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杰 孟祥卿
1月23日一大早,兩個年過六旬的老漢,走進了睢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李保剛的辦公室,激動地送上一面錦旗。
來人一個叫劉傳國,一個叫劉傳珠,是親叔伯兄弟。這老哥倆昔日可是冤家對頭,現(xiàn)如今有說有笑,共同捧著一面錦旗。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這倆老漢是睢縣胡堂鄉(xiāng)文莊村曹樓村人。劉傳珠有一處老宅,建有5 間主房,其主房北側有劉傳國管理的一溜荒地,荒地上劉傳珠建有一個簡易廁所。2006年春天,劉傳國在劉傳珠房后的荒地上種樹,劉傳珠前來阻止,并將劉傳國栽種的樹木拔掉,理由是該荒地在其宅基證證載范圍內(nèi)。劉傳國一聽自己家的荒地在別人的宅基證范圍內(nèi),惱羞成怒,便在劉傳珠房后的荒地上挖了幾個坑,從此兩家糾紛不斷。一到夏天,坑內(nèi)積水,劉傳珠的房屋遭受雨水浸泡,出現(xiàn)了10 厘米左右的裂縫,雙方更是從口角相爭到肢體碰撞,幾欲發(fā)生械斗,均被鄰居攔下,原本和睦相處的叔伯兄弟從此反目成仇。
劉傳珠的二兒子劉家雨脾氣不好,一次酒后召集數(shù)十人去劉傳國家討說法,因言語不和,失手將劉傳國的妻子打傷,兩家的矛盾迅速升級。經(jīng)村委和鄉(xiāng)政府多次調(diào)解均不能達成一致意見。
2013年12月,劉傳國向睢縣國土資源局遞交申請書,要求審查劉傳珠持有的宅基證,處理與劉傳珠兩家的土地糾紛。睢縣國土資源局受理此案后,李保剛局長非常重視,要求抓緊調(diào)查,爭取在春節(jié)前妥善處理,不讓矛盾過年。
該局迅速組成專案組,奔赴現(xiàn)場,丈量、勘驗、調(diào)查、走訪,弄清了案件的來龍去脈后,李保剛局長親自組織召開了案件分析會,認為這起案件不是一起簡單的申訴宅基證的案件,如果就事論事,簡單地審查宅基證,作出處理決定,雙方勢必繼續(xù)進行訴訟,糾紛不但無法得到根本解決,反而會使矛盾更加升級,甚至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于是,李保剛要求專案組對此案一定要重調(diào)解、輕處理,不能讓矛盾升級。
時值隆冬,工作人員冒著嚴寒,在兩家之間來回奔波調(diào)解。工作組利用春節(jié)期間雙方子女回家團聚的機會,分頭找雙方及其子女談心,采用背靠背和面對面相結合的方法,做兩家的工作,從鄰里和睦相處的傳統(tǒng)美德到鄰里矛盾帶來的危害,從雙方不睦對其自身的影響到長輩間的恩怨對后代的不利影響等等,一方面結合本案事實,分析我國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關于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相鄰權的有關規(guī)定,另一方面從農(nóng)村實際出發(fā),分析雙方作為鄰居應該和睦相處的有關問題。工作人員用入情入理的話語,把法律的威嚴與道德的感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釋之以法。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雙方終于在1月22日中午,被工作人員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動,均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分別作了自我批評,并作出了讓步。
工作人員見條件成熟,便抓住有利時機,結合本案的訴爭焦點及已掌握的雙方存在的其他矛盾,適時一并提出了調(diào)解意見,雙方及其子女通過慎重考慮,認為該調(diào)解意見從根本上解決了兩家多年來一直沒能解決的問題,是雙方共贏的最佳方案。劉傳珠同意房后的滴水定為2 米,并將自己建的簡易廁所扒掉,不再要求劉傳國賠償房屋受到的損失;劉傳國同意用土將坑填平,放棄追償其妻子被打傷的醫(yī)藥費。
叔伯兄弟7年多的反目成仇,經(jīng)過睢縣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多日的不懈努力,兩家人終于冰釋前嫌,化干戈為玉帛,握手言和。
1月23日,正是農(nóng)歷小年,劉傳國和劉傳珠一大早一起來到睢縣國土資源局,送上兩人共同署名的錦旗,拉著局長李保剛的手,激動地說:“謝謝,謝謝國土局的領導為我們化解矛盾,讓我們能過一個和諧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