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香
德育教育是教學活動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其目的在于借助不同的方式,向學生滲透社會上公認的交往原則和道德標準,以助于他們適應社會活動規(guī)范的性格的形成。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改革,其中的素質教育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而德育在課程教學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學生只有受到良好的德育,才能向著品學兼優(yōu)的方向發(fā)展,以后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各科教學是學校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而在各科的教學中,語文課程德育教育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甚至要遠遠超過其他學科。這與語文教學的教學原則以及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學科性質分不開。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教授語文知識,另一方面要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將語文課堂由傳統(tǒng)單一的傳授課程知識轉變?yōu)橹R學習、能力培養(yǎng)以及德育教育共存的新型課堂。通過教師的講解感染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和不同的教材內容,尋找最合適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學生在自然和諧的思想教育中受到熏陶。但是,在目前的小學語文德育教學中,有些老師對德育教育缺乏正確理解、教育方式單一落后、德育滲透效果差甚至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等現象依然存在。
一、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現狀
1. 部分老師缺乏在課堂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意識
作為傳統(tǒng)的德育滲透基地,小學語文的課堂具有許多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但是在日常的教學中,因為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老師把考試成績當做檢驗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缺乏對語文教學任務的根本認識,沒有意識到學生的思想境界、審美水平以及品德修養(yǎng)都是語文教學中需要關注的部分,對德育和智育之間的關系沒有清楚的認識。因此,導致這些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基本不會涉及德育滲透的部分,按照老套路填鴨式教學,錯過了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思想品德境界的機會。
2. 德育教育與現實脫節(jié),具有隨意性
小學生的是非分辨能力尚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而且小學語文課文的內容蘊含的德育教育因素非常豐富,這使得語文課堂具備進行德育滲透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將每篇課文所蘊含的德育內容挖掘出來,并且要選擇好進行德育滲透的切入點[1]。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重視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老師非常少,不會自覺地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學生也無法對課文中的德育觀點真正領悟,從而導致德育教育脫離現實。
3. 德育教育的滲透方式需要提高
在語文課堂的德育教學中,德育教學能夠有效實施的關鍵在于合適的滲透方式。只有選擇了合適的德育滲透方式才能使德育教學具有說服力,使學生易于接受。如果采用生硬的說教方式,不僅不會起到德育教育的效果,還可能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2]。如此一來德育教育的目的沒有達到,還影響了知識教授的效果。但是依然有許多語文老師德育滲透的形式死板單調,采用思想灌輸式的方式,使學生無法正確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內涵。
二、有效實施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措施
1. 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實施德育教育
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掌握的,這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基礎。小學生有較強的爭強心理、心靈純潔、好奇心重、愛表現等優(yōu)點,其缺點在于知識面窄、好動貪玩、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等。教師應該在掌握學生這些特點的基礎上,在教學中揚長避短、對學生進行引導,教會學生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培養(yǎng)他們?yōu)槿颂幨赖脑瓌t以及良好的道德觀念。在課堂上,可以把知識盡可能的主動化、有趣化、形象化、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比如可以根據課程的內容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影視資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從影片中得到啟發(fā),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還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要求學生在平時做到課堂上提到的觀點,鼓勵學生付諸實踐。
2. 掌握好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的關系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我們不能過分強調知識的學習而忽略德育滲透,同樣,也不能只看重德育教育而忽視語文知識的學習[3]。畢竟,語文教育是語文教學的主體。因此,掌握好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德育教育作為一種滲透的方式,可以自然地穿插在語文教學中,而且要講究操作方法。教師自己要做到有所側重,不能因為在德育教育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而耽誤語文教學。
3. 德育教育需要有針對性
在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因為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父母極為寵愛,導致他們比較自私,不會關注他人的感受,獨立性比較差,而且攀比心理重,生活中不懂得節(jié)約等等。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對學生的這些問題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根據這種現象實施針對性的德育教育,以促進小學生良好品質的養(yǎng)成。此外,不僅要關注小學生的自身問題,還要對他們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結語
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和探索,積累更多的經驗,把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觀念,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月霞. 小學《科學》課學生心理特征與教學效果關系探討[J]. 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0(04).
[2]劉小娟.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探索[J].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02).
[3]汪海燕. 語文課堂要“潤物細無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之點滴做法[J]. 21世紀中學生作文(初中教師適用) ,2009(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