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建筑設計基礎》課程“逆向”授課模式改革探討

      2014-07-25 22:46:23張萬勝
      大學教育 2014年11期
      關鍵詞:建筑學逆向

      張萬勝

      [摘要]《建筑設計基礎》是我國本科建筑學專業(yè)的入門啟蒙課程,對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有重要影響。由于本課程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諸多的教學困境,所以面臨較大的改革壓力。根據(jù)本課程的特點進行“逆向”授課模式改革探討,將為今后課程改革提供理論基礎。從訓練項目開題、范例學習、評圖與畫圖、繪圖方式、空間思維構建等方面展開“逆向”教學模式的探討,需要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

      [關鍵詞]建筑學 建筑設計基礎 “逆向”授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11-0075-03 一、本校《建筑設計基礎》課程存在的不足

      (一)課程訓練項目多,但聯(lián)系欠緊密

      本?!督ㄖO計基礎》課程,除理論環(huán)節(jié)外,兩學期共需完成11個訓練項目,分別為:工程字體及排版練習、鉛筆線條練習、鋼筆墨線訓練、水墨畫訓練、外部環(huán)境設計、平面構成、立體構成、空間構成、小建筑設計、建筑測繪等,每個項目作業(yè)的時間為2-3周。11個訓練項目的內容差異較大,如訓練一“工程字體及排版練習”與訓練二“鉛筆線條練習”這兩個項目訓練的內容、要求差異較大,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體會到各個作業(yè)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感覺到迷惑,影響學習熱情。

      (二)一年級和二至五年級的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之間缺乏有機聯(lián)系,顯得相對孤立

      部分學生未能充分理解一年級的設計基礎課對高年級設計課程的意義。在教學效果調查和訪談中,有部分高年級學生回顧一年級訓練項目的時候,竟然認為一年級設計基礎課對高年級的學習用處不大,建議我們取消這門基礎課程,而我們只能用“一年級設計基礎課程對高年級的建筑設計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來回答學生。學生的反映,值得我們反思和研究。

      二、“逆向”授課模式改革的背景和意義

      (一)“逆向”授課模式改革的背景

      由于本啟蒙課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諸多教學困境,其面臨著改革的巨大壓力。針對如何進行課程改革,我們調查了省內外同類型院校,有院校提出,要進行課程作業(yè)的大調整,增加教學的內容;有院校提出,應該減少課程作業(yè)數(shù)量,增加每個作業(yè)的時間,這樣可以避免“蜻蜓點水式”學習的弊端;有院校提出,應該使一年級設計基礎課的最后一個作業(yè)與二年級的課程設計發(fā)生直接關系,并且圍繞核心進行教學內容安排?!督ㄖO計基礎》的改革已經成為我國本科建筑學專業(yè)勢在必行的任務,在此背景下,為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發(fā)專業(yè)潛能、扎實專業(yè)基礎、建立專業(yè)興趣,我們展開了本次“逆向”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二)“逆向”授課模式改革的意義

      本課程是專業(yè)啟蒙課程,啟蒙階段教學效果的好壞,深遠地影響著往后的專業(yè)學習。本次“逆向”教學模式改革具有如下的意義:(1)通過專業(yè)概念認知過程的“逆向”,有效建立起學生對卓越建筑工程師的認同和向往,順利完成專業(yè)認同度的啟蒙;(2)通過學習過程由“被動式”向“主動式”的逆向轉化,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渴望學習建筑的興趣;(3)通過創(chuàng)作思維模式由“復制”到“創(chuàng)造”的逆向轉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發(fā)學生的專業(yè)潛能。

      三、“逆向”授課模式改革的思路

      本次“逆向”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是: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心理,基于建筑形態(tài)三維空間特征的鮮明性,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引導學生思維方式的轉變,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激發(fā)學習興趣,改善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逆向”教學模式實現(xiàn)方式之一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避免采用“灌輸”的方式,而是采用提問和分析的方式,循序漸進地誘導、啟發(fā)、鼓勵學生對建筑問題和現(xiàn)象進行思考和討論,再由教師總結、答疑,做到深入淺出、留有余地,給學生后續(xù)思考和進一步學習的空間,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逆向”教學模式實現(xiàn)方式之二

      改變傳統(tǒng)的單純依賴教師講授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就教師的講授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問題和現(xiàn)象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小組討論、辯論等方式,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學習,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四、“逆向”授課模式改革的具體內容

      以下根據(jù)課程特點、教學安排、課程大綱以及各訓練項目的類型和要求,提出“逆向”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訓練項目開題的“逆向”——先看效果,后做練習

      《建筑設計基礎》課程共有11個實訓項目,平均用時2周,部分難度較高的實訓項目,如“清式垂花門”、“小建筑設計”則需用時3周。對于剛剛入學的新生,其啟蒙階段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其對將要進行的實訓的成果有良好的期望。由于課程實訓項目數(shù)量多,每個項目用時較長,而且很多時候由于學生繪圖的失誤,需要重畫,這很容易使學生的信心受挫,積極性下降,影響學習成效。鑒于此,在學期初開題的時候,授課教師要給學生展示各實訓項目的預期效果,通過精美的成果點燃和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二)范例學習的“逆向”——先學習差范例,再欣賞優(yōu)秀范例

      范例學習是本課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每個訓練項目開題后、實操前的必須階段。按照常規(guī),給學生學習的范例一般為往屆師兄師姐的優(yōu)秀作業(yè),這比學習教材中的范例及外校的范例更有貼近性,對學生的鼓勵作用更大。

      圖1范例學習“逆向”模式框架圖

      由于優(yōu)秀范例在構圖、排版、形體、色彩等各方面的表達均較為規(guī)范、精美,同時由于階段性的水平差異,學生在此種案例中不能自我地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足,或者說優(yōu)秀范例中的不足之處確實不多,因此反面的、錯誤的、應該注意并改正等方面的信息未能讓學生獲取。我們認為,學生能夠認識到范例中的不足并能加以修正,這比帶著向往的敬意來欣賞優(yōu)秀范例更有意義。

      因此,我們嘗試將此過程逆向,先給學生提供往屆做得不好、表達不規(guī)范,甚至不及格的“差范例”,并就其中的問題一一進行點評,讓學生在動手前,把自己也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都弄清楚,從而避免或者減少失誤。

      (三)評圖與畫圖的“逆向”——先學評圖,后學繪圖

      “評圖”與“繪圖”是建筑學啟蒙階段需要建立的兩個重要能力,所謂“評圖”就是能發(fā)現(xiàn)自己或者別人的圖紙、作業(yè)中的優(yōu)、缺點并概括出來,此階段是范例鑒賞的提升階段。按照常規(guī)進程,學生先畫圖,待到高年級(2-3年級)時,才慢慢形成自己對于圖紙優(yōu)、劣的判斷能力。我們在課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盡早掌握評圖的能力,學習效果更佳,因為“評圖”鍛煉的是學生在思維上對于圖紙的整體把握,“畫圖”是在建筑思維和意識指導下的實訓,前者指導后者。因此,在此方面,我們提出了“逆向”改革,評圖走在前,畫圖緊隨其后或同步進行。

      圖2評圖與畫圖“逆向”模式框架圖

      評圖訓練可以分成兩個部分:(1)對于往屆的優(yōu)秀或者較差的范例:起步時,由指導教師帶著一起品評,并加以引導,待學生逐步建立起評價準則體系后,讓其單獨評圖,當其評價存在偏差或者不全面時,教師才進行干預和指導。(2)對于學生的作業(yè):每次設計訓練成果提交并評定成績后,將作業(yè)發(fā)回各個學生,鼓勵學生對自己前次作業(yè)進行分析和研究,讓其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起步階段和進階階段的訓練過程同上。

      (四)繪圖方式上的“逆向”——先徒手作圖,后尺規(guī)作圖

      在建筑設計中,手工繪圖方式分為“徒手作圖”、“尺規(guī)作圖”,《建筑設計基礎》課程的11個實訓項目均為“尺規(guī)作圖”項目。尺規(guī)作圖的最大特點是圖紙繪制準確、圖面規(guī)整,往往用于正式成果階段,其缺點是繪圖速度和節(jié)奏跟不上思維,捕捉不到稍瞬即逝的創(chuàng)作靈感。徒手作圖卻能有效彌補尺規(guī)作圖的這一缺陷,因為徒手繪圖時,只要訓練得當,手與腦可以實現(xiàn)同步,可以實時將生動的構思表達于圖紙之上。因此,在《建筑設計基礎》啟蒙訓練中,在保證學生掌握規(guī)范的尺規(guī)作圖要領的基礎上,不能忽視徒手作圖的訓練,甚至應該將徒手訓練前置,確保學生保持“眼、手、腦”的一致性和協(xié)調性。

      (五)空間思維構建上的“逆向”——從“點→線→面→體”到“體→面→線→點”

      建筑設計實質上是學生對點、線、面、體四個空間要素的重新整合,建立有序的三維空間秩序?!督ㄖO計基礎》啟蒙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項便是對以上四個要素相互關系的學習。

      在常規(guī)教學中,我們所依循的步驟是“點→線→面→體”,因為這樣被認為是符合邏輯的空間思維,即“點構成線,線排列成面,面組合成體”。但是,經過教學觀察,對于新生,特別是美術功底差、空間思維不強的學生,對“點”、“線”、“面”等非三維的要素敏感度不高,很多時候難以聯(lián)想出其組成的空間形態(tài),以致教學效果不佳,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信心。在四個要素中,“體”的空間效果最直觀,最能為學生理解和掌握。

      圖3空間思維構建“逆向”模式框架圖

      有鑒于此,我們的“逆向”改革思路是:改變傳統(tǒng)的以“點→線→面→體”為順序的教學程序,從立體的角度出發(fā),突出“立體”的重要性。例如:在小建筑設計時,突破傳統(tǒng)的從“平面、立面、剖面”三視圖進行設計的開端,取而代之的是先動手進行三維模型的制作(卡板模型、泡沫模型、石膏模型等均可),讓學生用模型的方式將其所要設計的方案“建造”出來,然后在模型推敲成熟后,再根據(jù)模型,完善“平面、立面、剖面”三視圖。

      五、結語

      《建筑設計基礎》課程幫助學生建立起基礎性的和輪廓性的專業(yè)知識構架,通過對大腦、眼睛、雙手和學習習慣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的系統(tǒng)訓練,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啟蒙和逐步提高。本文從訓練項目開題、范例學習、評圖與畫圖、繪圖方式、空間思維構建等方面展開“逆向”教學模式的探討,由于處于探索階段,文中所提出的觀點及方法仍存在較多不足之處,需要教師們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張萬勝.科研項目促進型教學改革——以五邑大學建筑系為例[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7).

      [2]施瑛,潘瑩,王璐.建筑設計基礎課程中形態(tài)構成系列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華中建筑,2009(10).

      [3]茹克婭·吐爾地,崔麗.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方法與內容改革嘗試[J].高等建筑教育,2012(3).

      [4]王建國,龔愷.持續(xù)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東南大學建筑設計教學[J].南方建筑,2010(6).

      [5]謝空,莫菁潔,李芳.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6(S1).

      [6]王海霞.體驗式教學淺談[J].大學教育,2012(2):63.

      [責任編輯:覃侶冰]

      猜你喜歡
      建筑學逆向
      逆向而行
      高層建筑設計中生態(tài)建筑學的應用分析
      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fā)展趨勢分析
      建筑學與建筑設計現(xiàn)狀淺析
      見山樓的建筑學意味
      逆向思維天地寬
      中華詩詞(2020年12期)2020-07-22 06:34:00
      高層建筑設計中生態(tài)建筑學的應用分析
      建筑學碩士攬了“瓷器活兒”
      海峽姐妹(2018年11期)2018-12-19 05:18:16
      逆向解答
      逆向工程在塑料產品及其模具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塑料(2014年1期)2014-10-17 02:46:41
      鸡泽县| 长泰县| 淮阳县| 辉县市| 河北省| 通榆县| 桐乡市| 闵行区| 通榆县| 嘉荫县| 山西省| 沈阳市| 宜兰县| 阜平县| 句容市| 仁寿县| 高淳县| 获嘉县| 梧州市| 衡南县| 靖宇县| 石首市| 宜良县| 梨树县| 荣昌县| 普定县| 江都市| 安吉县| 兴国县| 石景山区| 阿勒泰市| 宁强县| 汉川市| 东莞市| 静乐县| 穆棱市| 枞阳县| 开阳县| 巴林左旗| 区。|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