨,享受奮斗的快樂;②對“人生經(jīng)歷”的理解:奮斗,是享受快樂的過程;③對“人生命運”的理解:逆流能上,順流而下;④對“生命本質(zhì)”的理解:生命在于奮斗。
享受挫折
重慶考生
小城,人頭攢動,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一條流動的帶子,而我,只是這帶子上的一粒螞蟻,黑不溜秋的,一不留神,就將被這茫茫人流吞噬。天,灰蒙蒙的,黯淡了心靈,痛苦與歡樂、現(xiàn)實與理想同時在心頭奏起無名的歌,我是一縷半睡半醒的游魂。
行走在大街上,我手里攥著刺眼的考分,消退了“長風破浪”的豪氣,唯有一顆“憤世嫉俗”的心在咒罵上蒼的不公,在感喟人生際遇的不幸……小城的天空被密密的高樓劃破,撕成一張網(wǎng),漫天里罩下來,使我喘不過氣來。
回到家,老爸見我一臉哭相,便不再說什么,他從來都信任我,可我……“明天回一趟老家吧!”老爸打破了這可怕的沉寂。
帶上支離破碎的心,一路顛簸,一路風塵,空氣中彌散著汽油與塵土味兒,好幾次險些嘔吐。
下了車,我努力支撐起綿軟的身體,踏上久違的故鄉(xiāng)小路。啊,青草、綠樹、群山,如一柄利斧,劈向我內(nèi)心厚厚的冰層,裂開,裂開,心潮涌動。
走著,走著,老爸突然駐足。老藤,一掛枯藤突兀在眼前,是承載著我兒時歡樂時光的老藤嗎?!而今,攔腰斷了,枯死了。斜斜地掛在半空的半根枯藤,在風中微微搖曳,嘶嘶作響,是在呻吟嗎?另一半兒,萎靡在地上,不見了昔日的風華。我愣望著,癡癡的,唯有黯然神傷。
“都是那場風雨的杰作呢!”老爸的話音,凍結(jié)了我一段冥想。
“唉!”我不禁長嘆。
“不,你看,正是那場暴風雨促成了它生命的轉(zhuǎn)機,催生出它新的生命??!”目光專注于老爸手指之處,瀕臨老藤根部旁逸斜出的藤蔓,正努力攀附身旁的老樹瘋長,不是一根,是一幔,是密密匝匝的一幔……霎時間,我仿佛聽到了它們拔節(jié)的聲音。
我被眼前這生命拔節(jié)的情景徹底震撼了。直面暴風雨,直面折斷的不幸,直面枯萎的現(xiàn)實,老藤沒有選擇等待腐爛的一抹軀殼,沒有選擇死亡,而是借助風的沐浴,雨的洗禮,放大一線生機,蔥蘢一瀑藤蔓。
老藤的新生,使我大徹大悟。逆境算什么?挫折算什么?老藤經(jīng)歷生命涅槃,它用無言的豐茂給了我答案。
回到老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老藤尚且懂得“物競天擇”的道理,我卻讀不懂“適者生存”的內(nèi)涵。
夢里,老爸指著那一汪綠對我說:享受在挫折中奮斗的快樂,老藤才得以煥發(fā)出新生命的豐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