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喆
雷夫說:旅行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更加廣大的世界,同時發(fā)掘自身最好的部分。
雷夫說:旅行者應以不同于平庸學生的熱情來追求知識的深度。
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耳邊隨意聽著黃綺珊的《等待》,這自由而隨意的聲音緩緩地流淌到我的心里,使我忽然覺得仿佛悟到了一點點教育的真諦,那就是我們能否用一種貌似隨意但實則刻意的教育方式讓學生自然、欣喜、主動地接受知識,特別是學習動機能力范疇的教育內容呢?
一、寄情于景,寓理于事
今年夏天,我的腿不慎摔傷,打著石膏陪著學生完成了北京游學,辛苦中是滿滿的收獲,回來的路上是由衷的欣慰,不虛此行。在路上,我們以心換心、心心相印,同學生一起學習交流。學生的心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何種顏色,它所呈現(xiàn)的就是何種色彩,思想也是如此。初三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生活知識和精神素養(yǎng),班級游學不同于家庭旅游,可供發(fā)揮的空間更大。在周密的準備之后,班級的分組解說員取代了導游,幾個解說員輪番PK,大家獲取了更多的知識。學生在一起,情緒是可以傳染的,也是可以互相影響的,這顯然又不同于普通家庭旅游的走馬觀花。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更加容易受同伴的影響,更加容易接受同伴的觀點,也更容易和同伴交流。游覽圓明園,我的用意很明顯,要在這個承載著中華民族傷與恨、痛與恥的地方激發(fā)學生乃至于隨行家長的民族氣節(jié)?!皩W生導游”的知識真可謂豐富,在圓明園里給學生和家長們上了一節(jié)非常生動的“現(xiàn)場歷史課”。同學們在隨后的游學筆記中寫到:
園子里,我用腳,一層一層輕輕抹去地上的陳封的塵土,抹去那些彈藥的灰燼與歲月的塵埃。我想做什么,我亦不知,是想撥開時間看到這昔日的瓊樓玉宇這大理石建造的夢嗎?是痛恨那些英法侵略者的蠻橫與瘋狂?還是痛恨清王朝的腐敗與無能?那些已經(jīng)于事無補!圓明園之火,既是帝國主義才野蠻摧殘人類文明的見證,也是文明古國落后了就會挨打的證明。為了讓圓明園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我們理應從昔日這場噩夢中作出反思。
讀著學生激揚的文字,坐在燈下我想,這難道是課堂上講講課、看看幻燈片等達到的教育效果嗎?教育不是刻板地傳授知識這么簡單,歷史也不是把年代、意義講明白就可以的,我們不能因為常年教書,就失去了一顆善感的的心,因而變得遲鈍,對教育資源熟視無睹。如果我們能夠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培育起對教育細節(jié)的敏感性,我們的教育或許就會有滋有味了。
二、水到渠成,無痕濡染——做一天清華人
為了走進清華,為了走得更深一些,走得更近一些,我做了不少工作。首先,充分了解清華的歷史,觀看有關宣傳片,并將以兩彈元勛鄧稼先為首的29名才子巨人的有關資料和清華歷史、校訓等做成圖冊,首頁附上2012年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致高考同學的邀請信,結尾語:“看清華風流人物,你定神往,愿此行中有未來清華人?!逼浯危ㄟ^在北京的同學朋友,邀請清華大學的教授作報告,讓學生領略大師的風采。在清華學子中找有代表性的學生與學生近距離交流,五名學生代表男女生、文理科、南北方,讓學生體會不同地域天之驕子的風采。學生與家長分開參觀,給家長專門指派學生陪同,幫助家長統(tǒng)一思想。再者,不能走馬觀花,要深層次地了解清華,參觀國家級重點物理實驗室,參觀體育設施、圖書館,中午和清華學子共進午餐。 真正做一天清華人,不用說學生,連我這離開校園許久的老師都受到深深的感染,享受著“讀畫喜心近,攤書忘日長”的愜意??粗菬o數(shù)擦肩而過的學子,在樹林間從容漫步,不時與同伴低頭細語,騎著單車穿梭于樓宇之間。從他們的身上,看不出任何浮躁之氣。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踐行著那一句話——行勝于言。有學生寫道:
五位優(yōu)秀的學哥學姐與我們分享了他們學習時的奮斗經(jīng)歷和在清華的大學生活。從他們的話語中,我相信每個人都堅信了——世界上最小的差異是智商,而最大的差異則是個人的努力程度。
無論怎樣,成功屬于有準備的人,既然準備好了努力,就不要放棄。學長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則要成為一個偏執(zhí)的夢旅人。為了下一站的旅途,準備好用汗水鋪就人生的道路。
三、走進自然,錘煉意志
每個走進初三的學生都深深地知道畢業(yè)班生活的艱辛與壓力。但同時也知道,這一年承載著希望與夢想,為了開啟這意義非同凡響的一年,我和學生又一起踏上了30公里黃河徒步走的征程。我想告訴我的學生,這一年,我們愿意陪你在路上,一直在路上,像這次徒步走一樣,用堅持去追逐信念。只要眼睛里只有前方,腳下就只有路,抓住目標,向著心中的夢想,用信念支持起自己追逐夢想的腳步,腳踏實地地進發(fā)。
于是學生在徒步行記中寫道:
我們精神抖擻,面帶微笑,帶著滿心的歡喜、激動與好奇,向前走著。我為自己定的目標就要堅持到底,決不放棄,走向終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睙o論我的人生之路、求學之路有多遠,踏實走好每一步,充實過好每一天,認真做好每一件事,誠心對待每一個人,這是我能做的,也是我會用心做的。
我告訴學生,30公里的徒步結束了,但卻更是一個新的起點,讓這30公里艱苦卓絕的磨練強勁稚嫩的肩膀。而這次的徒步必將成為一首鏗鏘有力的旋律,長留心中。