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勝利
丁勝利,教師,現(xiàn)居甘肅靜寧。
在接受一個新知識之前,創(chuàng)設出與該知識相關的情境,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化學生的思維。新初中語文教材千姿百態(tài),充滿詩情畫意,為情境教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果教學只憑教師枯燥的語言符號或教材的文字符號,從一個抽象到另一個抽象,就不能激起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深層次探究的情趣,更不能深化思維。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以具體形象為主導的情境,誘導學生入境,使他們如臨其境,觸景生情。如通過幻燈投影顯示情境,配樂朗誦渲染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語言描繪情境,實物演示情境,圖畫再現(xiàn)情境。這樣能使學生產(chǎn)生激動的情緒,在頭腦中形成具體的形象思維,進而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
以教《斑羚飛渡》為例,學生對文中描寫的斑羚飛渡的場面缺乏感性認識,不知道它到底如何悲壯。對此,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再現(xiàn)斑羚飛渡的flash動畫課件,并配上了悲壯、凄美的音樂《命運交響曲》。然后組織學生對這一場面描寫反復誦讀。在這一情境下,學生深深感受到了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如何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做出了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壯舉。此時,學生思維開始深化了。我抓住這一切入點,進而引導學生探究人類和動物共同擁有許多可貴的精神和品質。然而,為什么會發(fā)生斑羚飛渡的悲劇,人性的亮點和生命的光彩為什么會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逐漸地失落了,人類和動物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層。這樣,在以情境為基礎的學習中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探究性。
創(chuàng)造想象滲透于思維,才能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敝袑W生的想象力很強,但如果缺乏正確的誘導就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現(xiàn)實的方向發(fā)展,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語文情境教學就是順應作者“文之思也,其神遠矣”的創(chuàng)作思路,創(chuàng)設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的意境,為學生開拓廣闊的想象空間,在思維的理想的世界里自由馳騁。也就是說由近及遠,由此及彼,使學生從想象的意象中領悟生活的情趣,深化情感體驗,發(fā)展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例如《天上的街市》一文,我先用導語編織一幅美麗的天街圖,以引起學生的遐想。我說:“牛郎和織女在天上相親相隨,你們看,他們不正攜著手兒在天街上漫游嗎?”學生心理本來就是一個充滿奇異色彩的幻想世界,一經(jīng)撥動,便會浮想聯(lián)翩,并勾畫出了潛伏于頭腦中的通過影視圖中感知的“仙境”的景象。他們一個個仰視窗外的碧空。凝神靜思,仿佛真的看到了白云飄渺中牛郎提燈牽牛,織女翩翩相隨的美景。為加強這一思維的發(fā)展,這時,我伴之以音樂、朗讀,借以投影、圖片,進一步渲染這一情境。學生邊欣賞,邊體驗,邊尋思;耳隨景,心隨情,升華飛騰。他們不僅創(chuàng)設出色彩斑斕的天街漫游圖,而且對著美妙神奇的境界心馳神往。在課后的習作中,有的學生這樣寫道:“我坐著飛船游太空,摘顆星星做燈籠,牛郎織女做向導,老牛飛馳云里行。探索星奧秘,造福家鄉(xiāng)父老,牛郎織女囑咐又叮嚀……”這既有現(xiàn)實成分又富于浪漫的創(chuàng)造想象,正是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而形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反映。
語文情境教學所創(chuàng)造的的鮮明的景象,廣遠的意境及伴隨的真摯感情,都有其深刻含義,這便是內涵的理念。理念是情境的支柱,是教材的中心。理寓情中,但如果不經(jīng)教師點撥、誘導,學生的認識往往浮于表面。動情而不能達理,不能從直接的感知達到理性的頓悟。因此,教師要在學生感知形象的基礎上,根據(jù)課文內部的邏輯關系,提出含有較高的信息量和內在“誘惑力”并適合探求的問題,讓學生分析、綜合、抽像、概括,從大量的感知中抽象概念,總結規(guī)律,以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深刻性。
比如, 《濟南的冬天》,我先用地圖展示位置,用粉筆描繪山景、水色,再配用朗誦和假想旅游,把學生帶入濟南的溫情懷抱,然后提出探索性問題:作者對北方中國的描寫,為什么不著眼于“寒”而著眼于“暖”?為什么不著眼于“壯”而著眼于“秀”?此時,我引導學生從前提到結論進行邏輯推理,使學生感受到:“暖而秀”既是濟南的冬天固有的特征,也是作者樂觀進取精神和熱愛祖國風光的思想反映。學生按照課文的邏輯結構,把“為什么”的問題說清楚的過程,也是形成邏輯思維的過程,思維的深刻性強化了。
綜上所述,我們一定要以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修煉精湛的教學藝術,創(chuàng)設完美的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在繽紛的語文天地中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