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新知識、新技術(shù)日新月異,社會需要高素質(zhì)的人才,這也就對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而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培養(yǎng)和造就一代新人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需要與時俱進,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學習新技術(sh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落實教學改革,也是勢在必行。
關(guān)鍵詞:寓學于行;寓學于樂;教學改革;語文教學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6-0123-01我國的素質(zhì)教育,旨在培養(yǎng)德育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能積極的轉(zhuǎn)變觀念,與時俱進,參與到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之中。小學語文教育,是其他學科教育的基礎(chǔ),那么在這個改革的大浪潮中,語文教育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關(guān)于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筆者想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1.寓學于行,邊走邊"學"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百聞不如一見",無一不是在向我們展示旅行的重要性,而語文最大的課堂是在野外,故而兩者結(jié)合,寓學于行,對提升語文教學治質(zhì)量,是極其有效的。試想,王維若不是親臨云臺佳境,又怎會留下"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絕句;李白若沒有一睹黃河之風采,又怎會發(fā)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感慨;馬致遠若不是見到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又怎會留下《天凈沙?秋思》的佳作……
1.1旅行,親近自然,愉悅身心。登泰山之巔,感受其威武;臨漓江之濱,感受其秀麗;穿行江南古鎮(zhèn)之間,感受其寧靜;面對香山之滿山紅葉,感受其甜美……旅行就是一次與大自然的親切擁抱,在孩子們在氧吧中沐浴身心?,F(xiàn)在隨著工業(yè)大發(fā)展,我們的孩子大都生活在鋼筋水泥的世界里,他們對自然的了解也僅僅限于語文課本上的描述。如果能讓孩子們真正的到書本里的景色里去感受一下,那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也是符合我們素質(zhì)教育,全面發(fā)展要求的,何樂而不為!
1.2旅行,積累素材,利于寫作。正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在旅行過程中,家長,老師,都要當好導游的作用,每到一個地方,都可以把相關(guān)的歷史故事,典故,或者與之相關(guān)的名人,歷史事件,講給學生聽,這遠遠比讓學生們死背誦課文,效果要來的好一些。試想,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面,給學生們講講邱少云的故事,講講老班長的故事,學生們會不會印象更加深刻呢?而這些素材是不是也會在他們寫作文的時候,信手拈來呢?
1.3旅行,博古閱今,開闊視野。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人民群眾積累的才智也是無窮的,想要將這些才智傳承下去,那就需要我們學號語文課程。在我國,有好多景點,是跟中國的歷史事件相關(guān)聯(lián)的,比如,首都的故宮,里面保存了大量的文物,這對了解中國的封建時代歷史是極為珍貴的。再如,河北的西柏坡,山東的臺兒莊,等等,若能讓學生親臨這種景點,想必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刻。
2.寓學于樂, "學""玩"兩不誤
將網(wǎng)絡引入學習是學習的革命。目前就有許多很好的網(wǎng)絡學習平臺。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平臺過分強調(diào)游戲的一面,成了將學習的理念融入游戲中。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我們說,家長在孩子玩的時候也要注意對孩子的教育,而不是使孩子的學習成為一種游戲。作為網(wǎng)絡學習平臺,應該以學習為主,將游戲化理念貫穿其中,而不應該相反。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寓樂于學而不是寓學于樂。
2.1寓學于樂,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如果將孩子的生活簡單地分成學習和玩兩部分的話,那么學習時應該寓樂于學;玩時應該寓學于樂。寓學于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是有幫助的。比如說,我們帶孩子去動物園,途中我們就可以教會孩子許多東西。公交車上教孩子給老人讓座,欣賞動物時告訴他/她它們的習性,諸如此類。這就叫做寓學于樂。家長們應該處處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傳輸知識,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也培養(yǎng)他們的素質(zhì)。
2.2寓學于樂,輕松學習知識。俗話說"事實勝于雄辯",談到這點,我想用實際的教學案例來說明,朱樓小學的趙老師利用電腦,制造漂亮的PPT幫助孩子學習。蜿蜒起伏的萬里長城、金碧輝煌的故宮、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學生們一邊欣賞,一邊情不自禁地贊嘆:"真美?。?"萬里長城就像一條巨龍!""蒙古包多像天上的白云!"此時,顯示屏上適時地出現(xiàn)了"龍"和"云"兩個生字,并伴有清晰讀音,孩子們不由地跟讀起來。
3."導"而不"堵",提升教學效果
教學:它不也正是師生在知識的美景中的一次次"旅游"嗎?期間,學生就是游客,教師則是導游。認真想來,仔細對照,就會發(fā)現(xiàn):"教師"與"導游"的作用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很難想象,沒有教師"作導"的課堂會是什么樣的課堂?沒有教師引導的學習會是什么效率的學習?它一定如我們的"自主游"--學生雖加深了體驗,獲取了自主,但增加了盲目,多走了彎路,降低了效率。因此,有效的教學一定不能少了教師的主導!而有了教師"導學"的教學就一定是理想的教學嗎?想想我們的教學現(xiàn)狀,答案不言自明。理想的教學也正如我們所理想的"跟團游"-- 學生渴望教師的"主導",但一定不是"主宰"。這里的"導"一定是要求教師要科學地"導":因?qū)W而導,循學而導,適時而導,適可而導,要導出"情"、導出"藝"說到游戲,家長肯定都有過孩子不學習迷戀網(wǎng)絡游戲的經(jīng)歷,因此對網(wǎng)絡游戲有點"恨之入骨"。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想,孩子們?yōu)槭裁磿矚g上網(wǎng)絡游戲呢?就是因為它生動、活潑、內(nèi)容豐富,能給孩子帶去歡聲笑語。孩子們的興趣是只能"導"不能"堵"的,這樣才有利于他們接受知識,健康成長,也有助于孩子學習效率的提高,事半功倍。
如今的社會,新知識、新信息、新技術(shù)日新月異,作為教師,我們也需要與時俱進,轉(zhuǎn)變教學觀念,積極探索和倡導新的教學方法,切實貫徹語文教學改革的新標準,將教學改革落實下去,將教學質(zhì)量提上來!參考文獻:
[1]宋娟. 寓學于行的創(chuàng)新實踐課程設計[J]. 中國高校科技, 2012 (1): 105-106.
[2]鐘華, 韓伯棠. 創(chuàng)新型, 研究型人才培養(yǎng)實踐教學范式及應用 [J][J]. 中國大學教學, 2012, 3: 39-42.
[3]汪東興, 曹洪輝. 寓教于趣寓學于樂--數(shù)學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J].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09 (1).
[4]石碧群. 寓學于樂--關(guān)于外語課堂游戲策略的探討[J]. 中國科技信息, 2008 (5): 221-222.
[5]李曉琦. 利用英語歌曲 促進英語學習[J]. 成才之路, 2009 (26): 55-55.
作者簡介:
趙秀同(1968.9-)女,河南省濮陽縣渠村鄉(xiāng)朱樓小學,小學語文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