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培
鄭州巿第七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 450047
結直腸腫瘤(colore MRIal cancer,CRC)是發(fā)生率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的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隨著國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結直腸腫瘤的發(fā)病率在逐年增加。手術治療是目前根治結直腸腫瘤的最有效的方法,凡適合手術的患者,應盡早行手術切除治療[1]。本文回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0月,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行根治手術的結直腸腫瘤患者180例,觀察和比較兩種手術方法的近期和遠期療效,以期為結直腸腫瘤根治手術的方法選擇提供參考,現(xiàn)將統(tǒng)計結果報道如下。
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0月,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行根治手術的結直腸腫瘤患者180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81例,年齡 32~78 歲,平均(62.4±5.6)歲,腫瘤大小在 1~5cm,平均(3.5±1.1)cm。其中,結直腸腫瘤96例,結腸癌84例。TNM分期Ⅰ期64例、Ⅱ期69例、Ⅲ期47例。所有患者術前均經(jīng)常規(guī)檢查,經(jīng)纖維結直腸鏡和病理活檢確診為結直腸腫瘤,并經(jīng)MRI和術中探查證實無遠處轉移。并排除既往有放、化療史患者。將患者按手術方法分為腹腔鏡手術組和開腹術組,兩組在患者數(shù)、性別構成、年齡、腫瘤大小等各方面具有均衡性,具有可比性(P>0.05)。
腹腔鏡手術組患者行腹腔鏡根治結直腸腫瘤,具體方法如下:根據(jù)腫瘤的具體部位確定體位,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人工氣腹,二氧化碳壓力維持在12~15mmHg,置入腹腔鏡,游離腸系膜下血管,清掃周圍淋巴結,顯露并保護左側輸尿管,切開乙狀結腸、直腸左右兩側系膜,并于膀胱或子宮直腸腹膜返折處匯合,用超聲刀自上而下切除髖血管周圍脂肪淋巴結,保留盆腔植物神經(jīng),手術后將切除腫瘤標本保存,做病理檢查[2]。開腹組患者行常規(guī)開腹術根治結直腸腫瘤,麻醉方法和體位與腹腔鏡手術組相同[3]。
記錄和比較各組的近期治療療效,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淋巴結數(shù)目;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率;同時對各組患者3年和5年無瘤和總生存時間進行隨訪。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分析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完成。計量數(shù)據(jù)寫成(s)表示,顯著性檢驗采用t測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χ2檢驗,設定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極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開腹組和腹腔鏡手術根治結直腸腫瘤組的近期治療療效見表1。表結果顯示腹腔鏡手術組術中出血量、恢復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120.72±57.65)mL、(2.98±0.84)d 和(11.02±4.36)d,均顯著低于開腹組(P<0.05),兩組手術時間、淋巴結數(shù)目和術后并發(fā)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結果顯示腹腔鏡手術組術后3年和5年無腫瘤生存率分別為68.33%和56.67%,與開腹組無顯著差異(P>0.05)。按TNM分期分層分析顯示,腹腔鏡手術組術后3年和5年Ⅰ期、Ⅱ期和Ⅲ期無腫瘤生存率與開腹組同期同意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s,(%)]
注:*P<0.05表示與開腹組比較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表示與開腹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開腹組(90)腹腔鏡組(90)t/χ2 P術中出血量(mL)161.30±95.25 120.72±57.65*3.77 0.013手術時間(min)189.3±57.39 207.65±54.35 1.84 0.164排氣時間(d)4.01±1.36 2.98±0.84*3.21 0.015住院天數(shù)(d)14.71±5.27 11.02±4.36**4.89 0.009淋巴結數(shù)目(個)術后并發(fā)癥(%)9.37±6.58 10.70±5.67 1.73 0.201 25.00 21.66*2.65 0.024
表2 術后3年和5年兩組患者無腫瘤生存情況[%]
腹腔鏡手術組和開腹組術后5年總生存率為68.33%和70.0%,兩組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兩組累計生存率曲線基本保持一致,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腹腔鏡手術是一門新發(fā)展起來的微創(chuàng)方法,是手術方法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腹腔鏡手術與開腹術相比,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深受患者歡迎,尤其是術后瘢痕小、又符合美學要求,青年病人更樂意接受,微創(chuàng)手術是外科發(fā)展的總趨勢和追求目標。隨著腹腔鏡手術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鏡操作水平的提高,幾乎所有的外科手術都能采用這種技術。1991年首次采用腹腔鏡對結腸進行切除手術,與開腹手術開腹切除并行淋巴結清掃相比,腹腔鏡手術切口小、住院時間短、胃腸道功能恢復快、腸梗阻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點,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其能否達到開腹術同樣的遠期效果目前仍有爭議,其焦點仍在腹腔鏡手術是否能達到結直腸腫瘤根治性的要求[4]。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實例證實,腹腔鏡手術是能達到結直腸腫瘤根治性的要求的。采用腹腔鏡對結直腸腫瘤進行手術根治失血量明顯少于開腹組,開始進食時間、腸蠕動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安全、有效,患者中失血量、胃腸功能恢復、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術直腸系膜切除質量均優(yōu)于開腹術。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遠期治療療效與開腹術相似,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5]。
本文對比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與開腹術術后患者近、遠期治療療效后發(fā)現(xiàn)腹腔鏡手術組術中出血量、恢復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開腹組(P<0.05);術后3年和5年無腫瘤生存率與開腹組無顯著差異。這表明腹腔鏡手術組可以取得開腹組相同的治療療效,且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與傳統(tǒng)開腹術相比,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手術只是改變了手術的方式和器械,而未改變腫瘤根治的原則。綜上作者認為: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以其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遠期無瘤生存和總生存時間與開腹術相當,綜合治療療效明顯優(yōu)于開腹術。
[1]陳德興.膽道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
[2]宋榮輝,趙宏.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治療進展[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7,13(3):195-197.
[3]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4]鄭民華.我國腹腔鏡結直腸外科的發(fā)展[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15(6):401-403.
[5]王樹彥,陳宗祐.結直腸癌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的短期療效比較[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0,37(1):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