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華
我最近閱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一書,此書講的是一個寫話困難的孩子通過給作家寫信逐漸成長,并最終愛上寫作,發(fā)表了自己的文章的故事。我從中受到啟發(fā),何不通過師生之間平等的書信對話的方式,和孩子平等地進行交流?這樣,通過師生用心地閱讀書信,把閱讀對方的想法變成一種渴望,那么寫作的沖動就會產生。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范文適時地教給學生習作的方法,讓剛剛開始習作的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不會產生從何寫起的困惑,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學生寫作的興趣自然也就濃厚起來了。帶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了利用書信引領學生課外習作的實踐和研究,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激發(fā)師生寫信的欲望,師生共讀一本書
小學生普遍對習作充滿畏懼感。如何克服這一障礙,我首先提出和學生一起讀一本書。開學初,我們共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一書,了解了小男孩鮑雷伊的習作成長經歷。我?guī)ьI大家讀了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學生們發(fā)現(xiàn)鮑雷伊的變化真大啊!接著我又帶領大家讀讀鮑雷伊的署名,學生發(fā)現(xiàn)鮑雷伊的署名有時是開心的鮑雷伊,有時是難過的鮑雷伊,有時是著急的鮑雷伊,有時是樂觀的鮑雷伊,覺得非常有意思……書讀完后,我提議大家也來學學鮑雷伊,寫一本書,書名可以叫《親愛的飛華小姐》。學生表現(xiàn)出了異常興奮的情緒。
二、提供學生寫信的活水,家長推波我助瀾
從開始寫信到現(xiàn)在,我已經寫了二十封信了。這些書信的主要作用是引領。引領什么?寫的內容很要緊。我覺得生活中不乏寫作素材,可是學生捕捉不到,于是我著重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上學期我主要借鑒了課文的單元習作內容,作為課堂練筆的延伸,如讓大家在課堂內進行對話練習的片段仿寫,到課外回信內容為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這個梯度還是比較有效的。也有跟生活內容有關的,比如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就請學生選擇最有意義的、最想告訴我的事情來寫;也有跟學校的活動相關的,比如我校每學年都會組織一次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系列活動,其中三、四年級是繪本創(chuàng)作比賽,我又結合童話單元作文,給學生提供一些素材進行童話創(chuàng)作;還有自己想到的一些活動,比如持續(xù)觀察綠豆發(fā)芽、寫連續(xù)觀察日記、給家人洗一次腳、自己學做一件家務事,寫寫這些事的經過和體會;觀察家鄉(xiāng)的橋和建筑;和家人共讀一本書《中國神話故事》;向我推薦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應該說,這些活動都是學生樂于去做、容易去寫的。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將剛剛實踐過的事情記錄下來,容易把握當時的體會。再加上有父母的指導以及書信的仿寫,學生的習作素材多了,畏難情緒就少了。
三、引領學生寫作的方法,提供范文促提高
寫信還需著重解決一個怎么引領的問題。我除了提供習作素材之外,還提供了一些范文。這些范文有的來自于我自己的下水文,有的來自于同班孩子的優(yōu)秀習作,有的來自于同年段孩子的習作。目的只有一個,接近孩子的寫作水平。漸漸地,學生的表達欲望強烈起來了,仿寫能力也強了許多。除此之外,我還經常向學生推薦比較典型的課文,讓學生進行仿寫,將“學—用”“仿—創(chuàng)”緊密結合起來,降低了習作難度。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燕子》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蔽易寣W生模仿這個片段來說說自己熟悉的、喜歡的小動物,學生稍微思考后就發(fā)言了:“一身白白軟軟的毛,一對又尖又長的耳朵,加上短短的尾巴,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兔子?!薄耙簧碛灿驳暮駳?,四只小小的腳,加上短短的尾巴,湊成了慢吞吞的烏龜?!?/p>
我認為作文主要來自于觀察和想象,所以在信中,經常會提示這兩者的重要性,并對能獨辟蹊徑進行創(chuàng)作的孩子給予表揚。在觀察綠豆發(fā)芽的實驗后,許多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強了許多,有學生覺得只要善于觀察和想象,寫作其實并不難。
四、保持學生寫作的熱情,及時反饋增自信
為了讓學生始終保持寫作的熱情,及時反饋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除了在信中進行集中點評,還給特別認真、進步大的孩子給予“A”的鼓勵,每星期五會朗讀優(yōu)秀的文章,為得A的學生頒發(fā)笑臉獎,并將文章在班級網上發(fā)表,讓家長和同學一起為這些文章作點評,讓學生因老師、家長、同學的評價而信心滿滿。請看我班一學生寫的文章。
親愛的飛華小姐:
近期,我學會了游泳和自行車。
我先說游泳吧!我參加了由六個人組成的游泳學習團,沒想到,其他人中耳炎的中耳炎,重感冒的重感冒,偷懶的偷懶,全部“臨陣脫逃”,只有我最后學會了游泳。
還有自行車呢!上個星期,我還在騎有護輪的自行車。要知道,大家都已經在騎威名遠揚的“獵豹車”了,而我騎的還是臭名昭著的“蝸牛車”,但是,他們不知道我有“必殺技”:蝸牛脫殼。
首先,把一直放在婆婆家的自行車拿回城里練習,這是練習的最佳時段,因為他們作業(yè)超多,暫時沒時間練習。
然后,等我全副武裝后以最大時速和馬力“秒殺”他們!
有一次,我騎得飛快,好像比以前更輕松,手扶著龍頭格外平穩(wěn)。我對媽媽說:“我覺得自己好輕松!”媽媽說:“因為我沒有扶著,減少了重量,所以你會更加輕松!”“什么??”我一緊張,就向花壇撞上去!
我想,經過刻苦練習應該比他們更厲害了吧!
可笑的石力尹 敬上
九月十五日
在文章的后面,出現(xiàn)了這樣的話語:
“飛華小姐留言:你很用心地參加了課外活動,騎自行車發(fā)生的故事很生動啊!”
“傅予涵媽媽鼓勵:讀著你的每一篇文章,真讓我驚嘆!驚嘆你的用詞,驚嘆你的想象。我們家小傅要好好向你學習學習了!”
正是在這樣積極的鼓勵下,學生們的寫作情緒變得高昂,寫出來的文章自然也是活靈活現(xiàn)了。
五、拓展學生寫作的思路,被動回信變主動
本學期開始,我在范文的選擇上變得更加謹慎。我想,一是要提高孩子的欣賞水平,二是要在量的基礎上有一個質的提升。每星期圍繞一個詞去尋找習作素材。新學期的第一篇習作我結合單元內容,提出了“尋找‘迷人的家鄉(xiāng)美景”的寫作主題。
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我也產生了一些困惑:范文讓學生對習作變得不再害怕,思維敏捷,出筆很快,內容豐富,但范文有時也會阻礙一些學生的思維。因此有時我將此形式改成讓學生先給我寫信,我再回信的方式來拓展學生的思路。雖然每周一次的回信會牽扯教師很多的改作精力,花費的時間也較多,但我還是會堅持下去。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和閱讀比較起來,尤其偏于技術方面。凡是技術,沒有不需要反復歷練的。”承認作文是一種技能,那么這種技能的形成就必須遵循它自己的形成規(guī)律。從技能形成的過程來看,人類的技能無一不是從模仿開始的,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創(chuàng)造。我利用書信引領學生課外習作的過程,就是想讓學生能真正熱愛作文和創(chuàng)造作文。熱愛生活,從發(fā)現(xiàn)開始,從感受開始,從寫作開始。
(浙江省諸暨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東小學 3118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