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經(jīng)義述聞》特殊音近材料與同族詞系聯(lián)

    2014-07-26 20:28:31劉江濤
    關(guān)鍵詞:同族古音王力

    系聯(lián)漢語同族詞至少需要音近和義通兩方面的證據(jù),而音近如何判定,很難準(zhǔn)確把握。二王經(jīng)典著作《經(jīng)義述聞》的音訓(xùn)材料中存在一部分較特殊的音近材料,對于系聯(lián)漢語同族詞判斷音近有一定參考價值。今不揣淺陋,試討論之。

    一.何為特殊音近材料

    為研究《述聞》的音近標(biāo)準(zhǔn),我們?nèi)媸占藭械囊粲?xùn)材料千余條。選材原則如下:

    (一)二王所述均收,統(tǒng)稱“王氏”;(二)只要是王氏作出的音訓(xùn)而非單純引用,均計(jì)入;(三)訓(xùn)釋字和被釋字相同的,僅取一次,反向訓(xùn)釋亦不復(fù)取。

    我們采用王力先生三十三個聲母、三十個韻部(包括冬部)的上古音系統(tǒng),查出訓(xùn)釋字和被釋字的上古音(少量查不到的擱置不論)[1],整合出可用的音訓(xùn)材料1099組。再根據(jù)王力《同源字典》中的方法,標(biāo)出訓(xùn)釋字與被釋字聲紐、韻部的相轉(zhuǎn)關(guān)系,歸到雙聲、旁紐、對轉(zhuǎn)、旁轉(zhuǎn)、通轉(zhuǎn)等等類別。

    我們發(fā)現(xiàn),《同源字典》中的現(xiàn)有類別常常不夠用。1099組音訓(xùn)材料中,聲紐關(guān)系不能歸類的有60例,韻部關(guān)系不能歸類的有59例,聲、韻關(guān)系同時不能歸類的有4例,即共有115例不能被判斷為音近,占10.46%。這10.46%就是本文所稱的“特殊音近材料”。

    十分之一的特殊音近材料,表明不能固守王力先生的舊例,而應(yīng)當(dāng)有一些補(bǔ)充,也引導(dǎo)著我們?nèi)シ治鲞@115例特殊音近材料,嘗試歸納出一些具有指導(dǎo)意義的條例。

    二.聲紐上的特殊音近

    《述聞》音訓(xùn)中聲紐方面的特殊音近材料如下表(數(shù)字為例數(shù)):

    表中很多相通現(xiàn)象,可從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成果中找到相應(yīng)解釋。

    (一)喉牙音與馀紐相通

    有匣馀6例、見馀5例、疑馀2例、影馀5例。喉牙音之間、牙音之間可以互諧,王力先生把喉牙算作鄰紐,故我們把這些現(xiàn)象當(dāng)作同一類型。馀紐即所謂的喻四,王力在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擬為[?捭],“這是與[?掎]、[?掎‘]、[ ]同發(fā)音部位的邊音……漢語喻母四等也一樣,在上古時代是個[ ],到中古時代變?yōu)榘朐鬧j]”。他自注道:“最近看見李方桂先生一篇文章,他把喻四的上古音擬測為某種r,和我的意見相近?!盵2]李方桂先生說:“喻母四等還有跟唇音或舌根音互諧的例子,如聿(參看筆)鹽(參看監(jiān))等,這類的字可以擬作*brj-或*grj-?!薄斑@個介音*r不但可以在舌尖音后出現(xiàn),也可以在任何別的聲母后出現(xiàn),也可以在介音*j的前面出現(xiàn),不過在唇音及舌根音后這個介音多數(shù)已在中古時期失去,只有*grj-變成ji-(喻母四等與舌根音諧聲的字),*brj-也變成ji-(喻母四等與唇音諧聲的字)。”[3]可見馀紐可與舌根音相諧。

    (二)牙音與脣音相通

    有匣明1例,曉明5例,見幫1例。高本漢擬測的上古漢語復(fù)輔音聲母中,就有一個[xm],其主要依據(jù)是存在許多曉、明紐字諧聲的現(xiàn)象。[4]王力先生不接受這一擬測,《同源字典》中收有“黑、墨”這一組同族詞,然而他在讀音關(guān)系上又打破全書體例,只標(biāo)了“疊韻”,并加按語說:“‘黑的古音可能是mx?藜k,故與‘墨m?藜k同源?!盵5]其審慎若此,卻反倒證明曉、明二紐相通是不可忽略的事實(shí)。

    (三)幫來相通

    有2例。陸宗達(dá)、王寧先生說:“古音‘見系、‘幫系、‘端系的塞音常與‘來紐相通?!盵6]張世祿、楊劍橋先生說:“在諧聲時代顯然還有其他許多復(fù)輔音聲母,例如‘稟[p]跟‘懔凜稟[l]諧聲,‘剝[p]跟‘錄緑[l]諧聲,它們的上古聲母當(dāng)為[*pl];……”[7]

    (四)喉牙音與章紐相通

    有匣章1例、曉書2例、見章2例、溪昌1例、群章2例、影章1例、曉日1例、見日1例、溪船1例、影禪1例。陸志韋先生《古音說略》談過這個問題,認(rèn)為這是“兩種勢力所產(chǎn)生的,一是喉牙音的腭化,一是從脣化的喉牙音通齒音”。[8]董同龢先生也說:“另外一些中古 (即章、昌、船、日、書、禪母——引者)的字是另有一個來源的,因?yàn)樵谏瞎牛麄儾桓鷗-, -(←*t-)系的字發(fā)生關(guān)系而專與舌根字諧聲?!盵9]張博先生驗(yàn)證了“端見兩組聲母絕非界限劃然,而是有著相當(dāng)密切的聯(lián)系”。[10]

    舌、齒音原本就關(guān)系密切,牙音除了與舌音或可相通外,與齒音也可相通,茲略舉二端以驗(yàn)之。

    1.諧聲:公[見東]—頌(頌揚(yáng))松[邪東];恠(怪)[見之]—在[從之]。

    2.同源:(1)勼[見幽]醵[群魚]—聚[從侯](皆為“聚”義。)(2)急[見緝]—寁[從葉](《說文》:“寁,居之速也。”急則速,義通。)(3)界[見月]—際[精月](“界、際”皆有“界限”之義。)

    據(jù)王力先生的上古音構(gòu)擬,牙音即舌根音:見[*k]、溪[*k‘]、群[*ɡ]、疑[*?耷]、曉[*x]、匣[*?奕]。舌頭音即舌尖中音和舌面前音:端[*t]、透[*t‘]、定[*d]、泥[*n]、來[*l],章[*?掎]、昌[*?掎‘]、船[*?鬍]、日[*?誽]、馀[*?捭]、書[*?揶]、禪[* ]。[11]漢語中這種舌根音與舌尖中音或舌面前音相通的現(xiàn)象,在別的語言中亦有相似的例子。戴慶廈先生主編的《社會語言學(xué)概論》介紹說:“美國北部有一種叫做Gros Ventre的語言,在發(fā)音上也存在著男女差異。比如‘面包一詞,男性發(fā)為djatsa,首音是齒前腭化塞音;女性則發(fā)為kjatsa,首音為舌根腭化塞音。”[12]尹鐵超、包麗坤說:“在早期的英語中也有[kn],[gn]和[fn]輔音串。kn和gn還保留在英語的拼寫中,如在knife和gnaw中,但是在發(fā)音中已經(jīng)不存在了?!盵13]

    鄙鄉(xiāng)(湖北監(jiān)利)方言也有一種現(xiàn)象:聲母[t‘]與開口呼韻母相配時,常說成喉音[h],與[t‘]可以自由置換。舌根與喉音相近,可見舌根音(牙音)與舌尖中音(舌音)的轉(zhuǎn)換、相通在現(xiàn)實(shí)語言中是可以出現(xiàn)的。

    (五)明心相通

    有1例。陸志韋先生談過舌齒音通脣音的問題,說:“我懷疑舌齒音可以跟脣音直接通轉(zhuǎn)?!盵14]張世祿、楊劍橋先生舉“犀[s]-尾[m]”的例子說:“根據(jù)這些諧聲關(guān)系,我們可以確定上古具有……[sm]等雙輔音聲母的存在。”[15]余逎永先生將[sm]聲母視作s-詞頭的一種。[16]“藐[明藥]、眇[明宵]”與“小[心宵]、梢[心宵]”同源[17],也是明心相通之例。

    三.韻部上的特殊音近

    《述聞》中韻部方面的特殊音近材料如下表:

    以上情況可分三種:

    (一)支歌,支月,宵脂,元耕,幽微,對此王氏有簡要論述:

    1.支歌。卷二十三“衛(wèi)庾公差字子魚”條(564):

    [古音支、歌相近,斯即差也。]

    “斯”在支部,“差”在歌部。李方桂先生說:“這類(即支部——引者按)到周朝晚年就開始與歌部有互協(xié)的現(xiàn)象?!盵18]張博指出,“佳部與歌部在特定時空范圍內(nèi)由疏離到相通的演變,使?jié)h語中出現(xiàn)了一批佳歌對應(yīng)的同族詞”,證明支(佳)、歌二部古或相通是成立的。[19]

    2.支月。卷十二“朽木不知”條(295):

    [折于古音屬祭部,知于古音屬支部,支、祭二部之字,古或相通。]

    “折”在月部,“知”在支部,二部相差較遠(yuǎn)。然《述聞》引鄭注《禮記》以“折折”為“提提”,《說文》“隉”字“讀若虹蜺之蜺”等為輔證,應(yīng)可采信。

    3.宵脂。卷十五“壹與之齊”條(358):

    古聲脂、幽二部相出入。醮之為齊,猶九侯之為鬼侯,譙何之為誰何,雕琢之為追逐也。

    “齊”在脂部,“醮、譙”在宵部,“九、雕”在幽部,“鬼、誰、追”在微部?!褒R”讀為“醮”,脂宵相通;“九侯、雕琢”分別相當(dāng)于“鬼侯、追琢”,幽微相通;“譙何”相當(dāng)于“誰何”,宵微相通。張博曾系統(tǒng)地論證了所謂“幽微旁轉(zhuǎn)”。[20]

    4.元耕。卷三“平章百姓”條(67):

    平字古音在耕部,辯、便二字古音在真部。真、耕二部之字,古音最相近。

    卷十五“羶薌”條(359):

    [凡平聲耕、清、青部中之字,多與元、寒、桓、刪、山、仙相通,上去二聲亦然。]

    “辯、便”在元部,“平”字在耕部。至于“羶薌”條,根據(jù)王力《漢語史稿》的比對[21],舉平以賅上去,《廣韻》耕、清、青韻上古屬耕部;《廣韻》元、寒、桓、刪、山、仙韻上古屬寒部,即王力《漢語語音史》所稱元部?!妒雎劇反嗽捒伞皩ψg”為:上古音耕部之字,多與元部相通。

    5.幽微。同見第4項(xiàng)。

    (二)之月,之歌,之質(zhì),之葉,支微,支元,支文,魚微,魚物,侯歌,宵質(zhì),宵月,幽脂,幽談,歌錫,脂葉,微陽,真鐸,真蒸,覺物,覺質(zhì),覺緝,職質(zhì),物冬,僅見于《述聞》,王氏未予論述。[22]

    (三)有他人成果可為印證的:

    魚真相通。殷寄明以“普、徧”為同源,謂“元音相近”,[23]即此例。

    幽文相通。張博以“雕、鷻”為同源,[24]即此例。

    真陽相通。王力以“剛、堅(jiān)”為同源,“氓、民”為同源[25],謂“真陽通轉(zhuǎn)”,即此例。

    職月相通。王力以“豐刀、刻”同源,謂“月職通轉(zhuǎn)”,[26]即此例。

    四.用特殊音近材料輔助同族詞系聯(lián)

    我們梳理了《述聞》的特殊音近材料,看到其中多是有據(jù)可依,可以合理地運(yùn)用于系聯(lián)同族詞。

    卷七“征以中垢”條(167):

    垢當(dāng)讀為詬。詬,恥辱也。

    卷三十二“經(jīng)文假借”條(758):

    借垢為詬,而解者誤以垢為闇冥。

    “垢、詬”見曉旁紐,侯部疊韻?!墩f文》:“垢,濁也?!薄霸崳l詬,恥也。”濁即污,恥即辱,污、辱義近,“垢、詬”同源而通。

    卷十四“不饒富”條(320):

    [饒、僥二字皆從堯聲,故借饒為僥。]……僥之言要也,求也。

    此以“饒[日宵]、僥[見宵]”聲近,則是日見相通之例。據(jù)此可繼續(xù)拓展系聯(lián):“辱、垢”日見相通,屋侯對轉(zhuǎn),故“垢、詬、辱”并同源而通。

    這是《述聞》聲紐特殊音近材料的運(yùn)用試驗(yàn),下面再做一個韻部上的試驗(yàn)。

    卷十五“得其儕”條(372):

    儕當(dāng)讀為齊。《爾雅》曰:“齊,中也。”

    “儕、齊”崇從準(zhǔn)雙聲,脂部疊韻。《說文》:“儕,等輩也?!薄褒R,禾麥吐穗上平也?!眲⑩x杰認(rèn)為二者同源。[27]

    已知《述聞》有幽脂相通之例,我們聯(lián)想到還有這么一組同族詞:

    卷十九“造舟于河”條(449):

    造之言曹也,相比次之名也。[造、次一聲之轉(zhuǎn),故凡物之次謂之簉(原文“簉”“竹”頭為“艸”頭,下同)?!墩咽荒曜髠鳌贰百易邮怪e氏之”杜注曰:“簉,副倅也。”張衡《西京賦》“屬車之簉”薛綜注曰:“簉[28],副也?!绷x與“造舟”并相近。]故薛綜注《東京賦》曰:“造舟,以舟相次為橋也?!?/p>

    “造、曹”清從旁紐,幽部疊韻;“造、次”清紐雙聲,幽脂相通;“造、簉”清初準(zhǔn)雙聲,幽部疊韻。《說文》:“造,就也?!睆摹稗u”,亦從“舟”作“艁”。就者,即也,“即”也有靠近之義。故“造”有到、去之義,如“造訪”、“造詣”,引申有緊促義,與“蹙”同源。

    靠近、比次義通,故“造、曹”同源?!墩f文》:“曹,獄之兩曹也?!币嘤斜却?、齊等義,復(fù)稱代詞“爾曹”、“我曹”即由此而來?!墩f文》:“次,不前不精也。從欠二聲?!薄按巍币鉃榇涡?、比次,亦有到義,可知到與次義通,故“造、次”亦同源?!霸臁睘楸却危却蝿t為副,故“簉”由“造”孳乳而來,亦在同源之列。

    陸宗達(dá)、王寧謂:“‘造的古文‘艁從‘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它的本義是集舟而為浮橋,所以它與‘集、‘就音相近,義相通?!盵29]

    我們再將兩條材料合起來看,前者“儕、齊”同源,都在脂部;后者“造、曹”同源,都在幽部。前述既已有幽脂相通之例,而“我曹”亦可曰“吾儕”,故“儕[崇脂]、曹[從幽]”也可系聯(lián)為同族詞,進(jìn)而“儕、齊、曹、造、簉、集、就”并為同源,取靠近、平齊、相次之義。

    最后,我們再注意到《述聞》有大量牙舌相通的例子。“造”[清幽]有比次、接近義,與之諧聲的“靠”[溪覺]亦是靠近之義,溪清相通,覺幽對轉(zhuǎn),“靠、造”也是同族詞。這樣,我們系聯(lián)的同族詞已經(jīng)擴(kuò)展為“儕、齊、曹、造、簉、集、就、靠、蹙”。正是已知幽脂相通、牙舌相通之例在先,我們才將這兩組同族詞合并到一起,得到更大的同族詞群。

    五.結(jié)語

    《述聞》中有115例特殊音近材料不能判斷其音近關(guān)系(判斷結(jié)果只能是音不相近)。王氏未細(xì)論何以音近,只在實(shí)踐中很明確地加以運(yùn)用。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一部分可以找到后世學(xué)人和其他材料的驗(yàn)證,這表明《述聞》特殊音近材料背后所依憑的音韻學(xué)說是具有其先進(jìn)性的。我們也用兩組同族詞系聯(lián)案例,證明了這些特殊音近材料并非不可取用,而是可以留備參考,再配以其他手段、證據(jù),以輔助我們系聯(lián)漢語同族詞。

    注釋:

    [1]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商務(wù)印書館2010年版。

    [2][4][11][21]王力:《漢語語音史》,商務(wù)印書館2010年版,第23、25、19、76-77頁。

    [3][18]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務(wù)印書館1980年版,第14-15、69頁。

    [5][25][26]王力:《同源字典》,商務(wù)印書館1982年版,第253、341、372、483頁。

    [6][29]陸宗達(dá)、王寧:《訓(xùn)詁與訓(xùn)詁學(xué)》,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4、43頁。

    [7][15]張世祿、楊劍橋:《音韻學(xué)入門》,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137、146頁。

    [8][14]陸志韋:《古音說略》,《燕京學(xué)報(bào)》1947年專號之二十,第296-297、302頁。

    [9]董同龢:《漢語音韻學(xué)》,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290頁。

    [10][19][24]張博:《漢語同族詞的系統(tǒng)性與驗(yàn)證方法》,商務(wù)印書館2003年版,第349-355、10-12、337頁。

    [12]戴慶廈主編:《社會語言學(xué)概論》,商務(wù)印書館2004年版,第23頁。

    [13]尹鐵超、包麗坤:《普通人類語言學(xué)視角下的語音簡化性研究》,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頁。

    [16]余逎永:《上古音系研究》,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1985年版,第71-72頁。

    [17][23]殷寄明先生認(rèn)為“眇、小”同源,筆者推而廣之,加入“藐、梢”。參殷寄明:《漢語同源字詞叢考》,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37、407頁。

    [20]照王力先生的辦法,幽微不是旁轉(zhuǎn)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幽微相通”。參張博:《漢語同族詞的系統(tǒng)性與驗(yàn)證方法》,商務(wù)印書館2003年版,第337-340頁。

    [22]陸宗達(dá)先生在《王石臞先生〈韻譜〉〈合韻譜〉遺稿跋》一文中提到:“至嘉慶十六年辛未先生(指王念孫——引者按)箋識宋保之《諧聲補(bǔ)逸》,有闡發(fā)‘支‘元及‘脂‘幽諸部相通之說;則先生于合韻之說,已不堅(jiān)持前誼矣。”然而筆者未能找到王氏箋識《諧聲補(bǔ)逸》的內(nèi)容,《述聞》中亦無相應(yīng)論述,故不將支元相通、幽脂相通之例歸入第一類。陸文收在《陸宗達(dá)語言學(xué)論文集》,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頁。

    [27]劉鈞杰:《同源字典再補(bǔ)》,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頁。

    [28]阮校本《十三經(jīng)注疏》2060頁、《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字皆作“簉”?!督?jīng)典釋文》:“《說文》簉從卄?!?/p>

    劉江濤,貴州銅仁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講師。責(zé)任編校:秦曉燕

    猜你喜歡
    同族古音王力
    在草原
    最后的恐龍
    保險(xiǎn)理賠知多少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聰明的野牛
    家教世界(2021年4期)2021-12-04 01:36:56
    王力手跡
    詩選刊(2021年1期)2021-01-04 04:16:14
    藝術(shù)百家:王力
    從上古文獻(xiàn)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gòu)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體系的幾個問題
    為王力先生一辯
    中華詩詞(2017年7期)2018-01-22 02:19:59
    射阳县| 丰城市| 四川省| 广饶县| 临猗县| 芦山县| 无锡市| 印江| 福州市| 孟津县| 武宣县| 长汀县| 高雄市| 兴文县| 三台县| 仙居县| 育儿| 万年县| 海兴县| 茌平县| 客服| 海宁市| 绥阳县| 镇原县| 高淳县| 阿拉善盟| 蒙自县| 永善县| 察哈| 三亚市| 平谷区| 全椒县| 松江区| 确山县| 太仓市| 自贡市| 潜江市| 穆棱市| 定兴县| 武定县|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