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米非司酮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的臨床效果觀察
陳霞
目的 探討米非司酮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吉水縣婦幼保健院婦科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接診的180例絕經過渡期功血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90),觀察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治療,對照組患者予以媽富隆治療,觀察2組患者用藥后病情的變化、治療前后抑郁狀態(tài)和焦慮狀態(tài)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78%,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5.56%(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抑郁狀態(tài)和焦慮狀態(tài)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44%,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4.44%(P<0.05)。結論 米非司酮應用于絕經過渡期功血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絕經過渡期功血;米非司酮;臨床效果
絕經過渡期功血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主要是婦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不能產生成熟的卵泡,失去排卵能力,并且卵巢的雌激素分泌水平急劇下降引發(fā)的一系列病癥[1]。目前臨床中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主要給予性激素類藥物、清宮、手術等治療手段。為探討米非司酮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對180例絕經過渡期功血患者分別予以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對比臨床效果和不良反應等指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吉水縣婦幼保健院婦科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接診的180例絕經過渡期功血患者,安排患者進行陰道細胞學檢查、宮頸粘液檢查、血常規(guī)以及B超檢查等相關檢查,本組的180例患者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子宮不規(guī)則出血和貧血等臨床癥狀,均符合絕經過渡期功血的診斷標準[2]。采用摸球法將本組的18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90例,年齡38~63歲,平均年齡為(47.3±4.5)歲;患者血紅蛋白值在72~120g/L之間,平均血紅蛋白值為(95.2±5.6)g/ L。對照組患者90例,年齡35~67歲,平均年齡為(45.2±5.3)歲;患者血紅蛋白值在68~128g/L之間,平均血紅蛋白值為(92.5±6.4)g/L。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觀察組的90例絕經過渡期功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33)進行治療。具體的用法用量為:口服(空腹/進食2h后),25~50mg/次,1~2次/d,持續(xù)用3周為1個療程。
1.2.2 對照組 對照組的90例絕經過渡期功血患者采用媽富?。∟.V.Organon,注冊證號H20090423)進行治療。具體的用法用量為:口服,2~3片/次,3~4次/d,持續(xù)用藥3周為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 (1)顯效:不規(guī)則出血癥狀消除,經期恢復正常;(2)顯效:不規(guī)則出血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和控制,經期恢復正常;(3)無效:上述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和控制,甚至加重[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總有效率明顯較高,2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 患者治療前后抑郁狀態(tài)和焦慮狀態(tài)對比 觀察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抑郁評分和焦慮評分的改善明顯,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負性情緒的改善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負性情緒的改善程度(P<0.05)。
組別例數(shù)抑郁評分焦慮評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9075.2±4.542.6±6.570.6±5.343.4±5.3對照組9074.5±5.667.4±5.372.4±6.468.2±4.6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治療期間,共有4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44%;對照組患者服用媽富隆治療期間,共有13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44%,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據(jù)相關的調查資料顯示,女性的卵巢功能會受情緒、氣候、感染以及先天含有遺傳基因突變等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4]。絕經過渡期功血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極容易導致患者形成器官性疾病、腺瘤型增生期子宮內膜或子宮內膜腺癌以及子宮肌瘤合并無排卵性功血等嚴重并發(fā)癥。米非司酮為新型抗孕激素,并無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及抗雌激素活性[5],親和力較為理想,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幾率較低,安全性和可靠性較高。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媽富隆和米非司酮在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與媽富隆相比,米非司酮應用于絕經過渡期功血的臨床更加顯著,不僅有效提高了臨床治療的成功率,同時還減輕了疾病給患者造成的心理負擔,減低了藥物治療副作用的發(fā)生,減輕了相關病癥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的困擾,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米非司酮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的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小,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1] 石岳玲.米非司酮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35例臨床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12(15):365-366.
[2] 魏勇.米非司酮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47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23(10):273-274.
[3] 白彩霞.米非司酮與安宮黃體酮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的療效比較[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14(20):426-427.
[4] 陳萍,陳桂英,代鳴.媽富隆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血的療效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1,11(25):574-575.
[5] 顧靜,楊克虎,張莉,等.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詢證醫(yī)學雜志,2012,14(25):235-236.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103
江西 331600 吉水縣婦幼保健院(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