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巖》與羅廣斌的悲?。ㄉ希?/h1>
    2014-07-22 01:17:17敬文東
    揚子江評論 2014年3期
    關(guān)鍵詞:紅巖革命

    敬文東

    《紅巖》與羅廣斌的悲?。ㄉ希?/p>

    敬文東

    革命前奏

    1966年是稍微有點記憶力的中國人永遠無法釋懷的年份。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它都“屬于那種加了著重號的、可以從事實和時間中脫離出來單獨存在的象征性時間”①。那一年發(fā)生了太多的事情,給無數(shù)人提供了太多的機遇——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和這一年5月16日以后的火爆絕然相反,這一年的2月十分寒冷,即將成為文化旗手的江青受林彪委托,邀請軍界要人劉志堅等人,在上海就部隊文藝工作的若干問題進行座談。和寒冷的氣候完全不同,座談會進行得十分熱烈。上海無疑給江青留下過太多難以磨滅的記憶,她的青春年代曾在這里較為耀眼地焚燒,附帶著滿城風雨的緋聞,以至于幾十年后她特別喜歡把許多重大的事情放在上海進行。江青臨去上海的前一天,林彪,一個瘦弱得只能撐起自身思維的人,一個怕風、怕光、只能生活在恒溫狀態(tài)的神秘人物,在林辦機要秘書的幫助下,向時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的劉志堅發(fā)出了指示性的電文:“江青同志昨天和我談了話。她對文藝工作方面在政治上很強,在藝術(shù)上也是內(nèi)行,她有很多寶貴的意見,你們要很好重視,并且要把江青同志的意見在思想上、組織上認真落實。今后部隊關(guān)于文藝方面的文件,要送給她看,有什么消息,隨時可以同她聯(lián)系,使她了解部隊文藝工作情況,征求她的意見,使部隊文藝工作能夠有所改進。部隊文藝工作無論是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方面都不要滿足現(xiàn)狀,都要更加提高?!雹诓焕⑹敲麑?,言簡意賅,但勁道十足,耐人尋味。

    1966年,中共最高層正在醞釀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風暴,毛澤東痛感資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開始反攻倒算,正在尋找機會向他欽定的接班人、“走資派”的現(xiàn)役總司令劉少奇攤牌。作為教育家從井岡山開始到而今的政治盟友,林彪向劉志堅暗示了太多的東西,后者對此自然心領(lǐng)神會。時間跳入1966年后,革命話語的即興色彩又開始它的新一輪頑皮,它的新靈感將綻放出更為火爆的花蕾。本著林彪老謀深算的指示,2月20日,在潮濕、陰霾和寒冷的上海召開過多次座談會后,江青在軍界的幫助下,終于拿出了一份具有無窮威力的紀要。這份紀要即將成為一個新的阿基米德點,仰仗它的幫助,只需要少許力氣,就能推動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1966年4月10日,經(jīng)過毛澤東親筆潤色修訂后,中共中央以文件為方式,向全黨轉(zhuǎn)發(fā)了這個精心編織的紀要。江青肯定十分得意,因為紀要的核心內(nèi)容很符合她眼下的需要:文藝界在建國15年來,一直“被一條與毛主席思想相對立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線專了我們的政”,“在這股資產(chǎn)階級、現(xiàn)代修正主義文藝思想逆流的影響或控制下,十幾年來,真歌頌工農(nóng)兵的英雄人物,為工農(nóng)兵服務的好的或者基本上好的作品也有,但是不多;不少是中間狀態(tài)的作品;還有一批是反社會主義的毒草。我們一定要根據(jù)黨中央的指示,堅決進行一場文化戰(zhàn)線上的社會主義大革命,徹底搞掉這條黑線?!雹垡宦牼椭溃@是毛澤東兩、三年前那兩個批示的翻版,是它們在即興色彩的新一站向革命話語發(fā)出的高亢和聲。

    作為紀要伙同其他眾多行為集體催生出來的產(chǎn)物,中共中央在這一年的5月16日正式發(fā)出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通知(簡稱5·16通知)。通知以高昂的革命熱情,強烈要求全國人民“高舉無產(chǎn)階級文化革命的大旗,徹底揭露那批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所謂‘學術(shù)權(quán)威’的資產(chǎn)階級反動立場,徹底批判學術(shù)界、教育界、新聞界、文藝界、出版界的資產(chǎn)階級反動思想,奪取在這些文化領(lǐng)域中的領(lǐng)導權(quán)。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同時批判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文化領(lǐng)域的各界里的資產(chǎn)階級代表人物,清洗這些人,有些則要調(diào)動他們的職務。尤其不能任用這些人去做領(lǐng)導文化革命的工作”,因為在新的歷史時期他們完全跟不上革命話語即興色彩的頑皮步伐,已經(jīng)成功地墮落為“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要奪取政權(quán),由無產(chǎn)階級專政變?yōu)橘Y產(chǎn)階級專政”。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新人,“我們對他們的斗爭也只能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我們對他們的關(guān)系絕對不是什么平等關(guān)系,而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關(guān)系,即無產(chǎn)階級對資產(chǎn)階級實行獨裁或?qū)U年P(guān)系?!睍r間轉(zhuǎn)過一圈之后又回到起點,曾經(jīng)被認為已經(jīng)消滅掉的資產(chǎn)階級看起來又得到了還魂丹,覓回了自己的性命?,F(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威脅到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偉大前程,富國強民的革命目標有被毀掉的危險。我們的故事即將認領(lǐng)和享用這場殊死搏斗顯露出來的若干特征。

    話說《紅巖》出版后不到半年,羅廣斌便和他的兩個搭檔一同調(diào)入重慶市文聯(lián),成為專職作家。盡管有很多不滿意,但對于新工作羅廣斌還是持樂觀態(tài)度:“這件事又好,又不好。好處是:時間屬于自己;行動完全自由;和文藝界接近,便于提高。不好之處是‘脫離’了斗爭”,有可能陷寫作于不利的危險④。作為一個在黨委領(lǐng)導下的創(chuàng)作小組,自調(diào)入文聯(lián)后,三個人的主要任務是為《紅巖》的續(xù)篇四處搜集資料;出于對“‘脫離’了斗爭”帶來的不良后果的堅決抵制,到1966年,他們共計積累了超過千萬字的筆記和對多位革命志士的采訪記錄。

    對于三位前紅色說書藝人,有著爆炒腰花般油膩、烏紅面孔的1966年顯然來勢不善:早在前一年秋天,在江青的直接干預下,歌劇《江姐》已經(jīng)全面停擺⑤;1966年5月,電影《烈火中永生》受到江青的點名批判后隨即禁止上演。根據(jù)革命話語的新頑皮,江青給電影找出了一大堆病灶,它們在江青的意識流說話方式中,個個都顯得十分要命,一年半以前在北京電影制片廠找出的病灶又有了新變化:“嚴重的問題是為重慶市委書記(叛徒)翻案。小說里的許云峰是工委書記,而在影片里成了市委書記,這是根本不同的。歪曲白區(qū)工作……地下辦《挺進報》是盲動主義。把華鎣山游擊隊寫成是重慶市委領(lǐng)導的,而重慶市委又受上海局領(lǐng)導,是城市領(lǐng)導農(nóng)村斗爭。既違背主席思想,又不符合歷史事實。當時不是上海局,而是黨中央直接領(lǐng)導的。許云峰、江姐兩個形象不好,許像舊知識分子,江有些嬌氣,華子良為瘋子……”⑥雖然江青將矛頭對準的是眾多的第二度理解-解釋,但所有被封殺的,都來自前紅色說書藝人制造出的初步性理解-解釋和最初凝結(jié)的價值以及它的意義傾向性。不祥的兆頭使羅廣斌等人在山雨欲來之前的滿樓狂風中,感到了陣陣涼意。

    在1966年蕩滌人心的最初幾個月里,小說《紅巖》似乎還沒有太大的問題。就在此時,中國青年出版社還決定再版這部影響日益深廣的長篇小說。這年6月下旬,亦即宣告“文革”正式爆發(fā)的5·16通知發(fā)出一個月后,張羽受出版社委托,致信羅廣斌等人,詢問他們在新的革命形勢下,黨史小說重版時是否會做適當修改,以求跟上繼續(xù)革命越來越豪邁的步伐。寫信的時候,張羽還不知道,在此之前兩個月,羅廣斌已經(jīng)揭開了他一生中的第二次革命的序幕⑦。1966年7月1日,黨的生日那天,羅廣斌、楊益言在百忙中終于騰出手來,致信張羽。他們聲稱,和地理語法的嚴厲要求相吻合,重慶的文化大革命正處于高潮狀態(tài),盡管小說肯定需要繼續(xù)打磨,但因為革命工作千頭萬緒,只有“等這里的斗爭任務基本結(jié)束以后,(才能)花些時間修改”⑧。寫那封信時,羅廣斌肯定還記得,早在1965年1月人民大會堂那個寒冷的深夜,江青就向他們發(fā)出過指示,小說必須按照將來完成的革命樣板戲定下的調(diào)子進行大規(guī)模地修改,以求凝結(jié)新的價值,走入正確的第二度理解-解釋所要求的那個更為高邁的境界。對于江青的指示,紅色說書藝人自然不敢有半點違抗。

    回信的當天,已經(jīng)深陷于二次革命的羅廣斌肯定不曾想到,他今生不會有任何機會親手修訂他心愛的《紅巖》了。5·16通知飛馬傳出之后不久,疾風暴雨般的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很快就在四川收獲了它的首批重要成果:馬識途(中共西南局宣傳部副部長)、李亞群(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文聯(lián)黨組書記)和著名作家沙汀被打成四川的“三家村”(一種反動小組織的別稱),中共西南局書記處書記、重慶市委第一書記兼市長任白戈被冊封為“周揚黑線的追隨者”⑨。我們的故事早已講過,馬識途是羅廣斌走上革命道路的引領(lǐng)人;和任白戈一樣,他還是《紅巖》的堅定支持者⑩。馬識途、李亞群和沙汀在繼續(xù)革命的步伐前率先倒地不起,讓羅廣斌感到十分驚恐?!八臒煶榈酶鼌柡α??!?

    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內(nèi),伴隨著革命話語即興色彩更新一站大張旗鼓地蒞臨,羅廣斌開始了他忍耐已久的行動。1966年4月,他“認真學習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和4月18日的《解放軍報》社論,認為這是貫徹執(zhí)行毛主席革命文藝路線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的綱領(lǐng)性寶貴文獻,必須堅決貫徹執(zhí)行。他根據(jù)文件的精神,聯(lián)系本機關(guān)的實際,就勇敢地起來造反了”?。1966年4月下旬的某一天,在重慶市文聯(lián)機關(guān)的一次會議上,秉承紀要和社論的基本精神,羅廣斌慷慨激昂地對與會人員高呼:“重慶文聯(lián)爛了,是資產(chǎn)階級專政!”這個個頭勉強攀升至160厘米的漢子無疑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會場頓時炸開了鍋。文聯(lián)秘書長、即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王覺有點聽不下去,站起來大聲呵斥羅廣斌:“干脆,你說我反黨反社會主義好了!”羅廣斌毫不示弱,大聲回以顏色:“是黑線專政,必然是反黨反社會主義!”?說這句話時,羅廣斌大約不會想到,過不了多少時日,同樣的言詞將原封不動地安置在他的頭上。

    1966年5月16日以后,革命話語即興色彩的頑皮特性在繼續(xù)革命的深化階段導致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作為一種不斷變更自身外延的話語定式,它能同時為敵對雙方所借用,作為互相打擊的理論依據(jù)?。話語市場上一件更為令人矚目的事情緊隨其后,趁機冒出頭來:遵照同一個即興色彩的內(nèi)部口令,敵對雙方對同一件事完全可以給出至少兩種截然不同的第二度理解-解釋;依靠敵對雙方的努力,同一個即興色彩能讓剩余價值網(wǎng)絡和理解-解釋網(wǎng)絡不斷擴大?。就在羅廣斌將矛頭指向市委的同時,作為反擊的一方,后者的手段顯然更為高明、迅捷和有力。他們很快就找到突破口:翻《紅巖》的案,認定小說是修正主義作品,是按照周揚黑線的文藝思想來寫的——紀要發(fā)表后,這樣的口實太容易找到,它幾乎就在尋找者的手邊或眼前。沒過多少日子,重慶市委就派出工作組,要求羅廣斌如實交代黨史小說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與“黑線人物”的關(guān)系?。談話是在重慶市文聯(lián)一間辦公室里進行的,距離羅廣斌設在文聯(lián)大院的家僅僅咫尺之遙。他的夫人胡蜀興感到陣陣涼意;面對咄咄逼人的追問,羅廣斌怒火四射,十幾年忍氣吞聲滋生出的反抗念頭更為強烈。

    在二次革命的前夜,羅廣斌看似突兀的火氣其實來得一點都不突然。自1949年大屠殺之夜到如今,他已經(jīng)反反復復接受過上級組織的四次審查。審查的核心每一回都集中在為何他能從大屠殺之夜皮毛未傷地安全出獄?這是不是和他的反動哥哥羅廣文有關(guān)?他是不是以出賣組織得來的鈔票才購得了自己的性命?在對他作審查結(jié)論時,評語一次比一次差。最近一次的結(jié)論是在1964年作出的。在那次匆匆忙忙作出的考語中,對他當年在看守所的表現(xiàn)視而不見,對他在大屠殺之夜率眾越獄深表懷疑,僅僅勉強給了他一個“未叛黨”的粗糙結(jié)論?。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只得下放在遠離重慶市區(qū)的長壽湖漁場做場長?!?963年,羅的名氣已如日中天,共青團中央提議推選羅廣斌為全國青聯(lián)訪日代表,被‘歷史問題有個別疑點’一句話便輕易否決。1964年共青團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又擬安排羅廣斌為團中央委員候選人,亦遭同樣原因否決。日共邀請羅渡海東訪,再次被有關(guān)方面婉辭,羅終未能越雷池半步。廣闊社會的顯赫名聲和小局部的重重懷疑、不信任和壓抑,結(jié)合得如此完美:20世紀60年代偏居西南一隅的大作家就生活在這種困境中。應該寫出偉大作品的筆,只能畏畏縮縮地寫檢討書。應該被尊敬、鮮花和崇拜簇擁的一代才子,卻只能被‘下放’到遠離城市的漁場,做相當于‘弼馬溫’的‘場長’。長壽湖漁場的霧藹是沉重而寂寥的,羅廣斌就在那兒消磨著才華橫溢的日子?!?屈指算來,1966年發(fā)生在重慶文聯(lián)辦公室的那次審查,已經(jīng)是上級組織對他進行的第五番折騰。

    真不知在文聯(lián)那間儉樸的辦公室里羅廣斌究竟搞清楚了沒有,市委對他的反擊同樣依據(jù)他不久前依據(jù)的5·16通知。1967年7月,在羅廣斌抵抗專門為他而設的工作組有過一段時日后,中共西南局決定迅速找到突破口,掃清西南地區(qū)尤其是重慶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因素,畢竟《紅巖》帶給羅廣斌的名頭實在太大,他在一般的革命群眾那里有著無可比擬的感召力。7月中上旬的某一天,西南局以批判周揚黑線為借口,聯(lián)系本地的實際情況,迂回曲折了一番之后,徑直指名道姓地聲稱,小說《紅巖》是修正主義作品?,具體證據(jù)如下:歪曲歷史(即以江青的言論為準的,指責《紅巖》歌頌執(zhí)行王明路線的川東地下黨負責人——引者注),與馬識途、肖澤寬等牛鬼蛇神合謀,是反黨黑幫集團集體炮制的產(chǎn)品;以劉思揚為名美化富豪出身的羅廣斌?;歌頌頭號走資派劉少奇??!啊都t巖》這部書的出籠難道是為了歌頌紅巖村嗎?是為了反映以紅巖村為代表的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勝利嗎?不是,不是,完全不是,絕對不是!這部書是為了謳歌1948年到解放前夕地下黨重慶市委的‘正確領(lǐng)導’而創(chuàng)作的。是為了這個地下黨市委正、副書記(叛徒)翻案而創(chuàng)作的。是為了給《挺進報》和川東起義、川北起義的錯誤作辯護,為了給推行叛徒哲學的所謂‘獄中斗爭’,作粉飾而創(chuàng)作的。是為了給劉少奇樹碑立傳而創(chuàng)作的。根據(jù)這部黑書炮制者的描述:1948年時的地下黨重慶市委一貫正確得很。至于組織的破壞又怎么樣呢?據(jù)小說的概括,那是由于黨組織中有人讀了《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后所造成的惡果。小說在這里揮曲筆,惡毒攻擊毛澤東思想之后,接著就極力描繪了一個有著斑白的發(fā)絲的‘黨的負責人’,說是靠他收拾局面,一切才又化險為夷。至于這個‘有著斑白發(fā)絲’的能人是誰呢?如果你沒有從小說中讀懂的話,小說作者羅廣斌、楊益言就直接地告訴你了,原來這里寫的他們‘心目中正確路線的代表——劉少奇同志。’……仿佛重慶根本就沒有過紅巖村的存在……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劉少奇就是紅巖的代表……小蟊賊羅廣斌伸出的扒手,大強盜劉少奇斑白的狼尾,都被英雄的紅衛(wèi)兵小將一個一個揪住了……為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徹底勝利,我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一定要把顛倒了的歷史再顛倒過來,把《紅巖》這部反黨小說批倒批臭!”?毫無疑問,初步性理解-解釋在革命話語即興色彩的新階段遭到了徹底否定,小說《紅巖》在黨委的指導下曾經(jīng)凝結(jié)出的正確的價值,也被認為犯有極為嚴重的路線錯誤,擁有完全錯誤的意義傾向性:完成性動作被認為在生產(chǎn)《紅巖》時自擺烏龍。很顯然,伴隨著革命話語即興色彩的靈感突發(fā),圍繞著歌樂山上下的本事組建起來的剩余價值網(wǎng)絡和理解-解釋網(wǎng)絡進一步擴大,話語市場趁機拓展自己的疆界,展開了新一輪的圈地運動。和羅廣斌對此的反感與憤怒絕然相反,我們的故事必須對此持絕對感激的態(tài)度。

    面對重慶市委的種種刁難,羅廣斌十分震怒;有革命話語即興色彩撐腰、做主,他決定這一回拒絕沉默,必須起而行動。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市委的反擊更為有力,既遵循又大幅度地違背了牛頓第三定律:就在羅廣斌致信張羽的第22天,亦即1966年7月22日,派駐文聯(lián)領(lǐng)導革命運動的市委工作組動員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交出他們近四年來為《紅巖》續(xù)篇搜集的資料,由市委工作組代管,以免失密?;看羅廣斌依然沒有投降的明顯跡象,半個月后的8月3日,市委在一天內(nèi)連發(fā)三份《對羅廣斌被捕的幾個問題開展調(diào)查的報告》,量體裁衣,十分明確地給羅廣斌扣上了叛徒的帽子;為了和紀要中承載的最新型號的即興色彩相吻合,還把羅廣斌綁在馬識途所代表的文藝黑線的戰(zhàn)車上,指責《紅巖》是文藝黑線的正出產(chǎn)品,通過馬識途進而和已經(jīng)被打倒的前文藝總管、羅廣斌并不十分熟悉的周揚聯(lián)系在一起——后者不久前被迫搖身一變,從前紅色文藝總管躍遷為文藝黑線的現(xiàn)役總舵主?。

    必須要承認,剛剛爆發(fā)的“文革”為羅廣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反擊機會,革命話語即興色彩的新靈感也給他批量供應了必要的底氣?:他堅信自己的所作所為才算真正符合通知的精神,堅信自己是站在毛澤東的思想的旗幟下實施反修防修斗爭。“文革”正式開始后不久,多年不被信任的怨氣使他向全市發(fā)表公開信并成立戰(zhàn)斗小組,率先奪取了市文聯(lián)的領(lǐng)導權(quán)?!秾α_廣斌被捕的幾個問題開展調(diào)查的報告》發(fā)表20余天之后的1966年8月底,對修正主義分子已經(jīng)忍無可忍的羅廣斌決定把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當市文聯(lián)的炊事員郭青等人發(fā)起成立造反派組織“紅衛(wèi)兵戰(zhàn)斗小組”時,羅廣斌當即表示堅決支持。他對拉起旗桿招兵買馬的郭青等人說:“怕什么,最多是坐牢,掉腦袋,全家打成反革命!”?和多年前不幸一語成讖的彭詠梧、王璞、劉國鋕極為相似,羅廣斌也鬼使神差地摸到了自己命運的開關(guān)。隨著這句話消失在空氣中,羅廣斌距離他的悲劇的最后完成僅僅需要4個月;他無法知道,他已經(jīng)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不會再有11·27大屠殺之夜的幸運,這一回他遇到的不是歌樂山、白公館和它的看守長楊進興,而是力量更為巨大的革命話語,是革命話語無比頑皮的即興色彩——在它們的胸腔內(nèi),不會有楊欽典、李育生的存身之地。

    就在羅廣斌準備二次革命的當口,一個多月前給他寫信的張羽也揭開了他十余年不幸生涯的序幕:隨著電影《烈火中永生》遭到點名批判,張羽被勒令在家閉門思過,沒有資格參加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昔日完成性動作的監(jiān)控者,現(xiàn)在成了革命話語即興色彩又一輪頑皮中的被監(jiān)控者。

    二次革命終于開始

    和已經(jīng)過去的數(shù)千年相比,1966年無疑擁有一個質(zhì)地特殊的秋天,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極少數(shù)杰出的秋天以它們非凡的肅殺或豐收才可以和它相提并論。這一年的蒼天依然像往常那樣俯視人間,對各色人等漠然相向:它對人間的滄海橫流、英雄本色已經(jīng)熟視無睹,人世間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引起它的驚奇——何況這些年“與天斗其樂無窮”的莽撞行徑已經(jīng)讓它徹底膩味。作為進入秋天這個盛大宴席的過門,1966年8月5日,毛澤東發(fā)表了他的第一張也是最后一張大字報,名曰“炮打司令部”,不點名地將矛頭指向他曾經(jīng)內(nèi)定的接班人,資產(chǎn)階級設在共產(chǎn)黨內(nèi)的頭號代表人物劉少奇?——作為對那張大字報的酬謝,后者從此運交華蓋,在河南某監(jiān)獄內(nèi)令人惋惜地匆匆丟掉了性命;沒過多少時日,應和著第一張大字報帶來的革命效應,毛澤東身著軍裝,和他的親密戰(zhàn)友林彪一道,在天安門城樓上揮手致意,第一次檢閱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wèi)兵,從此,紅衛(wèi)兵運動像從前的革命火種一樣星火燎原、全面開花;10月8日至25日,伴隨著陣陣秋風,毛澤東親自主持中央工作會議,正式清算劉少奇的“資產(chǎn)階級反動路線”——大資產(chǎn)階級被消滅數(shù)年后,竟然在共產(chǎn)黨內(nèi)死灰復燃,這無疑是令革命話語及其掌控者目瞪口呆的事情。

    適合密謀、地下幫會與反叛活動的霧都重慶,擁有特殊地理語法的山城渝州,像它在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充任臨時首都一樣,這一回又走在繼續(xù)革命的最前沿,深為靈感大發(fā)的即興色彩所肯定和表彰,只因為它正處于即興色彩所需要的那種迷狂狀態(tài)?!吧匠侵貞c,祖國大西南的重要工業(yè)城市,劉(少奇)鄧(小平)黑司令部復辟資本主義的戰(zhàn)略后方的重要基地,李(井泉)家王朝的川東重鎮(zhèn)。在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這里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個司令部大決戰(zhàn)的烽火連天的戰(zhàn)場,因其斗爭特別激烈殘酷,特別曲折復雜而全國矚目?!?——地理語法和革命話語的即興色彩一拍即合。自進入那個質(zhì)地優(yōu)異的秋天以來,我們的故事的主角羅廣斌在他所做的一系列事情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情,是參加并發(fā)動了11·27大屠殺17周年的紀念活動?。

    聲勢浩大的紀念活動開始前,伴隨著毛澤東在北京親自主持中央工作會議,羅廣斌為規(guī)模浩大的紀念活動早有準備和預演。10月23日,他和楊益言寫出大字報《致重慶市文聯(lián)機關(guān)全體革命同志的信》,公開亮出造反立場;兩天后,重慶市文聯(lián)由他和楊益言聯(lián)袂主持,進行“巴黎公社”式的民主選舉;郭清、羅廣斌、楊益言、劉德彬等人被選為“文革”籌備小組成員,組長是炊事員郭清,但籌備小組實際上由羅廣斌、楊益言控制。10月26日,重慶市文聯(lián)“文革”小組正式行使領(lǐng)導文聯(lián)機關(guān)進行“文革”運動的權(quán)力。時間越來越接近紀念大會到來的那個日子,羅廣斌等人的動作也更為疾速、有力:11月8日晚,羅廣斌、楊益言將市委駐文聯(lián)工作組組長牛文拉到市中心解放碑進行辯論,進一步擴大對市委的反抗態(tài)勢??!敖夥疟氯松饺撕?,看《紅巖》作者亮相造反。”?黨史小說的作者在重慶敞開自己的立場,對重慶的各個造反派組織無疑起到了極大的鼓勵作用。

    時令已經(jīng)進入重慶的初冬,潮濕的寒風緩緩伸出舌頭,舔舐著市民的全身,但重點是臉頰和裸露的脖子;和時令相反,作為即興色彩的物質(zhì)體現(xiàn),文化大革命正在向如火如荼的新階段高歌猛進,全國各地的紅衛(wèi)兵造反組織紛紛來到重慶或在霧都建立聯(lián)絡站。1966年11月27日,重慶大田灣體育場舉行的紀念大會顯得十分熱烈,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wèi)兵參加了這次盛會。隨著毛澤東“炮打司令部”的一聲令下,隨著劉鄧資產(chǎn)階級司令部的應聲倒地,紅衛(wèi)兵堅信自己才是革命烈士的嫡出子孫,一貫執(zhí)行劉鄧路線的重慶黑市委無權(quán)染指這個偉大的紀念活動。出于對紅衛(wèi)兵的高度支持和認同,我們的主角馬上就要出場,讓中共西南局擔憂的事情終于來臨:“羅廣斌是乘坐敞棚吉普車進入體育場的,并且繞場一周接受崇拜者們瘋狂的敬意。那情景,很容易讓人想起毛澤東接受紅衛(wèi)兵朝覲的場面。在全中國只允許一個權(quán)威,而且是絕對權(quán)威存在的年代,羅廣斌在少不更事的紅衛(wèi)兵娃娃中煽起的偶像崇拜,實在有點離譜?!?盡管那些娃娃們并不知道,羅廣斌的冒失舉動完全出于無奈:他在拉肚子,為趕時間,臨時搭乘了一輛敞棚吉普車,機緣巧合地剽竊了惟一一個教育家才該有的做派?。但毫無疑問,是小說《紅巖》和電影《烈火中永生》給他帶來的巨大榮譽,才造就了離譜的事情的發(fā)生。

    羅廣斌是在他家的世交馬識途的帶領(lǐng)下,在西南聯(lián)大附中參加學生運動并從此走向革命道路的。1966年11月27日,他顯然是“把他在西南聯(lián)大搞學生運動的方法搬到文革中來了”?。但羅廣斌揭竿而起的目的是為了捍衛(wèi)毛澤東的思想,就像當年在秀山、在白公館是為了聽從毛澤東的教育理念、向教育理念奉獻新式孝道一樣?。他認定他的對立面重慶市委以及重慶市委的上級領(lǐng)導(比如西南局第一書記李井泉),已經(jīng)完全陷入資本主義和修正主義的泥潭,作為黨史小說的主要作者,他自認為比其他人更有義務參與到打倒當權(quán)派的造反運動中去。這是對即興色彩的靈感大發(fā)發(fā)出的堅定和聲,也是對小說《紅巖》中凝結(jié)的價值的意義傾向性的無限放大。

    轟轟烈烈、聲勢浩大的紀念活動勝利結(jié)束后的第二天,遵照同一個革命話語的教誨,基本上是站在市委一邊的四個群眾組織(即所謂的保皇四軍?)試圖向造反派反撲。在山城迷宮般的大街小巷,?;仕能姷膽?zhàn)士們像今天的假藥販子和偽文憑兜售者一樣四處散發(fā)傳單,揚言要在1966年12月4日,在羅廣斌乘坐敞棚吉普車繞場一周的大田灣體育場,召開“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深入揭發(fā)批判西南局、省市委所執(zhí)行的資產(chǎn)階級反動路線誓師大會”?。“消息既出,重慶造反派和外地赴渝的紅衛(wèi)兵便認定大會是‘陰謀’,是‘假批判、真包庇’,決定堅決對其造反。”?所有的造反派都依據(jù)革命話語的即興色彩,所有的造反派都認為只有自己才是正確的,這無疑是人類闡釋學歷史上較少遇見的極端時刻,但在中國歷史上卻屢見不鮮。

    那個注定會將羅廣斌拖入更深的悲劇的日子終于來臨。12月4日上午,大田灣體育場人山人海。被霧氣遮蔽的太陽投下了潮濕、陰霾的光線,兩派之間的沖突趁太陽眨眼的間歇已經(jīng)全面展開。羅廣斌的盟友、以重慶大學學生為主的造反派815派率先攻上保皇四軍的主席臺;815派的頭目強行要求發(fā)言,卻遭到?;仕能娭鞒秩说膱詻Q拒絕。幾經(jīng)推搡,815派的頭目被?;仕能姷募m察人員推到臺下?。準備前來搗亂,早已先期進入會場的815成員趁機搖動旗幡,說?;仕能妱佑梦淞?,反對革命派造反?!爸飨_上的沖突一開始,被阻隔在場外的造反派大隊人馬,便如狂潮急浪一般向水泄不通的體育場發(fā)起拼死沖擊:混戰(zhàn)就此開始。臺上臺下數(shù)萬群眾,開始是喊叫、謾罵、吐口水,馬上升級為推搡、為扭扯、為撕打。拳頭不夠,旗桿、標語牌、脫出的鞋子、地上的磚頭,統(tǒng)統(tǒng)成了武器,于是滿場喧囂,滿場哭喊,滿場血腥。……接著雙方始而辯論,接著就‘暴徒’、‘土匪’、‘滾出去’地罵開了?!?作為反動堡壘的主席臺很快被815派全面占領(lǐng);司令部被端,?;仕能婎D時潰不成軍,丟下一地狼藉的斷旗桿、碎紅旗、標語牌、鞋子、帽子,倉皇逃竄。造反派迅速占領(lǐng)會場,繼而很快把整個城市都占領(lǐng)了——比當年第二野戰(zhàn)軍解放重慶還要干凈、簡單和利索。在這次沖突中,作為勝利的必要代價,以815為代表的造反派一方受傷人數(shù)達200余人?。到這天晚上,另一個重大消息接踵而至:造反派中有數(shù)人被?;仕能娝蜕夏魏螛?,此刻他們正在慘淡的橋上傾聽狂風發(fā)出的凄厲呼聲?。

    盡管這一天羅廣斌并沒有親臨現(xiàn)場,但有證據(jù)表明,他一直在幕后指揮?。這一天過去后,他即將再次走到前臺,只因為12·4慘案是一個可以充分利用的借口,活學活用革命話語即興色彩的羅廣斌以及他的造反派同仁必須死死揪住這個昂貴的由頭,把戰(zhàn)火引向更高邁的境界。(未完待續(xù))

    【注釋】

    ①歐陽江河:《站在虛構(gòu)這邊》,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49頁。

    ②《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內(nèi)部發(fā)行,1966年,第1-2頁。

    ③《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內(nèi)部發(fā)行,1966年,第5-6頁。

    ④羅廣斌致張羽信,1962年5月14日,手稿復印件。

    ⑤參閱空軍政治部歌劇團整理供給《江青企圖扼殺歌劇〈江姐〉的言行》(1977年4月1日),江蘇師范學院中文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江姐〉專集》,1980年,內(nèi)部發(fā)行,第126頁;參閱耿耿《江青插手歌劇〈江姐〉內(nèi)幕》,《人物傳記》1999年第2期。

    ⑥《(江青)關(guān)于電影問題的談話》,新北大公社《文藝批判》編輯部編《江青同志關(guān)于文藝工作的指示匯編》,1967年10月,第43頁。

    ⑦參閱楊益言《揭穿謀殺羅廣斌同志的陰謀》,《紅巖戰(zhàn)報》第1期(1967年4月15日)。

    ⑧參閱張羽《我與〈紅巖〉》未刪稿,手稿復印件。

    ⑨參閱穆欣《“國防文學”是王明機會主義的口號》,《光明日報》1966年7月7日。在這篇文章的注釋中,有“任白戈是‘大黑幫’周揚的‘另一個追隨者’”的字樣。

    ⑩1962年4月16日,羅廣斌在致馬識途的信(手稿復印件)中,贊揚馬識途:在《紅巖》的寫作過程中,“不僅有你的心血,設計和構(gòu)思,還有著你多年的關(guān)切、擔心、喜悅、焦慮……沒有你的指點,我們不可能沾在蛟高的角度處理這個龐大的題材?!?/p>

    ?何蜀:《〈紅巖〉作者羅廣斌在“文革”中》,《文史精華》2000年第8期。

    ?參閱“軍工井岡山”等《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忠誠衛(wèi)士——二評山城羅廣斌事件》,《軍工井岡山》1968年第1期。

    ?楊益言:《揭穿謀殺羅廣斌同志的陰謀》,上海交通大學紅巖戰(zhàn)斗隊編《〈紅巖〉與羅廣斌》第一集,1967年8月,第20-21頁。

    ?對照一下中共西南局第一書記李井泉和西南局書記處書記、重慶市委第一書記兼市長任白戈在敵對兩派中的形象就很說明問題。保羅廣斌的一派認為李井泉和任白戈在迫害羅廣斌,反羅廣斌的一派則認為他們在保羅廣斌,都異口同聲地說李井泉和任白戈違背了毛澤東思想,所以才會迫害或保護羅廣斌。(參閱“文革”時期重慶出版的革命小報《橫掃》、《815戰(zhàn)報》、《紅巖村》等)

    ?其實,連當時中共最高層的許多人都不能準確理解革命話語即興色彩的新涵義。1966年7月29日,中共北京市委召開大專院校和中等學校師生文化大革命積極分子大會,資產(chǎn)階級司令部的二號人物鄧小平在講話中說這是“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頭號人物劉少奇“在講話中更是惡毒地攻擊毛主席的新路線:至于怎樣進行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你們不大清楚,不大知道,你們問我們,我老實回答你們,我也不曉得?!保▍㈤啞秷詻Q將資產(chǎn)階級司令部打進地獄》,《紅巖村》第3期,1968年4月)

    ?參閱“軍工井岡山”等《評山城羅廣斌事件》,《軍工井岡山》1968年第1期。

    ?石化:《說不盡的羅廣斌》,《紅巖春秋》2000年第1期。

    ?周孜仁:《紅衛(wèi)兵小報主編自述》,(美國)溪流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頁。順便說一句,周孜仁是重慶著名的815戰(zhàn)斗團機關(guān)報《815戰(zhàn)報》的主要編輯。

    ?參閱“軍工井岡山”等《評山城羅廣斌事件》,《軍工井岡山》1968年第1期。

    ?參閱重慶紅衛(wèi)兵革命造反司令部等《羅廣斌是周揚反黨黑線的走狗》,《山城紅衛(wèi)兵》,第16期,1967年3月1日。

    ?說小說歌頌劉少奇倒也不完全是無中生有。1966年7月15日,距離劉少奇被打倒的時間只能按天來計算了。就在這一天,羅廣斌、楊益言寫出了揭發(fā)蕭澤寬的材料,其中有言:“《紅巖》的寫作,是在我們1956年向市委書記處書面報告,并經(jīng)批準后才開始的。”為澄清有關(guān)《紅巖》中的李敬原是寫蕭澤寬的問題,他們特別說明:“小說中沒犧牲的人物篇幅寫得少,多是完全虛構(gòu),如對李敬原的描寫,他有‘斑白的發(fā)絲’,等等,歷史上便沒有這樣的人(在我們的心目中,倒是想按著少奇同志這樣白區(qū)工作的正確代表寫的,盡管我們并不知道更多情況)。”(1967年6月24日重慶文藝界革命造反司令部《魯迅戰(zhàn)報》刊載原件照片,此處引自何蜀《在創(chuàng)作〈紅巖〉的前前后后——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大事年表》,未刊稿)

    ?引自只有半張復印件的重慶紅衛(wèi)兵小報,報紙和作者以及本文的題目均不可考。

    ?對此何蜀有較為詳細的交待:“(1966年)7月22日深夜,牛文找羅廣斌談話,簡單地說了兩點:一是羅等三人揭發(fā)沙汀、馬識途、蕭澤寬等人的材料和羅等與他們的接觸不相稱。二是羅等1964年到南京檔案館等抄錄敵特材料的記錄本,為防在文革期間失密,暫交工作組代為保管。談話之后,羅、劉分別上交了筆記本,楊益言上交筆記本時問:我還有記錄江青同志講話的本子交不交?工作組答:你覺得該交就交。楊遂將筆記本上交?!保ê问瘛对趧?chuàng)作〈紅巖〉的前前后后——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大事年表》,未刊稿)

    ?參閱《軍工井岡山》編輯部等《評山城羅廣斌事件》,紅巖村編輯部《批〈紅巖〉揪叛徒資料之五》,1968年7月,第5-10頁。

    ?重慶市曲藝團說書藝人徐勍在何蜀整理的口述紀實中提供的說法能夠印證我們的結(jié)論:“(1966年)11月初,一天晚上,聽說羅廣斌、楊益言把市委工作組牛文他們弄到解放碑臺子上去辯論,實為批斗……我沒有擠過去看。但我對羅廣斌、楊益言產(chǎn)生了極大的反感。你們這樣的知名人士,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公眾人物,也來湊什么熱鬧,造什么反?后來,有公安局的朋友告訴我,說羅廣斌從白公館出獄的事,一直有人懷疑。市里審查了幾次,他自己講的,和一些特務交待的,大有出入,而他不同時間在各單位作報告時講的,內(nèi)容也有出入。因為市委審查他,他就有怨氣,認為受了迫害。趁文革之機,就起來造反了?!保ê问裾怼犊谏嗳松械囊欢尾迩?,未刊稿)當年的親歷者,重慶815戰(zhàn)斗團的骨干周孜仁先生在幾十年后的回憶錄里十分誠懇地寫道:“他(即羅廣斌——引者注)一生向往革命,為此不惜背棄優(yōu)裕的權(quán)貴家庭。國民黨把他投進黑牢,共產(chǎn)黨卻對他并不寬容。他曾用橫溢的文學才華抗爭,成功了,是令人羨慕的巨大成功,但沒有絲毫改變尷尬的處境。文化大革命來了,他壓根兒不知道發(fā)動者的意圖,但對于個人,他以為是一個機會。于是開始用全然不同于文學的手段再次抗爭——這恰恰是他的弱項?!保ㄖ茏稳省都t衛(wèi)兵小報主編自述》,第108頁)

    ?向東等引自羅廣斌當年的戰(zhàn)友楊向東的口述,參閱向東《羅廣斌悲劇發(fā)生前后》,《重慶晚報》2005年5月29日;參閱楊向東1993年6月29日致張羽的信件,手稿復印件。

    ?毛澤東:《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人民日報》1966年8月5日。

    ?《軍工井岡山》編輯部等《評山城羅廣斌事件》,紅巖村編輯部《批〈紅巖〉揪叛徒資料之五》,1968年7月,第2頁。

    ?1966年9月以來,羅廣斌一直在聯(lián)合紅衛(wèi)兵造“黑市委”的反,“羅等三人背著工作組拉攏勤雜人員于九月二日成立了紅衛(wèi)兵,張貼了決心書,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等人野心勃勃……力圖對市委發(fā)動一個有計劃、有組織的進攻?!保ㄉ鲜鲆氖钱敃r尚未被打倒的重慶市委對羅廣斌的秘密跟蹤報告,轉(zhuǎn)引自“軍工井岡山”等《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忠誠衛(wèi)士——二評山城羅廣斌事件》,《軍工井岡山》1968年第1期)差不多與此同時,“黑市委”派出調(diào)查組到北京某監(jiān)獄提審了徐遠舉,要后者證明羅廣斌當年在白公館的叛變表現(xiàn)。由于徐遠舉堅持己見,調(diào)查組未能如愿。(參閱“軍工井岡山”等《關(guān)于羅廣斌同志的歷史——三評山城羅廣斌事件》,《軍工井岡山》1968年第1期)

    ?參閱何蜀《在創(chuàng)作〈紅巖〉的前前后后——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大事年表》,未刊稿。

    ?何蜀整理《口舌人生中的一段插曲》,未刊稿

    ?周孜仁:《紅衛(wèi)兵小報主編自述》,第53頁。

    ?參閱周孜仁《紅衛(wèi)兵小報主編自述》,第55頁。

    ?何蜀:《〈紅巖〉作者羅廣斌在“文革”中》,《文史精華》2000年第8期。

    ?從等級制度的角度看,上級肯定要驅(qū)使下級,下級肯定對上級有意見;從心理學上看,下級在遇到可以合法造上級的反的時刻,私仇以合法的面貌出現(xiàn)去收拾上級的合理性是存在的。(參閱田奇莊《人妖顛倒的1966——我經(jīng)歷的文革回憶片斷》,《思想者》2006年第3期)此處不是說羅廣斌一定是這種情況,但肯定存在著這種情況,何蜀就持這樣的觀點。(參閱何蜀《〈紅巖〉作者羅廣斌在“文革”中》,《文史精華》2000年第8期)

    ?這四個組織包括三個學生組織:“毛澤東思想紅衛(wèi)兵”、“毛澤東思想紅小兵”、“赤衛(wèi)軍”;一個工人組織:“工人糾察隊”。這四個組織被羅廣斌們稱為“?;仕能姟保灰驗樗麄兇篌w上站在市委一邊。(參閱周孜仁《紅衛(wèi)兵小報主編自述》,第45頁)

    ?參閱首都大專院校赴渝戰(zhàn)斗兵團代表發(fā)言《妖霧彌漫壓山城:向首都革命群眾匯報重慶地區(qū)資本主義復辟情況》,《紅巖戰(zhàn)報》第一期,第3頁。

    ?周孜仁:《紅衛(wèi)兵小報主編自述》,第68頁。

    ?815戰(zhàn)斗團主要由重慶大學的學生組成,攻上?;仕能娭飨_的815頭目叫周家喻。(參閱周孜仁《紅衛(wèi)兵小報主編自述》,第83頁)

    ?周孜仁:《紅衛(wèi)兵小報主編自述》,第67頁。

    ?參閱何蜀《重慶一二·四事件》,《中共黨史資料》1999年第12期(總第72輯)。

    ?參閱楊益言《揭穿謀殺羅廣斌同志的陰謀》,上海交通大學紅巖戰(zhàn)斗隊編《〈紅巖〉與羅廣斌》第一集,1967年8月,第22頁。

    ?何蜀整理的材料對此有過記載:“12·4早七點,楊益言在辦公樓曬臺觀察。羅、劉在羅家樓上觀察。……沖上主席臺時,楊、劉由羅派去。11點左右有人來找羅談大會打死人消息后,羅對楊、劉談后,楊、劉才去了。楊說:‘到了會場主席臺后,才想起抓兇手的?!?2·4第一張傳單,由羅口授,楊甦(重慶市文聯(lián)《奔騰》文學雙周刊文學評論編輯)記錄,但查到了楊山(時為重慶市文聯(lián)業(yè)務組成員)記錄稿。上有羅修改筆跡。這傳單寫的時間,楊甦口頭交待是午飯前寫的(但二楊對口后改口說午飯后寫的)。下午兩點開始寫大字報的。這原稿上沒多大改動,看來羅早已胸有成竹。這傳單由好幾個單位轉(zhuǎn)抄出去?!保ê问裾怼读_廣斌專案組筆記摘選·羅廣斌、楊益言在“一二·四”事件前后》,未刊稿)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文節(jié)選自《事情總會起變化——以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小說〈紅巖〉為中心》(秀威出版社,2009年)一書,經(jīng)敬文東先生授權(quán),內(nèi)容首次公開在大陸發(fā)表。感謝敬文東先生對本刊的信任和支持!

    猜你喜歡
    紅巖革命
    將革命進行到底(節(jié)選)
    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
    建筑博覽 紅巖廣場
    重慶建筑(2021年6期)2021-07-08 07:57:28
    上汽紅巖插上互聯(lián)網(wǎng)翅膀
    汽車觀察(2018年9期)2018-10-23 05:46:46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紅巖英烈張文端:潛伏在敵營中的鄉(xiāng)長
    文史春秋(2016年6期)2016-12-01 05:43:02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音樂生活(2016年7期)2016-05-30 17:26:58
    粉紅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毛澤東與紅巖精神——從黨的建設和群眾路線角度所作考察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06

    建阳市| 齐河县| 教育| 云浮市| 名山县| 华亭县| 东乡族自治县| 岑巩县| 韩城市| 石首市| 察隅县| 南丰县| 屏边| 磐石市| 揭东县| 罗源县| 隆尧县| 钦州市| 通州市| 水富县| 芦溪县| 汤阴县| 博白县| 龙岩市| 会昌县| 瑞安市| 蒲江县| 宁夏| 兴和县| 奎屯市| 宁河县| 腾冲县| 德江县| 许昌县| 依兰县| 商洛市| 太原市| 平谷区| 工布江达县| 梅河口市|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