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四軍研究會老會長周克玉上將逝世,我們?nèi)f分悲痛。數(shù)年來,周會長對淮南市新四軍研究會的工作給予了親切的指導,對淮南新四軍紀念林(以下簡稱紀念林)的建設、發(fā)展極為關心。
將軍揮毫傳真情
2006年至2009年四年間,周會長先后為紀念林題寫了七幅字。
第一次是2006年6月,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沈為剛、張淮流等人來淮訪問,在參觀了紀念林后,深感紀念林載體新穎,規(guī)模壯觀,表示回去后向在京的新四軍老領導、老同志推介。我們乘機提出想請周克玉會長為“淮南新四軍紀念林景區(qū)”和“安徽上窯國家森林公園”題寫匾牌,并請在京的新四軍老領導為紀念林題詞。沈為剛副會長一行返京不久就傳來喜訊:周會長的題字已經(jīng)寫好,一共寫了三幅,除題寫了上述兩幅匾牌外,還專門為紀念林寫了“鐵軍精神傳萬代 天敬地敬人類敬 黨魂軍魂民族魂”的題詞。
第二次是2008年11月18日,周會長與中國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張寶康、蔡宜喬一行專程前來視察紀念林。在聽取了建林情況的匯報,看了紀念林的建設和正在建的陳列館和兵器廣場,游覽了綠化區(qū),觀看了反映紀念林建設的影視片《豐碑頌》后,周會長興致很高,揮筆書寫了“國防教育基地”、“兵器廣場”和“全民義務植樹示范基地”三幅題字。
第三次是2009年上半年,紀念林陳列館基本建成,但館名的匾額尚未落實。究竟請誰來題寫?我們思來想去,還是請周會長題寫合適。周會長欣然允諾,揮毫寫了“新四軍紀念林陳列館”的匾額。
這一幅幅墨寶,既傳遞了周會長對新四軍的深厚感情,也表達了對淮南新四軍紀念林的親切關懷,十分難得,彌足珍貴。
稱贊淮南模式好
2008年11月18日,周會長一行視察紀念林時,邊觀看,邊聽匯報,邊作指示,多次稱贊淮南在學習、研究、宣傳新四軍的歷史,弘揚鐵軍精神,為現(xiàn)實服務,興建紀念林的模式好。
在紀念林的主入口處,周會長一行沿著37個臺階(寓意新四軍是1937年成立的)拾級而上,遠看巍巍青山,蒼松、翠柏、香樟郁郁蔥蔥,近看臺階兩側鑲嵌的記述著新四軍成立后經(jīng)歷的重大戰(zhàn)役和重大事件的26塊碑刻,形成了一個碑廊。周會長十分贊賞,他飽含深情地說:“過去我聽說淮南建了個新四軍紀念林,這次來一看,出乎意料。你們建新四軍紀念林的創(chuàng)意是不錯的,林為體,碑為魂,具有大眾化、通俗化、知識化的特點,生動活潑,一目了然、老少喜愛?!薄斑@就是一部新四軍歷史教研書,是宣傳歷史,教育群眾的露天大課堂”。
視察途中,周會長詢問了紀念林的建設情況和建林經(jīng)費來源。市新四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單星匯報說,紀念林是2002年10月為紀念新四軍成立65周年倡議興建的,建林資金采取自籌解決,沒有給市財政增加負擔,具體是我們研究會、市委黨史研究室和市林業(yè)局三家操辦,共建共管。周會長聽了非常欣賞,稱贊這個模式好。
周會長一行還到上窯林場職工生活區(qū)的舊房改造現(xiàn)場進行視察,看到一排排新建的兩層小樓時,興致很高。他問道:“建房的錢是怎么解決的?”陪同人員回答:“都是采取‘三統(tǒng)一自辦法,就是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設計、統(tǒng)一施工、自籌資金。”周會長又問:“像這樣的住房,一戶多少面積?需要多少錢?”市林業(yè)局局長顏冬松回答說:“一戶的面積有200多平方米,連建筑加裝修約在20萬元左右,職工能承擔得起。未改造前,職工住的是上世紀60年代建的棚戶房?,F(xiàn)在統(tǒng)一改造,職工非常高興,都說是托新四軍紀念林的福,是新四軍精神放射的光芒?!敝軙L聽了后說:“我們宣傳新四軍、弘揚新四軍精神,就是要為現(xiàn)實服務,為老百姓辦實事,為群眾謀福利。你們用新四軍精神自力更生,改造家園,做得好?!?/p>
現(xiàn)在周會長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回顧往事,歷歷在目。周會長的件件墨寶和親切話語,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鞭策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責任編輯 李贊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