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子安
在做江州祭酒時,陶潛曾送給兒子一個仆役,并且寫了一封信給他,信上有一句話:“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倍潭痰囊痪湓挘瑓s閃耀著人道主義金子般的光芒。讀后,竟莫名地感動,心就像漲滿風的帆,被溫暖填得滿滿的,心也變得柔軟起來。
一個仆役,絕對沒有高貴顯赫的門第,也沒有殷實富裕的家境,是個標準的草根??稍谔諠撗劾铮@個仆役與他們父子抑或其他人,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都是“人子”。既然同為“人子”,理所應當得到“善遇”。不得不說,陶潛這種人無貴賤的平民意識和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懷,在等級森嚴、門閥觀念大行其道的東晉時代,是多么可貴!
其實,早在兩千年前,孟子就告誡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币庠诟嬖V我們如何做人處世:以一顆悲天憫人的博愛之心,去推己及人,把對至親的愛心推廣開去,去愛其他人、普通人的至親。愛自己的親人,是人的本能天性,而把對親人的愛推廣到他人身上,卻是一種更高尚更深刻的愛了。這種仁愛思想,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出一轍。
可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距離先賢的諄諄教導似乎越來越遠了:為富不仁者比比皆是;為官者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也是屢見不鮮;基層執(zhí)法者粗暴執(zhí)法更是司空見慣……這些先富起來的和大權在握的人們,虛榮心無限膨脹、兇暴冷酷心任意泛濫的時候,何曾想過:那些貧窮的孱弱如羔羊的人,其實跟他們一樣,也是“人子”;可曾想到,對那些軟弱無助的人們,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予以幫助,最起碼我們當維護他們做人的尊嚴,尊重他們并“善遇之”。
陶潛的信,告訴我們,人其實是生而平等的,應彼此尊重關愛扶助。因此,我們應該給每個人足夠的尊重和關愛,以對己之心待人。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苛責;多一些虔敬,少一些驕橫;多一些慈悲,少一些冷漠。那時,人人心田上蔓生蕪雜的惡之草,將被悉數拔出,盛開的必將是清香四溢的愛之花。那么,真正的和諧社會就離我們不遠了。
(編輯/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