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峰
竊聽,是獲取軍事情報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如今一些效率超高的竊聽“神器”嶄露頭角,讓人驚訝!
神器一 子彈竊聽器
要想竊聽到軍事情報,得有先進的竊聽器。竊聽器的大小直接影響竊聽效果,竊聽器過大,容易被發(fā)現(xiàn),所以微型竊聽器才是獲取情報的秘密武器。
情報器具專家開發(fā)出一種微型竊聽器,它像一顆子彈頭,可以用普通步槍發(fā)射出去,射程和普通子彈相當。偵察兵在偵察敵情時,把這種子彈竊聽器用步槍發(fā)射到任何想要偵測的敵方目標,比如敵方軍事會議室的外墻上、敵人陣地工事等。
子彈竊聽器一經射出,就會非常隱蔽地“潛伏”下來,然后把敵方軍事會議的內容或是敵方士兵之間的對話傳輸回來,分析這些談話內容,就可獲得非常多的軍事情報。
在一次軍事演習中,情報人員把子彈竊聽器發(fā)射到敵方的電腦室內,結果電腦操作人員敲打鍵盤的聲音被傳了回來,接收方通過電腦軟件分析這些聲音,就知道了電腦操作人員都“敲”了哪些字母,從而復原出電腦操作人員“下達”出去的各種命令。因為有了這些精確的情報內容,擁有子彈竊聽器的一方能夠把對方的“軍事底牌”搞得一清二楚,在軍事演習中占盡上風,最后大獲全勝。
子彈竊聽器是因微縮電路技術而生的產物,一旦對方被子彈竊聽器擊中,泄密就變得不可避免。
神器二 光纜竊聽器
光纜是信息網的主要傳輸通道,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傳遞主要依靠光纜來完成。所謂“信息高速公路”,指的就是光纜通信——每時每刻都有數(shù)不清楚的信息在光纜上“奔跑”,其中就存在著許多軍事機密。
在光纜內部,信息是以“光”的方式傳遞;而且光纜又是封閉的,從道理上來說,含有軍事機密的光是不會泄密的。因此,用光纜傳遞軍事信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被認為是非??煽康?。
可是,迅猛發(fā)展的科學技術能改變這一切。美國情報部門制造出一種深海潛水器,這種潛水器可以深潛到海底,把海底互聯(lián)網通信光纜拉進自己的“操作倉”內,對光纜外皮進行特殊的技術處理,就能捕捉光纜內的“光信號”。這樣,就相當于獲取了光信號所承載的“軍事機密”。
深海潛水器在太平洋水下“監(jiān)聽”各種軍事信息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美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進行過海底光纜竊聽試驗,目前美國利用光纜竊聽器進行軍事監(jiān)聽的技術已經十分純熟。有了這種高科技深海光纜竊密潛水器,不知有多少軍事情報已成為它的“囊中之物”。
神器三激光竊聽器
子彈竊聽器和深海潛水器畢竟都是可以“眼見為實”的器物,一旦被發(fā)現(xiàn)會遭到清除。為了讓竊聽裝置達到無形的狀態(tài),美國情報機構又研發(fā)了一種“激光竊聽裝置”。情報部門可以在隱避處將一束極細微的激光發(fā)射到將要進行竊聽的某國大使館房間的玻璃上,當房間里的人在談話時,玻璃會因談話的聲音而產生細微的振動,這時候照在玻璃上的激光就會記錄下所有微細的振動并且反射回來。情報人員利用電腦軟件分析反射回來的激光所攜帶的振動信息,這樣就能夠復原屋內人員的談話內容,從而獲取相關的軍事情報。
某年,某國大使館的武官在向本國元首匯報軍事機密時,就受到這種“激光竊聽器”的監(jiān)聽,結果本國元首知道的軍事秘密立即成為別國知曉的內容。“激光竊聽”無影無形,讓人防不勝防。因此,有些大使館人員在商談軍事事宜時,總是不敢大聲說話。
神器四分子級竊聽器
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樣的東西才算是“微小”?一粒塵埃不算“微小”,一個水分子應該算微小了吧。
目前,一些軍事強國正在加緊開發(fā)超微形竊聽器,他們可以借助納米制造技術做出跟一個水分子那么小的竊聽器。
別看它小,可是功能卻挺全:裝備有敏感的微型攝像機、傳輸器和感應器等設備,可以收集并發(fā)回情報。這么小的竊聽裝置可以植入各種昆蟲的體內,還可以“噴撒”到敵方將軍的衣服上,甚至還可以混入食物讓對方的士兵“吞到”肚子里。
好家伙,超微形的分子級竊聽器真可謂是“無孔不鉆”呀,它能讓各種昆蟲、對方的將軍與士兵在不知不覺中向外界泄露軍事情報。有了超微形竊聽器,敵方的任何“物”、任何“人”都會成為軍事情報泄密源。超微型竊聽器讓你懷疑眼前飛過的蒼蠅是不是“間諜”,甚至不敢相信本方將士還是不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