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杰
在美國訪問的日本防務大臣小野寺五典解釋日本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時,說可以“保衛(wèi)美國”。二戰(zhàn)后近70年里,日本一直在美國的庇護之下,現在大言不慚地說要保護美國,不知奧巴馬會作何感想?
美國的確希望日本能夠承擔更多的防務義務,但是并不想(也不可能)出讓大國地位。在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承認中美之間構建“新型關系”,但是卻不承認中國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地位。此前奧巴馬在西點軍校演講中不斷強調美國的“領導地位”,換言之,奧巴馬并不喜歡“美國衰落論”,也不愿意接受這一論調。
當學界和媒體都在談論美國衰落時,美國總統(tǒng)難道渾然不知?非也。美國衰落的說法從美國崛起之后就一直存在,但是美國至今依然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更諷刺的是,當人們談論美國衰落時,除了大國實力對比的變化之外,還在擔憂沒有美國霸權的世界會不會變得更無序。
若將當下美國置于美國歷史長河(雖然美國立國歷史只有兩百多年,但是美國的歷史根基卻可以追溯到歐洲),便可以發(fā)現,“美國衰落論”毋寧說是美國的一種憂患意識,這也是美國能夠一直盛行“衰落論”的根源所在。蘇聯發(fā)射衛(wèi)星讓美國倍感焦慮,越南戰(zhàn)爭的泥潭讓美國國內陷入分裂,但美國的憲法體制帶來的彈性空間讓美國以退為進。
即使是現在,奧巴馬在推行戰(zhàn)略收縮,但世界權力的重心是否真的會發(fā)生轉移,還有待觀察。
事實上,“美國衰落論”就像感冒一樣周期性引發(fā)美國社會的頭痛、咳嗽,即使不打針吃藥也能夠自愈。從越南戰(zhàn)爭以來,美國又經歷了幾次衰落論的侵襲: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而美國則在伊朗丟盡臉面;20世紀80年代歐洲和日本經濟增長迅速,“日本第一”成為美國的夢魘;1991年海灣戰(zhàn)爭雖然大勝,但是卻是“乞討”盟友出錢打贏的;2001年9·11之后,小布什發(fā)動兩場戰(zhàn)爭讓美國的軟實力萎縮……
衰落論已經成為美國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對美國人而言,每一波衰落論都是一次社會動員,就像里根所說的那樣,“我們首先必須找到那些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偉大、最富裕、最進步的國家的因素,判斷美國到底出現了什么差錯,然后使美國重新踏上正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