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愛德
血漿高半胱氨酸對冠心病預后的影響分析
范愛德
目的 分析血漿高半胱氨酸對冠心病臨床預后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常德市第一中醫(yī)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9例,隨機分為冠心病組(n=59)與對照組(n=30)。對照組患者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為(16.67±5.53)μmol/L。結果 治療前后,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12個月的治療,在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方面,對照組明顯高于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漿高半胱氨酸癥同冠心病的發(fā)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冠心病嚴重程度與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關。
血漿高半胱氨酸;冠心病;臨床預后;影響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發(fā)生冠心病的概率也隨之上升,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研究表明,血漿高半胱氨酸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并且容易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1]。為了研究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同冠心病間的關系,本研究對血漿高半胱氨酸在冠心病臨床預后中的影響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常德市第一中醫(yī)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9例(男60例,女29例),年齡39~84歲。隨機分為冠心病組(n=59)與對照組(n=30)。對照組患者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為(16.67±5.53)μmol/L。冠心病組:陳舊性心肌梗死11例,惡化勞力型心絞痛19例,初發(fā)勞力型心絞痛29例。病例入選標準:與冠心病的診斷標準相符合;患者為自愿參加;無血液系統(tǒng)疾病、腎臟疾病以及惡性腫瘤等[2]。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在住院48h之內,清晨空腹的狀態(tài)下抽取5mL的靜脈血,在2個促凝管中分別放置,然后混均。在1h之內進行離心,進而獲取血清標本,冷藏其中一份血清,然后對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做進一步的檢測。將另一份血清放置在密封的小試管中,對其進行血脂以及血糖的檢測[3]。出院后,2組患者的使用藥物方法不變,對患者進行12個月的隨訪,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中均有6位患者失訪。對2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發(fā)生臨床事件概率、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及病發(fā)狀況進行觀察。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方面,對照組明顯高于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在發(fā)生臨床事件的幾率方面,對照組明顯高于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患者的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比較
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致殘率、發(fā)病率及致死率,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要加強預防及治療,進而使發(fā)生心腦血管問題的幾率得到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與正常者相比較,明顯較高,與其他的危險因素相比較,血漿高半胱氨酸在冠心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中是獨立的。近年來,已經證實血漿高半胱氨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也有研究證實血漿高半胱氨酸是引起冠心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并且在診斷冠心病時,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也是重要的指標。血漿高半胱氨酸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對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進行早期的干預,對冠心病的預后有著重要的作用[4]。此外,糖尿病是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所以要對血糖進行控制,進而使發(fā)生臨床事件的幾率得到降低,對冠心病的預后進行改善[5-8]。對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產生影響的因素比較多,本研究主要分析年齡對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所產生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在檢出血漿高半胱氨酸的概率方面,女性明顯高于男性。但是本組研究中男性檢出幾率高于女性,分析年齡因素以后,在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方面,冠心病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血漿高半胱氨酸同年齡沒有明顯的聯(lián)系。
綜上所述,要對冠心病患者的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做嚴密的監(jiān)測,這能使復發(fā)率及發(fā)病率得到明顯的降低。此外,高血漿高半胱氨酸癥同冠心病的發(fā)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冠心病嚴重程度與血漿高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關。
[1] 王小娟,彭衛(wèi)平.老年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血糖和脂蛋白及血尿酸的關系[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8,12(4):1122-1124.
[2] Haim M,Tanne D,Goldbourt U,等.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發(fā)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長期風險之間的關系[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心臟病學分冊),2007,22(6):1190-1192.
[3] 張小飄,楊進波.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腦血管疾病相關性回顧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0(35):1180-1182.
[4] 高冠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與高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AⅠ及動脈粥樣斑塊形成在腦梗死中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33(21):1100-1102.
[5] 黃文靜.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脂異?;颊叩念A后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18):151.
[6] 周劍,張鉦,白明,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血糖控制水平對預后的影響[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1,16(5):371-373.
[7] 梁茜,楊希立,梅百強.吡格列酮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因素及其預后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7):3216-3218.
[8] 裴曉冬,賈大林.糖尿病與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冠脈彌漫長病變經介入治療的預后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2):9-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042
湖南 415000 常德市第一中醫(yī)院(范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