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利華(陜西)
他在京城做了一輩子京官,而今終于告老還鄉(xiāng)了。乘舟順著運(yùn)河而下,途經(jīng)半路,靠河休息,趁船工上岸補(bǔ)充食物用品之時,他步出船艙,臨風(fēng)觀望運(yùn)河兩岸風(fēng)景。
突然,他眼前一亮,只見運(yùn)河之畔,在那叢叢蘆葦中,有一片翠綠,其中閃動著幾朵水仙花?;ü谇灏祝ㄝ嗄埸S,花瓣卷成一簇,顯得弱不禁風(fēng),惹人愛憐,醉人的清香,隨風(fēng)襲來,讓人心曠神怡。他看后不禁心動,命令手下人采集了三株,帶回老家培植,借以老年自樂。
回到家鄉(xiāng)后,他開始用最精致的花盆、最肥沃的土壤來精心栽植這三株水仙,以期待來年開出更亮麗的花來。這樣,他的閑暇時間,就被兩件事情占據(jù)了,一件是侍弄這三株水仙,另一件則是照看十五歲的孫子讀詩誦書。孫子甚是頑劣,幾個私塾先生都被他氣走了。不過,他并不在意,覺得孫子天性不壞,少年頑劣也是天性,任由他去,樹大自然直。就這樣,他照看著那些水仙,督促孫子用功,也算是頤養(yǎng)天年,得享天倫之樂。
第二年,水仙花花期到了,那三株水仙被照顧得十分好,植株墨綠,顯得生機(jī)勃勃,只是,其中的兩株卻沒有如期開花,有一株也只是有一個花蕾,開到中途,花蕾就枯萎了。他對此大惑不解,聽說東林寺的方丈十分懂花,于是,他決定去拜訪那個方丈。
方丈聽了他的來意后,微微一笑,說,這花是啞花。他大惑不解,怎么成為了啞花了呢?方丈說,這花原本只是生長在河濱貧瘠之地,飽受蟲災(zāi)旱澇不說,還常受冰寒霜凍之苦,生來又有蘆葦遮天,得光不足,通風(fēng)不順。處此逆境中,十去其八,日久煎熬,偶爾得水滋潤,剩余二株方才恢復(fù)生機(jī),借水開花,風(fēng)骨傲然,凌寒綻放,這才成為一奇。而今,您給它最好的養(yǎng)料和水分來培育它們,卻恰恰導(dǎo)致它們營養(yǎng)過多,只長植株不見花。
他聽后,恍然大悟,急忙向方丈求教,可有辦法彌補(bǔ)?方丈沉思了一陣,說了四個字:傷花怒放。他聽后,品味了一番后,告辭而去。
剛到家,他就看到府第圍了一群人,他一問,這才知道,原來,孫子竟然趁他外出,縱狗咬人為樂。這不,咬傷了幾個路人,大家一致來到他家門前,追討公道。
他聽后,覺得十分慚愧,急忙命人拿出銀兩來對傷者進(jìn)行補(bǔ)償,這才平息了眾怒??粗侨晟鷻C(jī)盎然的水仙花,他狠狠心,拿出一把剪刀,朝花球剪去,很快花球上傷痕累累。倒去那些肥沃的土壤,將它們隨意掩埋在院中一處長滿石子沙礫的地方,再也不問。
然后,他命令孫子到大廳來見他。孫子也知道惹事了,跪在大廳,聽候他的發(fā)落。他看著孫子,嘆息一聲,低聲對身邊管家交代一番,然后揮了揮手,對孫子說,你縱狗行兇,敗壞我的清名,這個家已經(jīng)容不下你。我已命管家,分你薄田三畝,耕牛一頭,草屋一間,你且自力更生去吧。從此之后,親情斷絕,你就不要再上這個家門來了。
孫子一聽,頓時驚呆了,撲上去,哀求爺爺不要驅(qū)趕他離家。但他揮了揮手,示意管家將孫子拖出大廳。
一連兩天,孫子跪在大門外,捶打著緊閉的大門。管家實(shí)在不忍,從門縫里對孫子說,老爺說了,要想認(rèn)祖歸宗,除非你有朝一日,能夠考中秀才。
三年后,那三株水仙竟然綻放出瑰麗的花來,成為少有的異種,號稱當(dāng)?shù)匾唤^。同年,孫子也考中了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