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自身發(fā)展是班級管理永恒的主題,應注意發(fā)展學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能力。自主管理的關鍵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班級還給學生,自主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
關鍵詞:高職;學生;自主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8-0016-02
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自身發(fā)展是班級管理永恒的主題。長期以來,班主任給人的印象就像是“保姆”一樣,事必躬親、終日瑣事纏身,教師雖然很累,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忽視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體意識,把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事代勞了,學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仡櫲陙淼陌嗉墝W生管理工作,我的體會是“發(fā)展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做剛剛好的班主任”。
一、堅持自主管理,培養(yǎng)一批素質優(yōu)良的學生干部
首先,我在同學們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產(chǎn)生班、團干部,并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責任目標和職權范圍,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學討論通過。大膽放權給班委,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與工作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與班級的中堅,發(fā)揮班委會、團支部的核心力量[1]。
我在班干部申請競選時提出的前提條件是,要具有奉獻精神、服務意識。對于產(chǎn)生的班干部,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我在班團干會議上的要求是十二字方針:“以身作則、團結協(xié)作、注意方法”。班干部既是管理者,更是奉獻者,而一般的同學既是參與者,也是監(jiān)督者。在工作中,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教給他們工作的方法,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工作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又從中挖掘學生的潛力,通過對班干部的培養(yǎng)帶動全體同學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讓班干部在服務班級、做出奉獻的同時,更要能夠體會到自身的成長和發(fā)展,鍛煉了組織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與人交流的能力,更加培養(yǎng)了服務意識。這種努力和奉獻一定是要讓他們覺得是值得的、快樂的。
二、利用多種形式,形成優(yōu)良的班風學風
班集體建設最重要的就是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大學生自主管理包含兩層含義,大學生個體自主管理與集體自主管理,兩者相輔相成。通過這種管理形式,使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由被動變?yōu)橹鲃?。班主任對于班級事務和各個學生的關注度并非一成不變的,在這方面我采取的是“抓大放小,抓兩頭放中間”的辦法。自主管理并非放任不管,小事主要讓班級自主管理,較大的事務班主任要過問,重大的事情要及時向系部、學工處甚至院領導匯報。對于遵紀上進、善于團結同學、學習認真刻苦、具奉獻精神的優(yōu)秀學生多采取在班級公開表揚、激勵的辦法。而對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集體責任感及榮譽感缺乏的同學則采取個別談話,多采用教育、鼓勵的辦法;但對于嚴重違紀現(xiàn)象,如考試作弊、夜不歸宿等堅決處理,防微杜漸,絕不姑息。
對于良好班風的形成,還有就是充分利用主題班會這一形式。班會由同學們自己組織,班主任僅僅是在主題策劃階段給出指導意見,以及在班會最后做一簡短總結。在班會上,同學們圍繞相應主題暢所欲言,可以適當展開,談人生、談學習、談理想、談班級與自身發(fā)展。而班主任只做一點要求,只要是積極向上的,有利于學院、系部和班級集體利益的,什么話都可以講,什么話都應該講。同學們除鍛煉了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更主要是融洽了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管理與被管理的相結合,提高了每一個學生對班級管理的參與度,使他們能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責任,也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他們不僅能管別人而且能自覺地管理自己。這些以學生為主體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強了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級的工作效率。
三、言傳身教,做學生學習的楷模
身教重于言教,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在管理學生的同時我也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班主任的能力、素質、修養(yǎng)、魅力和智慧是建立良好班風的標尺。在學生的眼里,教師的言行具有很大示范性,如果教師道德修養(yǎng)欠佳,則將使學生因失望而陷入道德迷惘,或使學生因盲目效仿而趨于道德墮落。反之,如果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則將使學生在敬佩中得到熏陶,在模仿中提高修養(yǎng)。因此,班主任要不斷完善自我,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輔以生動透徹的說理,才能產(chǎn)生感染、陶冶學生情感的力量。
在班級管理中還有就是一定要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事情,除要講究方法技巧以外,還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但師生間一旦能建立起融洽的關系,班級管理就會變得得心應手[2]。在這一點上,平等相待和公平公正非常重要。與學生平等相處,能夠聽進不同的意見,這不僅是一種胸襟,更是一種品質。而公平公正是班級管理,乃至整個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基石。實踐證明,融洽的師生關系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劑良方。
四、開展各項有益活動,實現(xiàn)自主發(fā)展
若沒有豐富的集體活動,就必然死氣沉沉,缺乏活力,這將有礙于班集體的健康發(fā)展[3]。要想讓班集體充滿生機活力,最重要的是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有益的活動,同學們通過自身的表現(xiàn)來展示能力和才華,獲得認可與成功。如開展演講比賽、辯論賽、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各種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健康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工作的參與者、主持者和實施者。在這些活動中,作為班主任,僅僅是扮演著觀察者和有限指導者的角色,徹底拋棄“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實踐。
總而言之,自主管理的關鍵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把班級還給學生;自主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
參考文獻:
[1]徐劍.高校學生干部自主管理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3,27(4):137-139.
[2]田燕飛,李珊.高校和諧班級建設與大學生自主管理[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2,32(1):135-137.
[3]史慶偉.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1,(23):255-256,179.
作者簡介:禹良國(1975-),男,江蘇南京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醫(yī)學職業(yè)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