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彩漢唐
走上軍國主義之路,
其軍刀形制融有歐洲風格
186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的沖擊,進行了自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運動。這場學習歐美技術和文化,大力發(fā)展經濟和教育的改革被稱為“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世界經濟強國之路的同時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明治十八年(1885年),以麥克爾少校為代表的德國軍官前往日本陸軍大學任教,日本陸軍的戰(zhàn)術和軍制從此師從德國。
日軍的佩刀也在發(fā)生變化。日軍配備了大量歐洲風格的軍刀,卻又很快發(fā)現(xiàn)這些歐式軍刀并不適用于肉搏戰(zhàn),于是開始對軍刀進行改良。明治十九年,日本規(guī)定了軍刀的統(tǒng)一制式,刀鞘和刀柄采用歐式風格,刀身可自由選擇,刀刃的制造方法仍保留日本武士刀的燒刃工藝。通俗地說,燒刃就是用特制的土將刀胎包住,只露出刀刃,然后進行淬火處理。
日本是個缺少資源的國家,從江戶時代起,一直苦于島內沒有合適的鍛造武士刀的燃料,只能用松炭進行燒制。在無法獲得持續(xù)高溫的情況下,日本工匠總結出燒刃工藝技術。經過燒刃處理的武士刀,在淬火后刀身會自然彎曲,在空中揮舞時符合力學原理。
由于當時日本軍隊只規(guī)定了刀鞘和刀柄的統(tǒng)一制式,而刀身可由使用者自由選擇。因此,一些貴族出身的軍官就把祖?zhèn)鞯拿堆b上制式刀鞘和刀柄,帶到戰(zhàn)場上使用;家境貧寒者就只能使用便宜的機制刀身。
“203高地爭奪戰(zhàn)”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瘋狂爭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勢力范圍,中國成為各列強掠奪的主要對象之一。這一時期,沙皇俄國對中國的侵略又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其妄圖吞并中國整個東北地區(qū),并且在中國沿海尋覓不凍港(不凍港,是指冬季不會結冰,船舶能正常進出的港口。我國的大連、旅順、秦皇島屬于不凍港)。與此同時,日本在美英帝國主義慫恿下,發(fā)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zhàn)爭,打敗了中國清政府的軍隊。清政府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這一條款威脅到了俄國圖謀獨占我整個東北的侵略計劃,俄國統(tǒng)治集團大嘩,不惜以武力強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同時,俄國對懦弱的清政府敲詐勒索。1896年,沙俄利用中國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的困境,藉口“共同防御”日本,誘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密約》(又稱《防御同盟條約》),密約規(guī)定:“當開戰(zhàn)時,如遇緊要之事,中國所有口岸,均準俄國兵船駛入……俄國為將來轉運俄兵御敵并接濟軍火、糧食,以期妥速起見,中國允于俄國在黑龍江、吉林接造鐵路,以達海參崴”。俄國由此索取了修筑中東鐵路及其支線等特權。中東鐵路是沙皇俄國為了掠奪和侵略中國、控制遠東而在中國領土上修建的一條鐵路,該鐵路于1903年建成,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至滿洲里,東至綏芬河,南至大連,路線呈丁字型,全長約2400km。
1897年底,俄國艦隊擅自闖進中國旅順口。1898年3月,沙皇政府強行向中國政府“租借”旅順、大連及其附近海域,霸占整個遼東半島,從而在遠東取得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
1904年2月5日,日本決定同俄國斷交,日本天皇即指示日軍開始軍事行動。6日,日本聯(lián)合艦隊開赴黃海,準備攻擊停泊在旅順和仁川的俄艦。旅順是俄國太平洋分艦隊的主要基地,旅順的內港較狹窄,水淺,只有一個出入口,大型戰(zhàn)艦只能在漲潮時出入內港,而且要有拖船牽引。
此時的俄國官兵處于和平麻痹狀態(tài),太平洋分艦隊停泊在旅順外港,艦艇警戒仍執(zhí)行“平時規(guī)定”。雖然俄國已經決定采取加強警戒的措施,但要到1904年2月10日才開始執(zhí)行。2月8日白天,日本駐旅順領事立即撤僑。俄國的阿列克塞耶夫等高級將領對此仍等閑視之,直到日軍開始攻擊時,俄國艦隊仍在外港,而且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午夜時分,在海岸燈塔和俄艦探照燈光照射下,日本艦船盯住俄國艦隊,在近距離上發(fā)射了16枚魚雷,其中3枚命中目標,重創(chuàng)俄國最好的3艘艦船,從而揭開了日俄戰(zhàn)爭的序幕。當這場發(fā)生在中國領土上的戰(zhàn)爭打響時,無能的清朝政府被逼宣布中立,甚至為這場戰(zhàn)爭專門劃出了一塊交戰(zhàn)區(qū)。
持續(xù)了一年多的日俄戰(zhàn)爭中,最著名的戰(zhàn)役是旅順西線制高點“203高地爭奪戰(zhàn)”,這是一場殘酷的攻山頭戰(zhàn)役。日本任命乃木希典為第三軍司令,負責攻打203高地。此人在甲午戰(zhàn)爭時擔任旅長,曾一舉攻克旅順。
1904年9月19日,日軍開始對203高地發(fā)起總攻,為奪取高地控制旅順港口,日本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不惜以重大傷亡的代價攻占203高地,先后集中優(yōu)勢兵力和精良武器、調動第1和第7師團、各種口徑火炮98門,日軍久攻不克,撤換了4任占地指揮官,組織了70余次大小沖鋒,向203高地傾瀉了大量炮彈,企圖在俄軍增援部隊到達之前攻占此地。在防守高地中,沙俄投入總兵力80多個連,近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