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正瀟
2014年5月3日 晴
又是一節(jié)科學課!
伴著優(yōu)美的上課鈴聲,我們在教室里等待老師的到來。出人意料的是,進門的竟是顧校長!剛才還嘰嘰喳喳的“小鳥”們,立刻閉上了嘴巴。
我們以為又要看無聊的視頻了,但顧校長說:“同學們,你們的嵇老師忙不過來,以后我來給你們上科學課。今天,我們來學習《搭支架》?!薄鞍?,搭支架?”同學們一聽很吃驚,嘴巴張得老大,都能放進一個雞蛋啦!
顧校長拿出一包裝袋吸管,沒有帶吸管的同學一擁而上,瞬間搶光了吸管和大頭針。我可不去湊熱鬧,我采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策略,不慌不忙地在下面拾他們搶掉下來的吸管和大頭針,哈哈,收獲頗豐。
顧校長說:“我們這一堂課,我們先搭簡單的平面圖形?!痹捯魟偮?,我拿出兩根吸管,互相垂直平分,在中間釘一根釘子,做成一個“十字架”,又拿四根吸管,圍在“十字架”的四周。一個不會變形的菱形就做成功了。顧校長看了后,鼓勵我繼續(xù)搭。我將一根吸管折彎,把吸管的兩端固定在菱形的一組對角頂點上;不經(jīng)意間,竟然做出了一個立體圖形。我欣喜若狂,采取同樣的方法,再把另一根吸管折彎,將它的兩端固定在菱形的另一組對角頂點上,這樣我就做成了一個多面體。下課時,我把這個作品拿給顧校長看,他說:“你拼得非常好,快達成下節(jié)課的目標了。”我歡喜地蹦跳著走了。
在我們的期盼中,又一節(jié)科學課到了。這次我們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校長再次走到講臺前,說:“同學們,這次提高難度,我們來搭塔樓!”“好耶!”我們一起歡呼。雖然我不會建樓房,但我這次仍小有成就:三人一組合作建塔樓,我負責難度較高的塔身。一位同學建最簡單的塔頂,他把一根吸管反復折疊,用圖釘一戳,固定到立體三角形的頂上,塔頂就OK了,真是別出心裁。我不甘落后,用兩根吸管互相垂直,交點處用圖釘固定呈“×”狀,用同樣的方法,又作了一個“×”。將其中的一個“×”平放在桌上,用四根吸管分別豎直固定在四個端點上,再將另一個“×”固定到四根吸管的上端,這樣一個哥特式的塔身就做好了。塔基交給另一位同學。他用一根吸管彎成圓形,用在圓形的四面各切開一個小口,嵌入四根截成半段的吸管,另外四段半根吸管首尾相連,圍成一個正方形。固定在圓形的塔基上。我把塔頂釘在塔身上,又把塔身牢牢地固定在塔基上,瞭望塔終于做好啦!我們看著自己的作品,正沾沾自喜,老師對我們說:“好是挺好,但太費材料了,現(xiàn)實中肯定不會采用你們這種方案?!卑?,太可惜了,大家一下子都蔫了。
這樣的科學課真有意思,現(xiàn)在,我們可都希望顧校長天天來給我們上科學課呢!
江蘇興化市昭陽湖中學
點評:
小作者不但塔搭得好,而且在說明搭建過程時的用詞和寫作順序,都處理得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采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計策獲取吸管的那段描寫,寫盡了小作者的聰明、機靈,讀來讓人忍俊不禁。
指導教師:鄭榮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