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勤
寧城縣水利局,內(nèi)蒙古赤峰 024200
在我國目前的水庫建設中,絕大多數(shù)的壩基還是以堆石體為主要材料,而這種材料有的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其穩(wěn)定性很差,這就需要我們對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證其穩(wěn)固性。這時就用到了充填灌漿技術,通過在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中引入這種技術,不但能夠?qū)Χ咽w的穩(wěn)定性進行增強,還能夠保證水庫的安全隱患能夠在第一時間排除,對于水庫的穩(wěn)定性以及安全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水庫中使用灌漿施工技術,其原理就是能夠在對水庫的堆石體壩基進行建設時,能夠通過一定的壓力使粘土漿能夠有效的深入到堆石體內(nèi),從而在其對堆石體中縫隙進行填充的過程中對壩基的穩(wěn)定性進行提高。之所以在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中使用這種方式,就是因為原有的堆石體結構穩(wěn)定程度不夠,在對其進行灌漿之后,才能夠使水庫壩基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得以保證。
對灌漿壓力的控制,就是在對壩基進行灌漿時,應當控制好其壓力的范圍,避免灌漿工作中的壓力小于施工設計的壓力值。而灌漿的要求及原理,就是利用灌漿的方式將水庫壩基中存在的縫隙都全部進行填充,并將漿液通過壓力壓入堆石體中。而在實際進行灌漿工作時,一般都不會以高壓力進行灌漿。而是應當使用較低的壓力,即保證期壓力在0.1Mpa 之內(nèi)。之所以使用這種方式,就是因為在對水庫進行建設時,水庫的壩基空隙都非常大,而此時如果利用高壓力進行灌漿,則很可能出現(xiàn)劈裂以及冒漿的現(xiàn)象發(fā)生。所以就需要我們對灌漿壓力進行合理的控制,從而保證灌漿施工的順利進行。
在對壩基實際進行灌漿施工前,應當先對水庫進行一番全面細致的勘探工作,對其中堆石體縫隙的大小進行確定,并對水庫的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對后續(xù)的打孔、灌漿等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提準備,這也是對工程質(zhì)量進行保障的前提。首先,應當對在灌漿施工過程中可能用到的設備材料進行準備,同時在對制漿、灌漿設備進行現(xiàn)場布置時,應當充分的對其輸漿距離、泵容大小等可能關系到施工的因素進行確定,并在設備安置與人員安排時盡量的保證后續(xù)的施工工作能夠受到外界最小的干擾,同時還應當對施工中關鍵的交通情況進行考慮。其次,在實際灌漿之前還應當對觀測的位置以及設備進行確定,同時進行一定的試驗,從而全力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首先,應當進行布孔工作,在布孔工作完畢后再有序的進行鉆進,同時要遵循制孔的先疏后密原則。并按照施工設計方案,在壩基的內(nèi)、外坡分別進行鉆孔,同時保證孔的深度能夠滿足各個步驟層面的需求。
在漿液制作的過程中,應當使用攪拌機對其進行制作,并在制作的過程中保持對工程進度與質(zhì)量的實時監(jiān)控,從而保證漿液的密度能夠符合施工要求。同時,對于漿液的容量也應當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來說其容量為0.3g/cm3~1.5g/cm3,而這也是對漿液質(zhì)量進行保證的重要措施之一。
灌漿是整個水庫灌漿工程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實際灌漿前,應當對制漿、灌漿人員以及記錄都以施工設計方案要求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保證灌漿機的工作效率得到最高。而在實際進行灌漿時,應當保證對堆石體的充填應當以先上游、后下游,最后填充中游的方式來進行,從而以這種循序漸進的施工方式對灌漿加固的質(zhì)量進行保證。
在灌漿工序結束前,為了保證灌漿工作的質(zhì)量,應當先對壩基的外表進行觀察,觀察其灌漿的飽滿程度、厚實程度是否滿足施工標準、有沒有下沉現(xiàn)象的存在。而灌漿合格的具體標準為:其在每次進行灌漿的數(shù)量與次數(shù)都能夠達到之前的設計標準,且在灌漿后沒有吃漿現(xiàn)象的存在。在對其進行封孔時,通常使用的材料為泥球或者稠漿,同時要保證封孔工作的細致、嚴密,從而保證漿體沒有滲漏、溢出的現(xiàn)象存在。
在所有灌漿工序完畢之后,就應當對工程的灌漿質(zhì)量進行一番細致嚴密的檢查。其檢查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當做好灌漿過程的質(zhì)檢工作,這是對施工質(zhì)量的有效控制措施,其主要檢查的過程主要是對制漿、打孔、灌漿等工序的施工質(zhì)量控制。其次,應當做好灌漿工程結束后的質(zhì)檢工作,其目的則是保證工程順利驗收,其主要檢查的因素主要是水庫壩基的滲透、裂縫方面的檢查。
當對壩基進行灌漿施工時,如果發(fā)現(xiàn)壩基有裂縫出現(xiàn),則需要用以下幾個方式及時的對其進行處理:首先,應當對裂縫出現(xiàn)的方向進行觀察,并判斷其方向是縱向還是橫向。如果是橫向裂縫,應當馬上停止灌漿工作,并對裂縫出現(xiàn)的原因進行及時的檢查與分析,并使用粘土回填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如果是縱向裂縫,且為縱向濕陷縫,那么問題不大,可以暫不進行處理,繼續(xù)進行灌注。而如果為縱向劈裂縫,那么應當對灌漿工作進行停止,當裂縫閉合后再繼續(xù)灌漿。
當對壩基進行灌漿施工時,如果發(fā)現(xiàn)壩基有冒漿情況,則需要根據(jù)其冒漿位置的差異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如果在壩坡處出現(xiàn)冒漿,那么就需要對其進行開挖回填,同時對原有的灌漿方式進行更改,使用多次、間歇的方式進行灌注,從而能夠使壩坡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對漿液進行吸收。而如果是在壩基的底部出現(xiàn)冒漿,就應當同其它通道以聯(lián)合的方式對冒漿通道進行填堵,并對單次灌漿的間隔時間與灌漿量進行進一步的控制。而如果是在封孔工序中的孔口出現(xiàn)冒漿,那么其代表壩基的漿液已經(jīng)填滿,結束灌漿工作即可。
總的來說,通過灌漿施工的方式,能夠?qū)λ畮斓姆€(wěn)固性與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對水庫壩基進行灌漿施工的過程中,在牢記施工要點的同時細致全面的做好每一道灌漿工序,從而真正的對水庫的質(zhì)量安全作出重要的保障。
[1]汪桂欽.劈裂灌漿在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應用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17):80-81.
[2]邱集煦.水利工程中帷幕灌漿施工工藝探究[J].內(nèi)蒙古水利,201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