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高三進入總復習階段,教師如何為學生選好習題,學生怎樣做題才會更高效,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下面筆者就生物學課程談一些思路和做法。
一、從教師角度,要為學生精選試題,舉一反三
1.教師要多方面收集信息,精選試題,只有教師走進題海,學生才能不淹死在題海。要重點選做最近三年高考試題,主要參考選做與本地區(qū)用同一套高考題地區(qū)的練習題,如同內(nèi)蒙古共用“新課標Ⅱ卷”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山西、海南、新疆等省份。題目的難度、梯度應靠攏2014年“考綱說明”的要求,考試內(nèi)容要遵循課程標準,試題設(shè)計注重能力型和應用型。試題要少而精,不做過繁、過難、超綱的題??傊?,要精選出與高考適合的試題給學生做。
2.注意指導學生讀題、審題、析題,抓典型題,規(guī)范解題。講解與練習要有機結(jié)合,既不能“以講代練”,也不能“以練代講”,要“精講精練”,以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 要當堂做,當堂講,以定時作業(yè)為主要形式,使學生在解題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適應高考的要求。
二、從學生角度,要注意方法技巧訓練,及時反思歸納
1.要解答好生物學試題,只是記住或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識點是遠遠不夠的。這是因為試題存在著障礙,解題就是克服障礙的過程??朔系K,就應該有排障方法,即解題方法。因此,要解答好生物學試題并提高得分率,還得熟悉一般的解題程序,學會并運用一般的審題解題方法與技巧。
(1)仔細審題。見試題后,首先要弄清題目所涉及概念的含義和一些重要詞語的作用,排除表面現(xiàn)象的迷惑,以保證對題意的理解準確無誤。高考試題往往看似常規(guī),其實都有創(chuàng)新,審題不細,就易掉入思維定勢,導致出錯。所以審題要逐字逐句,弄懂題意,找出關(guān)鍵字詞句,獲取有效信息。針對自己的易錯題型專門訓練審題能力。
(2)抓住關(guān)鍵詞句,找到解題的突破口。要學會避陷阱、破定勢,要善于發(fā)散思維,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要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將所給信息進行合理轉(zhuǎn)換,比如換一種方式表述條件,把圖表轉(zhuǎn)換成文字,把文字信息轉(zhuǎn)換成圖表,將抽象的信息具體化,使隱藏的條件浮出來等,從而明確問題的指向。
(3)進行變式訓練。易錯題的變式是考生再錯的陷阱,要善于對題目的條件和要求進行變換,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問題意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自己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
(4)強化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與定勢思維是對立的,創(chuàng)新的高考題,看似常規(guī)簡單,其實入題容易得分難,失分往往是定勢思維導致的。怎樣強化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除了細致審題,還應經(jīng)常把典型試題進行改編,如試一試把條件改變、把提問改成答案,把圖示改成答案,把幾個問題組合起來,把簡答題改成選擇題等。針對易錯題,做一下這方面的創(chuàng)新,再錯的可能性就會減小。再有,對相關(guān)題型的歸類、整理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
2.答題要使用學科語言。當答案是教材上的句子時要嚴格按教材上的寫;如果答案是要求學生自己總結(jié)的句子,要注意答案本身前后的因果關(guān)系、物質(zhì)變化的來源去路、生物的自變量和因變量的變化規(guī)律。
3.答完題,要仔細看看,總結(jié)一下,涉及了哪些知識和解題技巧,你的突破點在哪里,每一選項都要分析。檢查自己出現(xiàn)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guī)范的疏漏、錯誤集中的點作為訓練重點。然后,帶著問題去看教材(回歸教材),提高答案的準確性。此外,還應該把做過的或者在學??歼^的試卷再認真瀏覽一遍,有目的地精選一些材料進行訓練,不讓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xiàn)。
4.要分秒必爭,不要只對大題、難題很感興趣,卻不重視答題的準確性。不要因錯別字、串行、涂錯卡等低級錯誤而丟分。把每次做題都當成正式的高考來對待,踏踏實實,認認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