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旺虎
摘 要:本文介紹了斜巷行人絞車輔助運輸器的推廣意義和它的結構組成、使用原理和安裝方法。
關鍵詞:斜巷;行人; 絞車;運輸
中圖分類號:TD55 文獻標識碼:A《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在垂深超過50m的斜巷必須配備機械運人裝置,然而對于坡度較大、坡長較長且人員較少的斜巷,若裝備人車或者架空乘人裝置(猴車),投資大、維護費高并且占據(jù)巷道。而使用絞車輔助運輸器,能顯著減輕行走人員的體力消耗,具有投資少,易于操作和維護,占用巷道空間小等優(yōu)點。
一、絞車輔助運輸器的組成
絞車輔助運輸器主要有牽引絞車、鋼絲繩、張緊裝置、輪系、行人手把等組成。
1 牽引絞車:可以采用調(diào)度絞車,在絞車滾筒上安裝摩擦滾筒,如果絞車運行速度較快,可以采用將摩擦滾筒外徑車小來改變牽引速度。
2 鋼絲繩:φ12.5鋼絲繩,長度以具體現(xiàn)場安裝方式確定,鋼絲繩的插接要保證插接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000倍。
3 張緊裝置:張緊裝置對運行鋼絲繩起到拉緊和導向作用,張緊裝置的尾部通過鋼絲繩連接配重鐵,靠配重拉緊鋼絲繩。
4 輪系
輪系主要由主托繩輪組、回繩輪組、導向輪組等組成。
(1)主托繩輪組
主托繩輪對鋼絲繩起到托繩和導向作用,是為滿足運行區(qū)間內(nèi)鋼絲繩的高度與巷道幫的間隙而設置的。托繩輪固定于巷道一側的錨桿上,具體數(shù)量根據(jù)巷道的實際情況而定。
(2)回繩輪組
回繩輪是為了防止在運行區(qū)間內(nèi)鋼絲繩的下垂拖地和確保繩與巷道與行人的間距,以保證上行人員的安全。在區(qū)間內(nèi)設置若干個回繩輪,固定在托繩輪下錨桿上,具體數(shù)量根據(jù)巷道的實際情況而定。
(3)導向輪
導向輪是在巷道出現(xiàn)彎曲時,可用導向輪控制鋼絲繩。
5 行人手把:由鋼板加工成U型卡后與φ20鍍鋅鋼管焊接,兩者夾角約為70°。
二、工作原理和安裝使用方法:
1 絞車布置首先根據(jù)使用巷道的條件以及與其它巷道之間的空間關系,確定絞車的位置。一般絞車布置在坡頭較平緩的地方。打地基固定,也可打地錨固定。
2 張緊裝置布置根據(jù)巷道的坡度情況確定其布置位置。打錨桿固定在巷道幫上。
3 鋼絲繩布置
鋼絲繩在絞車摩擦輪上纏繞兩圈半。上繩布置在托繩輪上到坡底通過張緊裝置的張緊輪,與穿過回繩輪的下繩插接成一個封閉的無極繩,此時張緊輪應在張緊裝置的上部,以留有足夠的鋼絲繩深長空間。
4 輪系的安裝
(1)托繩輪
托繩輪安裝在距垂直巷道底板約1m,繩槽中心距巷道幫200mm,用兩根錨桿直接固定,一般每隔13m左右安裝一個托繩輪,在巷道上凸變坡處加密布置。同一坡道上的托繩輪槽要求在同一直線上。
(2)導向輪
導向輪的安裝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而定,保證有效控制鋼絲繩的運行。
5 絞車輔助運輸器的使用
當行人行至斜巷下部需要上行時,從固定地方取出手把,按下斜向絞車輔助運輸器的啟動按鈕,絞車啟動運行正常后,行人將助力手把卡豁口向下套繩,套卡后右手平握向后用力,借助手把與鋼絲繩的摩擦力拉人上行,到坡頂時,將手把前推手把,將其從鋼絲繩上脫出,達到脫鉤下人目的。
結語
斜巷行人絞車輔助運輸器的推廣和應用,是對斜井人車和架空乘人裝置的一種補充,它本身具有投資省,安裝快捷,維護修理簡單等優(yōu)點,在40°以下非主要巷道或無法架設架空乘人裝置的巷道上具有很大應用前景,對降低職工的非生產(chǎn)體力消耗、提高生產(chǎn)效率具有很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炳文,萬麗榮,柴光遠.礦山機械[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2]張長喜.煤礦安全[M].北京市: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11.
[3]李正祥.煤礦機電設備管理[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4]崔海波,吳戈.煤礦機電與運輸[M].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09.
[5]曾勵.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