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氯啶菌酯與戊唑醇混合物對水稻稻瘟病菌的聯(lián)合毒力及防效

    2014-08-10 12:29:50向禮波龔雙軍史文琦喻大昭周明國元維軍
    植物保護 2014年6期
    關鍵詞:稻瘟病殺菌劑毒力

    向禮波, 龔雙軍, 史文琦, 喻大昭*, 周明國, 元維軍

    (1.湖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武漢 430064; 2. 南京農業(yè)大學, 南京 210095;3.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湖北 438600)

    氯啶菌酯與戊唑醇混合物對水稻稻瘟病菌的聯(lián)合毒力及防效

    向禮波1, 龔雙軍1, 史文琦1, 喻大昭1*, 周明國2, 元維軍3

    (1.湖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武漢 430064; 2. 南京農業(yè)大學, 南京 210095;3.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湖北 438600)

    為了明確氯啶菌酯與戊唑醇混合物對水稻稻瘟菌(Magnaportheoryzae)的毒力增效作用,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了氯啶菌酯、戊唑醇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對水稻稻瘟菌的毒力,并通過田間試驗評價了其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和水稻安全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氯啶菌酯與戊唑醇質量比為8∶1的混合物對抑制菌絲生長增效最為明顯,增效系數(shù)為2.71。在田間藥效試驗中,15%氯啶菌酯·戊唑醇懸浮劑150 g/hm2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效為81.54%,高于常規(guī)藥劑三環(huán)唑,且對水稻整個生育期生長安全。

    氯啶菌酯; 戊唑醇; 水稻稻瘟病菌; 聯(lián)合毒力; 藥效

    稻瘟病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無性態(tài)為Pyriculariaoryzae)引起,是目前分布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我國幾乎所有水稻栽培地區(qū)都有該病害的發(fā)生。三環(huán)唑是目前生產上防治該病最常用的藥劑,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病菌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體細胞膜功能受到破壞,但長期施藥導致水稻稻瘟病的抗藥性逐年增加[1-2]。因此,生產上急需篩選高效、作用方式新穎的藥劑,為該病害的防控提供保障。

    氯啶菌酯是沈陽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fā)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該藥劑殺菌譜廣,活性高,對非靶標及環(huán)境相容性好,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兼具預防和治療雙重活性[3]。但已有研究表明,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由于作用位點單一,殺菌劑抗性行動委員會(fungicide resistance action committee, FRAC)將其抗性發(fā)展歸類為“高風險”[4]。對此,除了在應用上應加強管理外,還必須與其他殺菌劑復配使用,以擴大殺菌譜,延緩抗性和降低成本。

    農藥復配在當前農藥新品種的開發(fā)中,是一個經濟有效的重要途徑。為了明確氯啶菌酯與戊唑醇混合物對水稻稻瘟菌是否具有增效作用,進行了氯啶菌酯與戊唑醇混合物的聯(lián)合毒力測定,并通過田間藥效試驗評價了2種藥劑混用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產量影響,為該藥劑實際生產中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菌株

    水稻稻瘟病菌HB-1單孢,2011年從湖北武漢采集,經室內分離純化后獲得單孢。

    1.1.2 供試培養(yǎng)基

    AEA 培養(yǎng)基: 酵母5 g, 甘油 20 mL, MgSO40.25 g, NaNO36 g, KCl 0.5 g, KH2PO41.5 g, 瓊脂20 g, 加入去離子水至1 000 mL。

    1.1.3 供試藥劑

    96%氯啶菌酯(SYP-7017) 原藥,江蘇寶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7.5%戊唑醇(tebuconazole)原藥,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提供;90%異稻瘟凈(iprobenfos)原油,浙江嘉化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3種藥劑分別用甲醇配制成 1×104μg/mL的母液,4 ℃保存?zhèn)溆谩?/p>

    1.2 方法

    1.2.1 殺菌劑對水稻稻瘟病菌室內毒力測定

    試驗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5]。挑取預先制備的菌絲塊接種于不同藥劑濃度的AEA培養(yǎng)基平板上,在25 ℃下培養(yǎng)9 d,測量菌落直徑,計算各藥劑處理抑制菌絲生長的百分率,通過抑制率的幾率值和系列藥劑濃度的對數(shù)值之間的線性回歸分析,求出各藥劑的EC50,根據(jù)Wadley的方法[6]計算混配藥劑的相互作用,A、B分別代表兩個藥劑組分,a、b是各組分在混劑中含量的比例。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其中SR在0.5~1.5之間,則兩種藥劑混配有加和作用,SR≤0.5,則兩種藥劑混配有拮抗作用,SR≥1.5,則兩種藥劑混配有增效作用。

    EC50(理論值)=(a+b)/(a/EC50A+ b/EC50B)

    SR= EC50(理論值)/ EC50(實際值)

    1.2.2 田間藥效

    試驗于2010年在湖北省崇陽縣農科所責任田內進行。水稻品種為‘鄂晚17’。將江蘇寶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15%氯啶菌酯·戊唑醇懸浮劑按50、100和150 g/hm2劑量兌水,分別于水稻稻瘟病發(fā)病初期和第1次噴藥后10 d進行2次均勻噴霧。對照藥劑為15%氯啶菌酯乳油(100 g/hm2)、430 g/L戊唑醇懸浮劑(96.75 g/hm2)、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225 g/hm2),均為有效成分用量,小區(qū)按照隨機區(qū)組安排,每個試驗設3個重復。每小區(qū)5點取樣,每點取20株,每株調查旗葉及旗葉下2片葉,病害分級標準參照文獻[7]。藥后14 d調查各小區(qū)發(fā)病葉片數(shù),計算病情指數(shù)和防治效果。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進行分析。

    病情指數(shù)=Σ[(各級病葉數(shù)×相對級數(shù)值)] ×100/(調查總葉數(shù)×9);

    防治效果(%)=[ (CK1-PT1)/ CK1]×100;

    其中,CK1為空白對照區(qū)施藥后病情指數(shù); PT1為藥劑處理區(qū)施藥后病情指數(shù)。

    1.2.3 對水稻的安全性測定

    試驗于2008年在南京農業(yè)大學植保學院大棚內進行。將實驗室加工的15%氯啶菌酯·戊唑醇懸浮劑按100、200、300和400 g/hm2劑量兌水,于水稻穗頸瘟發(fā)病初期均勻噴霧。水稻品種為‘蘇御糯’、‘武育粳稻3號’和‘秈優(yōu)63’3個品種。調查采用直接對比觀察法。根據(jù)“殺菌劑對作物安全性室內試驗準則”建議稿進行藥害程度認定分級。

    2 結果與分析

    2.1 藥劑單劑對水稻稻瘟菌的毒力測定

    通過表1可以看出:氯啶菌酯和戊唑醇對水稻稻瘟病菌的毒力較高,EC50分別為0.073 1和0.182 7 mg/L,而異稻瘟凈對水稻稻瘟病菌毒力偏低,EC50為16.071 5 mg/L。

    表1 氯啶菌酯和戊唑醇對水稻稻瘟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Table 1 Inhibitory effect of SYP-7017 and tebuconazole on mycelial growth of Magnaporthe oryzae

    2.2 藥劑不同比例混配對水稻稻瘟病的毒力測定

    通過表2可以看出,不同質量比的氯啶菌酯與戊唑醇混合物對稻瘟病菌的防治效果各不相同,從SR分析,氯啶菌酯與戊唑醇按8∶1~2∶1配比均表現(xiàn)增效作用。在離體條件下,氯啶菌酯與戊唑醇以8∶1配比,其增效系數(shù)最大。結合藥劑混配成本,同時盡量減少氯啶菌酯的用量,建議氯啶菌酯與戊唑醇按4∶1~2∶1的比例復配。

    2.3 15%氯啶菌酯·戊唑醇懸浮劑對水稻稻瘟病田間防治效果

    第2次用藥后14 d最終防效調查結果見表3。隨著15%氯啶菌酯·戊唑醇懸浮劑(氯啶菌酯:戊唑醇=10%∶5%)用量的增加,其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也逐漸增加,150 g/hm2最終防效達81.54%,高于其復配中兩個單劑的防效。對照藥劑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225 g/hm2防效為72.88%。

    表2 氯啶菌酯與戊唑醇混配對水稻稻瘟病菌的毒力測定Table 2 The toxicity of SYP-7017 and tebuconazole mixtures at different ratios against M. oryzae

    表3 15%氯啶菌酯·戊唑醇懸浮劑對水稻稻瘟病田間防治效果Table 3 Control efficacy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on rice blast in the field

    1) 根據(jù)鄧肯氏新復極差法分析,同列數(shù)據(jù)后相同小寫字母表示數(shù)據(jù)在0.05水平上無顯著差異,大寫字母表示在0.01水平上無顯著差異。
    Means followed by the same lowercase letter and uppercase letter in each colum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y the LSD at 0.05 level and 0.01 level, respectively.

    2.4 對水稻安全性測定

    15%氯啶菌酯·戊唑醇懸浮劑,在使用濃度范圍內,對3個水稻品種既無急性藥害又無慢性藥害,是很安全的防治水稻病害的殺菌劑。營養(yǎng)生長期用藥后水稻葉色正常,葉尖和葉緣沒有變色現(xiàn)象,也無枯斑。與對照相比,同品種各處理的植株高度相似,同品種不同濃度處理的葉片不表現(xiàn)顯著差異。生殖生長期用藥,3個品種都能正常抽穗。

    3 討論

    稻瘟病是目前水稻上分布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該病最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化學防治。本試驗結果表明,氯啶菌酯和戊唑醇質量比為8∶1的混合物,對抑制稻瘟菌菌絲的生長表現(xiàn)出明顯增效作用。在田間試驗中,2種藥劑混用在第2次施藥后的防治效果顯著高于單劑和對照藥劑,防效達到81.54%,且對水稻作物安全。

    戊唑醇屬14α-脫甲基反應抑制劑(14α-demethylation inhibitors, DMIs),殺菌譜廣,是禾谷類作物病害如白粉病、銹病的特效藥劑,而近年來一些田間試驗表明DMI類殺菌劑對稻瘟病也具有較好的效果,例如戊唑醇、咪鮮胺對稻瘟病具有很好的效果[8-9]。氯啶菌酯是沈陽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fā)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主要是抑制病菌孢子萌發(fā)及菌絲生長所需能量的產生,屬“高抗性風險”藥劑[3]。因此,本試驗對2種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菌劑的混用、混配進行研究,增加藥效,延緩抗藥性。

    在本次田間試驗中,對照藥劑三環(huán)唑是防治稻瘟病的常規(guī)藥劑,而氯啶菌酯和戊唑醇的復配可以在防治稻瘟病上提供一種新的選擇,避免長期單一大量使用同一種藥劑加速稻瘟病病菌抗藥性的產生。同時,王鎖牢等人的研究也證實了試驗中 15%氯啶菌酯·戊唑醇懸浮劑對稻瘟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10],在實際使用中可能戊唑醇的含量偏少,建議氯啶菌酯·戊唑醇按4∶1~2∶1的比例復配。

    [1]黃星,張傳清,陳長軍,等.稻瘟病菌對三環(huán)唑的敏感性檢測與抗藥風險分析[J].江蘇農業(yè)學報,2005,21(4):298-300.

    [2]侯東艷,童世和,劉志恒,等.遼寧省稻瘟病菌對三環(huán)唑的敏感性檢測[J].農藥,2007,46(11):781-782.

    [3]黃坤敏.氯啶菌酯對稻曲病和稻瘟病的防治效果[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0,49(10):2427-2428.

    [4]Birchmore R J, Forster B. FRAC methods for monitoring the sensitivity ofBotrytiscinereato anilino pyrimidine fungicides[J]. Bulletin EPPO, 1996, 26(1):181-197.

    [5]孫廣宇,宗兆峰,王建明,等.植物病理學實驗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2.

    [6]Gisi U,Binder H, Rimbach 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of fungicides with different modes of action [J]. Transactions of 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1985,85(2):299-306.

    [7]方中達.中國農業(yè)植物病害[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6.

    [8]王家品,江健,劉霞,等. 75%肟菌酯·戊唑醇對稻瘟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及田間防治試驗[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0,38(7):119-121.

    [9]祁之秋,鞠雪嬌,紀明山,等.遼寧省稻瘟病菌對咪鮮胺敏感基線的建立[J].農藥學學報,2012,14(6):673-676.

    [10]王鎖牢,李廣闊,高海峰,等.幾種殺菌劑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3,50(4):638-641.

    Co-toxicityandeffectofmixturesofSYP-7017andtebuconazoleagainstMagnaportheoryzaeonrice

    Xiang Libo1, Gong Shuangjun1, Shi Wenqi1, Yu Dazhao1, Zhou Mingguo2, Yuan Weijun3

    (1.InstituteforPlantProtectionandSoilScience,Hube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Wuhan430064,China; 2.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3.LuotianCountyAgriculturalTechnologyPromotionCenter,Hubei438600,China)

    To clarify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YP-7017 and tebuconazole againstMagnaportheoryzae, toxicity of SYP-7017, tebuconazole and their mixtures at different ratios againstM.oryzaeand their safety to rice were assessed through the field t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mixture with the mass ratio of 8∶1 was the most obvious with the synergistic coefficient of 2.71. Field trails demonstrated that the 15% SYP-7017·tebuconazole SC 150 g/hm2had higher control efficacy (81.54%) on rice than the common fungicide tricyclazole. The safety experiment showed the mixture had no side effect on rice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SYP-7017; tebuconazole;Magnaportheoryzae; co-toxicity; efficacy

    2014-01-22

    :2014-02-13

    湖北省研發(fā)計劃(2011BBB041) ; 湖北省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 (2011-620-003-03-01)

    S 481.9

    :BDOI:10.3969/j.issn.0529-1542.2014.06.032

    * 通信作者 E-mail: dazhaoyu@china.com

    猜你喜歡
    稻瘟病殺菌劑毒力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選基因
    作物學報(2022年6期)2022-04-08 01:26:44
    12種殺菌劑對三線鐮刀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04
    阿維菌素與螺螨酯對沾化冬棗截形葉螨的毒力篩選及田間防效研究
    新穎殺菌劑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世界農藥(2019年2期)2019-07-13 05:55:10
    不同藥劑防治苗稻瘟病、葉稻瘟病效果試驗研究
    生物綠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應用與示范
    水稻白葉枯病菌Ⅲ型效應物基因hpaF與毒力相關
    真菌病害怎樣正確選擇殺菌劑?
    營銷界(2015年23期)2015-02-28 22:06:21
    幾種藥劑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試驗
    不同殺菌劑對梨樹腐爛病的防治效果
    石首市| 屏边| 通城县| 平远县| 保定市| 肃北| 祥云县| 上饶县| 古蔺县| 壤塘县| 衡阳市| 花垣县| 星座| 客服| 北辰区| 新绛县| 罗源县| 登封市| 云阳县| 炉霍县| 百色市| 扶风县| 岗巴县| 商南县| 定结县| 绥阳县| 孝昌县| 祥云县| 台北县| 峨眉山市| 盐津县| 惠东县| 平昌县| 英山县| 尉犁县| 项城市| 开化县| 上饶市| 镇远县| 泰州市| 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