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喹啉酸又名快殺稗、殺稗王、克稗靈、神鋤,是防治稻田稗草的特效選擇性除草劑。該藥能被稗草萌發(fā)的種子、根及葉吸收,具有激素型除草劑的特點,與生長素類物質的作用癥狀相似。水稻的根部能將二氯喹啉酸分解,因而對水稻相對安全。但有些用戶沒有掌握使用技術,以致造成藥害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F(xiàn)將其特性和使用技術介紹如下:
一、在水稻秧田的使用
在水稻秧田,特別是旱育秧田使用二氯喹啉酸除稗草,不少地方發(fā)生過藥害現(xiàn)象。最常見的癥狀是:藥害重的水稻秧苗出現(xiàn)心葉卷曲并像針一樣直立生長,以后多會枯死,即使成活,所形成的分蘗苗也是畸形的;藥害輕的秧苗,莖基部膨大、變硬、變脆,心葉變窄并扭曲成畸形。為了避免出現(xiàn)藥害,秧田使用二氯喹啉酸除稗草不宜過早,一般要求在水稻秧苗2葉1心期使用,而且每667平方米(1畝)純用藥量不宜超過25克,同時應注意均勻施藥。如遇較長時間的陰雨、低溫天氣,或秧苗素質差的情況,均不宜使用二氯喹啉酸除稗草。否則,容易造成秧田藥害發(fā)生。
二、在直播稻田的使用
直播稻田,在播后苗前不宜施用二氯喹啉酸除草。這是因為在水稻二葉期前施用,容易產生藥害。特別是在水稻1葉1心期前,稻苗接觸到少量的二氯喹啉酸就會發(fā)生藥害。另外,該藥很少被土壤吸附,在土壤里的移動性較強,并具有較長的有效期。因此,在水稻播后苗前使用該除草劑,水稻出苗過程中的幼芽接觸到稻田土壤中的藥物時便會受害。主要表現(xiàn)為水稻發(fā)芽、出苗、生長遲緩,苗前芽鞘彎曲,出苗后芽鞘變褐早枯,莖葉彎曲、扭卷,直播稻幼苗矮縮,根系短小并顯著減少。在直播稻田,有時因出苗率不高需要直播補種時也應注意:凡是已噴過二氯喹啉酸的直播田,都不能通過直播稻種進行補種,否則同樣會產生藥害。
三、在機插稻田的使用
一些地方用二氯喹啉酸防除4葉期以上的大齡稗草時,為了達到防除效果,隨意加大該除草劑的施用量,每667平方米稻田用50%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達到50克左右,增加用藥量自然發(fā)生藥害的風險也加大了,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為安全起見,這時最好的辦法是采用稻杰、千金等安全性較高的莖葉處理劑防除稗草,而不要使用二氯喹啉酸,以避免或減輕藥害的發(fā)生。
萬一發(fā)生二氯喹啉酸藥害,如果受害較輕,一般能自行恢復,適當增施肥料還可以加快恢復速度。發(fā)生較重時,可用30毫克/升赤霉素加適量腐殖酸鹽葉面噴施,也可以使用碧護(0.136%蕓苔·吲乙·赤霉酸可濕性粉劑)噴施,對解除水稻二氯喹啉酸藥害有較好的效果。藥害輕的田塊,每667平方米用碧護3克加水30公斤噴霧,5天左右秧苗即可基本恢復正常;藥害較重的田塊,在第一次施藥后5~7天再噴1次同樣濃度的碧護,也能收到良好的解害效果。
(湖南省沅江市農業(yè)局 李翠英 郵編:413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