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良
摘要:禮貌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特性。禮貌用語在英漢語中都得到廣泛使用,然而在不同文化中,語義相對應(yīng)的禮貌用語在語用上存在很大差異,了解這些差異可以幫助人們消除語用障礙和語用失誤,有利于跨文化交際的順利實現(xiàn)。本文從語用的角度對常見的英漢禮貌用語,包括致謝語、請托語、致歉語和道別語等方面進(jìn)行比較研究,揭示了它們的語用差異。
關(guān)鍵詞:英漢禮貌用語;語用對比;語用差異
中圖分類號:H003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1-0106-02
禮貌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和語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指的是在語言使用過程中的禮貌文化差異,而這種差異,常常構(gòu)成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從而導(dǎo)致語用障礙和語用失誤。禮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帶有明顯的民族性,每個民族衡量禮貌與否的標(biāo)準(zhǔn)也是不同的。本文試圖找出英漢禮貌用語的不同和相似之處,以及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性。
英漢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禮貌用語主要包括致謝語、請托語、致歉語和道別語。在英語中分別對應(yīng)thank you,please,sorry(excuse me),goodbye,漢語中分別對應(yīng)謝謝、請、對不起、再見。英漢語中的這些用語,在語義上基本對應(yīng),但它們卻具有語用上的差異。
1.致謝語:“謝謝”和“thank you”。漢語中的“謝謝”和英語中的“thank you”基本語義是對應(yīng)的,但兩者有著很大差別。首先,“thank you”的使用頻率比“謝謝”更高。在漢語中,家庭成員之間基本不用“謝謝”,熟人、親戚好友之間,也很少用。而英美人則相反,熟人、親戚朋友、家庭成員之間均用“thank you”這句話。其次,“謝謝”和“thank you”在使用的范圍和場合上也有差別。當(dāng)講漢語的中國人得到別人的恭維、贊揚(yáng)或邀請時往往采用謙虛推讓、貶己尊人甚至是否認(rèn)自己的方式,而英美人在受到稱贊或邀請時,會高興地表示謝意。此外,講漢語的人在接受服務(wù)時,常常向服務(wù)員表示謝意,而英美國家則相反,往往是服務(wù)員向顧客表達(dá)謝意。另外,英漢兩種語言對于“謝謝”和“thank you”的回答也存在差異。當(dāng)受別人感謝時,講漢語的人會回答“不客氣”或“沒關(guān)系,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等類似的話,而講英語的人則會回答“You are welcome”或“I am glad to help you!”等。如果將漢語的回答“沒關(guān)系,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譯成英語為“Never mind. Its my duty.”而在英語中“Never mind”是在對方表示道歉時才使用的回答語,而“Its my duty”通常是值班人員或工作人員的用語,表示是職責(zé)所在,不得不為之的意思。最后,英語的“Thank you”并不總是表示感謝,有時作為一種窘迫下的解脫之詞,還表示要結(jié)束談話,甚至表示拒絕的搪塞之詞。英語中,“thank you”也常用回答別人的恭維和贊美。在英語中,一般遵循“一致準(zhǔn)則”。當(dāng)有人夸獎時,受夸獎?wù)叩幕卮鹜恰癟hanks!”或“Thank you(very much)!”。但在中國,面對夸獎則遵循“謙虛準(zhǔn)則”。中國人通常是“否認(rèn)”或“自貶”,如:“哪里,哪里”、“不敢當(dāng)”、“過獎了”等。
2.請托語:“請”和“Please”。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使用這兩個字使話語變得親切、禮貌,但二者存在著語用上差異。在中國,“請”字在較為正式的場合或是關(guān)系較為普通時才使用。比如,陌生人之間、同事之間、一般的朋友之間,或者面對長輩、上級時,人們較多用“請”字,但在親戚、好友、家庭成員之間,中國人一般很少用“請”字。一旦使用,便會給人一種正式感和隔閡感,而缺乏親密無間感。英文中“Please”則不然,不但用于正式場合和普通的熟人、同事、同學(xué)及陌生人之間,也常用于家庭成員、親戚好友之間。由此可見,與“請”相比,“please”的使用頻率更高,范圍更廣。此外,除在日常用語,例如“請進(jìn)”、“請稍等”等情況下,漢語中的“請”通常只在說話者對不熟悉的人有所求時使用,而“please”不僅能表示請求,還可以表示提供或接受提供。例如:—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cup of coffee?—Yes,Please.(接受提供)在這種情況下,“please”表示接受。如果拒絕的話,英語中則用“No,thanks”之類的話語。—Please have a seat.(提供)英語中“please”作為禮貌用語,可以用來消除歧義。英語中常用問句來表示詢問或禮貌的請求,但有時會引起歧義,為消除歧義,人們常借用“please”一詞,例如:—Will you open the door?(詢間或請求)—No,I wont.—Could you close the door,please?(請求)最后,在有些場合,講漢語的人使用“請”字,而講英語的人則不用“Please”,比如,在餐桌上請人吃菜、喝酒或吸煙,漢語中人們常用“請……”,而英語中則常用“Help yourself”而不是“Please…”。禮讓別人先進(jìn)門或先上車時,講漢語的人一般會說“你/您先請”,而講英語的人一般都說“After you”而不是“Please…”。在接受邀請時,中國人出于禮貌有時會說:我盡量來。這種回答讓英美人很困惑:Ill try to come來還是不來?該不該算他一份?這種情況下,說英語的人則非常干脆,或“Thank you. Ill come.”或“Id love to,but Im afraid I cant.”等。
3.致歉語:“對不起”和“sorry(excuse me)。漢語中,“對不起”常被用來表示自己做錯了事向別人表示歉意和愧疚。與此對應(yīng)的英語表達(dá)主要有:“sorry”和“excuse me”。但“excuse me”除了表達(dá)歉意和愧疚,還可以用來向陌生人打聽消息;請求讓路;請求中途離座;打斷別人的講話或問路等,可以譯為“勞駕,借光,打攪一下”、“不好意思,請問……”。在這些情況下,漢語中沒有一直對應(yīng)的表達(dá)法。在英語中,“sorry”和“excuse me”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有一定的分工和區(qū)別,上述情況中可以用“sorry”代替“excuse me”,但在不小心踩了某人的腳或碰撞了某人,或犯了比較嚴(yán)重的錯誤時,則只能說“sorry”或“Im terribly sorry”,而不能用“excuse me”。但漢語中的“對不起”一詞卻能適用于上述英語中用“sorry”和“excuse me”的所有場合。此外,在英國,當(dāng)客人,尤為海外客人來訪時,遇到天氣不好,英國人常向客人道歉時說“Sorry about the weather.”,中國人卻很少因天氣不好而向客人表示道歉的。
4.道別語:“再見”和“goodbye”。漢英語言在道別時所用的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也是很明顯的。講漢語的人,道別時較少用“再見”。傳統(tǒng)情況下,人們在分手道別時多向?qū)Ψ秸f“慢走,走好”、“改日再來”等表示關(guān)切友好的話,作為客人,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使用“請回,請留步”之類的回話。在相同的語境中,講英語的人則不說這些話,他們常用“goodbye”、“see you”之類的話,或一些祝愿以及讓人感到愉悅的話,如“Drive carefully”或只向?qū)Ψ秸姓惺只蛞晕⑿肀硎?。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中,人們的禮貌用語有著諸多不同。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現(xiàn)象,受文化背景的影響,禮貌用語也有著千差萬別的實際語用意義。
禮貌有利于人們之間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對于維系社會和睦和促進(jìn)社會文明有重要作用。禮貌作為一種社會文明現(xiàn)象,與語言緊密相連。英漢兩種語言中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的比較說明禮貌這一普遍現(xiàn)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異性??此葡鄬?yīng)的禮貌用語,在實際的語用中均有教導(dǎo)差異。禮貌現(xiàn)象的普遍性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間人們交際的順利進(jìn)行,而其文化差異性往往會引起交際雙方的不理解或不愉快。因此,使用禮貌用語時,要充分考慮交際的場合和對象,采用適當(dāng)?shù)谋磉_(dá)方式,避免出現(xiàn)語用失誤。因此,在外語教學(xué)和學(xué)習(xí)中,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英語語言能力,還要增強(qiáng)語用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xué)習(xí),這樣才能在跨文化交際中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xiàn):
[1]顧曰國.禮貌語用與文化[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1992,(4).
[2]何自然.語用學(xué)與英語學(xué)習(xí)[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何兆熊.語用學(xué)概要[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
[4]胡文鐘.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4.
[5]王毅敏.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J].西安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1,(03).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省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研究項目“隱性課程視角下的大學(xué)英語課程設(shè)計研究”(項目編號:11CWZJ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