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春
語文教學的全部內涵在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打好學生做人的基礎,而作文教學則是語文教學全部內涵落到實處并能彰顯個性化發(fā)展特質的重要途徑。究其根本,作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兩種能力和一種態(tài)度:兩種能力即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對社會生活的思考能力;一種態(tài)度即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實際上就是怎樣“做人”。所以我認為:作文教學的功用應立足教會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做人和發(fā)展。
基于以上思考,本次作文教學我決定選取環(huán)保這個話題進行設計。環(huán)保是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留給我們的最沉重的話題,也是當今社會人人必須勇敢面對、反思并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引導學生正視、反思這個話題并能獲得一個更高層次的理性認識,我認為這是當下高中生最值得做的。為了增加本次作文教學教育意義的厚重感和感染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緒,我對文題的表述采用了列舉事實的敘述和設問評議方式。擬題如下:
入冬以來,我國多地遭遇霧霾天氣,中東部地區(qū)幾近“全軍覆沒”,104個城市重度污染。有報告顯示,近年來地球環(huán)境全面惡化:南極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個美國陸地面積的速度增大,使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皮膚癌發(fā)病率上升;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全球有超過3億人生活在空氣混濁的城市中;12億人口生活在缺水城市;溫室氣體過度排放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出現(xiàn)氣候反?,F(xiàn)象,天氣災害日漸頻繁;全球森林以每年46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全球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億噸;化學殺蟲劑使用量超過270萬噸;全球40多種魚類因捕撈過度而瀕臨滅絕;現(xiàn)存物種中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平均每小時有6—9種生物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顆極微小極普通的行星,也是迄今所知唯一能真正適合生命存在的星球。若地球環(huán)境以此趨勢繼續(xù)全面惡化,人們或許要問:人類這一生物物種還能在這個星球上生存多久?人類當自驚醒!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按要求作文:①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大膽深入思考,寫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角度和寫法可以靈活多樣,表達方式依行文需要而定;③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在這個擬題中,我預設了兩個教學目標:一是培養(yǎng)學生開放類作文的寫作能力;二是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關心生存環(huán)境的情感。
在給學生出示了作文題之后,我發(fā)現(xiàn)課堂氣氛變得凝重起來,一掃往日的浮躁——顯然,學生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在稍縱即逝的瞬間,我明白了,這些文字深深觸動了學生的良知。作為教師,我有責任喚醒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于是,我抓住了這個寶貴的瞬間,對學生進行了及時的點拔:“同學們,讀完這段文字,相信你們跟我一樣有難以平靜的心情,因為這里有一個極為沉重的話題。大家請注意,材料中的關鍵性句子:‘地球環(huán)境全面惡化’,然后是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人類當自驚醒!’這句話怎樣理解呢?先請大家觀看一個視頻。這是邁克·杰克遜的一個MTV(音樂電視),名叫‘EARTH SONG’(地球之歌)?!保ó嬅骈_始是陽光普照、露珠閃爍、鳥語花香的大自然清晨美景,世間和諧而美好——接著出現(xiàn)于畫面的是代表工業(yè)文明的機器開進了森林,污水流進了河流,黑煙籠罩了天空——人類的邪欲之火焰也熊熊燃燒起來:戰(zhàn)爭毀壞著家園,槍口對準了飛禽,利器射向了走獸——世界沉沒在了血腥之中!自然終于暴怒了,對人類開始了強有力的報復,大風、沙塵之后,整個世界死一般的寂靜……善良的人們開始了懺悔,祈求上蒼的救助,撕心裂肺般的苦痛之后,上蒼幫助人世間時光倒流,重返和平美好如初的世界。)
播放結束后,課堂氣氛更為凝重,學生的神情都極為嚴肅,有些學生的眼中含著閃閃的淚光。我不失時機地用沉重而平緩的語調對同學們講述:“同學們,這個MTV中的畫面同文題中的文字材料一樣,都令我們深思。畫面中那一個接一個撞擊我們心靈的人類行為與文字材料中那一串串令人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聯(lián)系起來,我們吃驚地發(fā)現(xiàn):地球環(huán)境的全面惡化是我們人類自身造成的,是人類自身在無限膨脹的欲望驅使下,對大自然進行瘋狂掠奪和肆意破壞造成的。文題材料中的那句話:‘人類這一生物物種還能在這個星球上生存多久?’這是一個極其沉重的反思設問,它所指明的是什么呢?”(在此處,我留出了比較充足的課堂時間,要求學生先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然后小組間展示。)
在學生們大膽熱烈地爭論展示之后,我作了如下表述:“作為自然界最高等動物的人類,在向宇宙無限地伸張著自己的聰靈智慧的同時,當看到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勞地尋求配偶的時候,當看到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鷹從高空墜向大地的時候,當野生動物的最后一聲悲鳴不再在沼澤上空回蕩的時候——是否也從某種意義上看到了自己的結局呢?人類的確當自驚醒了!這就是這段材料的主旨——一個震撼人心的話題,也是我們寫作這個文題所要圍繞的中心。如果說邁克·杰克遜的《地球之歌》是以極其理想的方式作為結局表達人類的一種良好愿望的話,那么我們所處的現(xiàn)實則要顯得慘淡和冷酷的多?!?/p>
在完全喚醒學生的寫作欲望之后,我進一步引導學生研究題目要求:文體不限,內容廣泛,可寫角度多,創(chuàng)新機會多;“大膽深入思考”分明是提醒在理解大前提、大范圍的情形下,要敢于和善于創(chuàng)新。我將思考的權力交給了學生自己,在引導學生交流思考結果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大多是從兩個方面四個問題入手的:(1)地球環(huán)境全面惡化——怎樣惡化(現(xiàn)狀),為什么惡化(原因);(2)人類當自驚醒——為什么驚醒(原因),驚醒后怎么辦(行動)。
一節(jié)課后,文章交上來了。批閱之后,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是極富熱情、胸懷正氣、有鮮活個性并擅長表達的高手。從文體上看,有敘有議,有虛構,有想象,有小小說,有散文,有短劇,也有書信,日記等。從內容上看,有以敘述、描寫為主借他物之口揭示環(huán)境惡化現(xiàn)狀和根源的,如《旅鴿的故事》、《小鳥飛飛奇遇記》、《大鯨魚歡歡的遭遇》等;有以描述典型生活場景和人物活動揭示環(huán)境惡化對人類的危害的,如《為了健康的活著》、《我所見到的“霧都”》、《最后的家園》等;有以夾敘夾議的隨筆形式反思人類惡行的,如《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切莫毀了我們的家園》等;有以大量事實和深刻透徹的建設性分析為主尋求解決辦法或發(fā)出號召的,如《人類家園規(guī)劃之我見》、《愛我家園,從我做起》、《保護地球,人人有責》、《環(huán)保,請從身邊做起》等等。這種局面可真謂內容上“百花齊放”,文體上“各顯神通”!
綜觀這次教學實踐,我得到如下幾點啟示:
1.作文教學與其它語文教學相比,更應時時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以人為本,通過完善人來完善文,以完善文來完善人,使文發(fā)于人,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活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2.要善于搜集寫作素材,要善于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語文教師應多方面吸收新鮮信息,及時捕捉教學過程中的靈感,使自己的教學工作充滿創(chuàng)意。學生能創(chuàng)新須先教師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而創(chuàng)新精神的習得須在實踐中進行。
3.一次成功的寫作往往是積極投入、熱情參與的結果。因而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時時處處注意激發(fā)學生的熱情,點燃創(chuàng)作的欲火,創(chuàng)設濃烈的情感氛圍:寫作應讓學生在激情中進行。
4.寫作是情感經驗的表達。在平時的生活積累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成人意識,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自我,將自己充滿良知的靈魂植入廣闊的人類社會中。
總之,把教學過程還原為生活過程,把教學情境還原為生活情景,把學習活動還原為學生的生命活動,這才是本次作文教學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