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由新華社供稿 編輯/莉萊
“午休折壽”不靠譜
最近網絡上熱傳的“午休折壽”帖子引發(fā)不少有午睡習慣人們的擔憂。從事睡眠研究的專家表示,這個結論是研究者觀察到的一個現象,對肺炎等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等環(huán)節(jié)沒有臨床指導意義。
專家表示,在“午睡早死說”尚未得到病理學方面的證實時,公眾完全不用對午睡習慣感到擔憂。流行病學研究本身是前端科學,觀察到某個現象后,還需要實驗室證實,要把結論推廣到更大范圍的人群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證實。這個說法目前來看缺乏足夠的理論依據,且尚未經過實驗室證實。(劉旸、張逸之)
有的小蟲不宜“一掌拍死”
春夏正是出游的時節(jié),這時的影翅蟲繁殖較快,蟲體含有強酸性的毒汁,當蟲體被拍擊、壓碎的時候,毒液沾染皮膚,就會引起急性皮膚損害,發(fā)生隱翅蟲皮炎。專家提示,在出游時要特別注意,遇到小蟲看清楚再拍打。
隱翅蟲體型較小,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喜歡在有燈光的地方聚集。影翅蟲皮炎在面、頸、四肢和軀干等暴露部位容易發(fā)生,會出現疼痛灼癢、片狀水腫性紅斑或小膿皰、糜爛等癥狀。感覺到影翅蟲落在身上時,要小心地吹、趕,不要把蟲子拍、壓碎在皮膚上。(董小紅)
別被空氣凈化器的 “多層過濾”忽悠了
隨著人們對空氣質量的日益關注,空氣凈化器等產品熱銷。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時不要被“多層過濾”等宣傳口號迷惑,以免陷入“層數越多越好”的誤區(qū)。
由于空氣凈化器產品的實際效果很難得到直觀驗證,消費者容易被“多層過濾”等宣傳迷惑,建議在選購時仔細檢查濾芯等核心部件,查看層網的厚度、密度、分量等再做決定,不要陷入層數越多越好的誤區(qū)。
同時,濾芯作為易耗品,更換周期和售價差異較大,消費者也應考慮這一成本,不要被看似低價的商品迷惑。(王志)
維生素B17不是維生素,防癌沒依據
“癌癥有救了,答案就是維生素B17”的說法最近在網絡上受到關注,事實果真如此嗎?腫瘤專家稱,防癌沒有“特效藥”,維生素B17能防癌更沒有科學依據。
所謂維生素B17并不是維生素,而是一種苯甲醛和氰化物合成的化合物,存在一定的毒性,過量服用會導致中毒。尤其與維生素C等一些基本維生素同時服用,甚至會增加其毒性。預防癌癥沒有“特效藥”,最好的方法就是戒掉吸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適度鍛煉,保證飲食的多樣化、均衡化,同時調整好心態(tài),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張玥)
花茶,誰喝誰有花樣年華
很多男性朋友想喝花茶去去濕、降降火,卻擔心自己出現女性化特征,因為聽說女性常喝的花茶含有雌激素。其實這是一種誤區(qū),因為可食用的花類是不含雌激素的?;ú枰话闶桥院鹊帽容^多,但花茶并不是女性的專屬茶飲,花茶有養(yǎng)胃健脾、清涼降火、清肝明目等功效,通常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癥選用。
專家特別為平時抽煙、喝酒多的男性和對著電腦辦公的男性推薦了幾款花茶:“高壓高脂男”選用三七花茶,“抽煙男”選用金銀花茶,“喝酒男”選用葛花茶,“電腦辦公男”選用菊花茶。(朱旭東)
帕金森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約5%的患者是遺傳
帕金森病是一種老年常見病,但它卻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專家指出,近年來三四十歲的帕金森病人數明顯增加。
帕金森病主要發(fā)生于中老年時期,起病年齡平均55歲,據不完全統計,中青年帕金森病人逾一成,有的患者不到30歲就發(fā)病。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已經發(fā)現帕金森病患者中約有5%表現出家族性的特征。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的親屬與正常對照組親屬比較,前者發(fā)病率為后者的兩倍,提示家族有此病者要提早警覺。
但遺傳因素是否為帕金森病發(fā)病的主要因素,尚待進一步研究。(周婷玉)
新人新病原——影樓婚紗
春暖花開,又到了準新人拍攝婚紗照的旺季,那些看似華麗的婚紗的衛(wèi)生狀況令人擔憂。對此,專業(yè)人士提醒,影樓婚紗不潔易致疾病,準新人需加倍小心。
喬女士在拍攝婚紗照時準備試穿婚紗時,發(fā)現不是很干凈,想拍照就一會兒應該沒事。沒想到回家后,就感覺脖子附近非常癢,隨后發(fā)現脖子和背部長出好多小包。很快,她的皮膚問題愈發(fā)嚴重,不得不到醫(yī)院接受治療,過了半個月才好。
對消費者來說,拍攝婚紗照選擇影樓時要精挑細選,別被華麗婚紗的外表誘惑,多留意衛(wèi)生狀況,并保留證據,以備一旦婚紗不潔致疾患時用法律手段維權。(范春生)
舌頭長異物兩周不愈有大事!
武漢市民魏先生舌根部“潰瘍”兩個月,他以為是上火而沒太在意,每天喝一點金銀花露降火,不料“潰瘍”越長越大,吃飯也變得困難,后被診斷為舌癌。專家提醒,如舌頭出現潰瘍或異物超過兩星期未好,應及時找專業(yè)醫(yī)生診治。
專家提醒,抽煙、嚼檳榔、口腔衛(wèi)生不好、不良刺激等都是誘發(fā)舌癌的因素,其中不良刺激包括殘存牙根的刺激、假牙戴得不合適、吃得太燙太辣等。此外,爛牙齒尖端易損傷舌黏膜,也會誘發(fā)癌變。(黎昌政)
除苯電器濫竽充數確實有
最近不少商家特別推出了各式各樣的除苯凈水產品,如除苯電水壺、尖端凈水器等,稱可去除水中的苯有機化合物。專家提醒,目前凈水電器市場魚龍混雜,有些商家存在故意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以除苯凈水器為例,部分只是對自來水起到簡單過濾作用,僅僅把水里懸浮物、明膠等過濾掉。因此,消費者首先一定要選擇具備家用電器強制性規(guī)范的3C認證以及涉水產品衛(wèi)生許可批件的產品,最好選用反滲透膜濾芯的凈水器,并使用活性炭吸附,能夠較大程度地降低苯對人體的危害。(梁軍)
果蔬降低癌癥風險不是神話
水果和蔬菜攝入量過少是全球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而我國仍有超過80%的人群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應攝入400克至600克蔬菜、200克至400克水果,保持膳食平衡,預防癌癥。
世界癌癥基金會提出的十條預防癌癥的建議中就明確提到,要鼓勵大眾多吃水果和蔬菜。如果水果和蔬菜攝入量過少,可能造成約19%的胃腸道癌癥,約31%的缺血性心臟病和11%的中風。為此,專家呼吁大眾應增加果蔬的攝入,尤其是富含膳食纖維的果蔬。(胡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